当前位置:代表风采 >> 文章详情
代表风采 | 李兰:扎根社区十余载,为民代言履职忙
李兰,枝江市人大代表、熊家窑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作为一名来自基层的人大代表,她始终怀着“为百姓谋福、让百姓满意”的初心,坚持“为民发声,替民解忧”的履职理念,把居民当亲人,尽心竭力解决居民“急难愁盼”问题,用实际行动赢得了社区居民的信任和认可。
为民解难事,做居民的贴心人
建于1983年的粮油小区因年久失修、无人管理,环境堪忧。李兰通过多方争取,将该小区纳入了全市老旧小区改造项目。
但难题接踵而至,在小区议事协商会上,群众代表对小区改造方案产生了分歧,有的居民想将空地改建成停车场,有的居民想改建成凉亭,大家各执一词,争执不下。
李兰提议由居民投票决定,以得票多的为准。最终,经过民主投票,大多数居民同意建成停车场。
为了让所有人支持改造方案,李兰又到那些有不同意见的居民家中走访,反复做思想工作,并承诺寻找空间给大家建设休闲娱乐场所。经过多次协商,居民最终达成了共识,小区改造项目得以顺利推进。
在改造建设中,拆违受阻、施工方与居民发生矛盾等现象几乎在每周都上演。为此,李兰“扎根”粮油小区时刻做好准备,及时解决问题,在近40度的酷暑下,她常常是一看一说一议就是一整天......
如今,粮油小区已经改造完成,重新焕发出生机与活力,基础设施、居住环境得到极大改善。
“李书记,到我家去坐会吧”
“李代表,来我家吃个水果”
......
享受到改造“福利”的粮油小区居民们每每看到李兰,都会笑着邀请她,亲切的话语间透露着居民对改造成果的由衷称赞和对她工作的充分肯定。
熊家窑社区像粮油小区一样的老旧小区有很多,在“共同缔造·人大代表在行动”活动中,她发动居民共同参与老旧小区改造,让居民来决定小区改造方案,并进行全程监督,让居民积极主动参与老旧小区改造的热情大涨。一年来,熊家窑社区改造老旧小区32个,“旧”小区展现出“新”容颜,“老”居民过上“新”生活,居民纷纷点赞。
携民共参与,做居民的“点赞”人
“冯奶奶,十年间,您不论刮风还是下雨,一直主动维护着社区环境的干净整洁,是我们学习的楷模,为您点赞。”看着李兰代表社区送来的表扬信,社区居民冯奶奶笑得合不拢嘴。
李兰说,社区治理靠社区工作者远远不够。如何发动更多群众参与社区治理,打造人人有责、人人尽责的社区治理共同体,一直是她思考的问题。
2022年,在她的带领下,熊家窑社区探索打造“微表扬带动微公益”社区服务品牌,成立了“微光”志愿服务队,吹响了辖区爱心企业、商家、个人共同发力的“集结号”,人人行动起来共同参与公益事业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同时,为激发更多爱心人士参与“长效”服务居民行动,社区通过“表扬信、表扬屏(显示屏)、表扬号(公众号)、表扬栏(宣传栏)”等方式,对“微服务”进行“微表扬”。
热心公益的冯叶秀、助人为乐的裴美珍、孝老爱亲的吕帮才、开展免费理发志愿活动的米尼造型、免费义诊的同康医院、帮助困难老人开锁的李文锁城、爱心助力疫情防控的环亚建设等一大批“好人好事”得到了熊家窑社区的“微表扬”。在“微表扬”的激励下,越来越多的居民和商户自发加入进来,共同缔造理念正在逐步深入人心,群众参与社区治理渐渐成为了自觉行动。
替民诉心声,做居民的代言人
“除了为社区谋发展,为群众谋福利,作为人大代表,我更要履行职责,把群众的意愿反映上去。”李兰时刻不忘自己的职责和使命。
每次人代会,她都会提前围绕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和辖区社会经济发展问题深入开展调查研究,会议期间认真撰写建议,积极建言献策。
闭会期间,她充分发挥“人大代表联络站+社区”工作优势,结合每月10、20日的“选民接待日”活动,认真接待走访选民,听取群众意见,在归纳梳理的基础上,通过代表意见建议方式及时向政府和有关部门反映群众的呼声。
她提出的多条代表建议受到市政府及相关部门的重视,推动一些问题得到较好的解决。如2021年,她提出“加强对城区老旧小区物业管理”建议,得到了市政府及房管部门的重点关注,小区物业全域托管管理和“红色物业”应势而生,目前已经在全市进行推广;2022年,她收集滨江公园步行道存在安全隐患、五柳树公园西门停车难、垃圾回收站占用人行道等民生问题20余个,及时交办相关单位,都得到妥善解决;2023年,她提出了“关于合理规划城区废品回收站的建议”“关于拓宽托育公办公管、民办公助激励机制的建议”等,也得到了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及时答复。“她是个好代表,人亲切,能托事、能办事,有什么事我们都喜欢和她讲”,这是居民郑爷爷对李兰的评价。
“作为一名人大代表和社区工作者,群众的所思所盼就是我们工作的方向,无论事情大小,只要政策允许、只要我能办到,我都会尽心尽责地去帮助联系解决。愿我们如萤火虫般散发光芒,虽微小但照亮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这就是李兰,一位愿做萤光照亮他人的枝江市人大代表。(通讯员 陈剑哲)
责任编辑:刘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