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代表风采 >> 文章详情

巴东县人大代表朱承喜:高铁村“大管家”

来源:湖北人大网   时间:2022-12-21 09:58   [收藏] [打印] [关闭]

11月24日,巴东县人大代表、溪丘湾乡葛藤坪村党支部书记朱承喜处理完村内事务后,来到巴东高铁新区金叶湾小区,与住户沟通生活用水问题。

随后,又来到燕子洞大桥建设工程附近农户家中,了解房屋拆迁安置工作落实情况.....

一整天,朱承喜的身影频繁活跃在村委会、农户家以及高铁新区项目建设现场,这样的日子,对朱承喜而言,早已成为家常便饭,用他自己的话来说,要当好村里的“大管家”,切实履行代表职责,为民办实事、谋福祉。

征地拆迁“急先锋”

溪丘湾乡葛藤坪村属于高铁新区核心区,2016年高铁新区启动建设后,全村共有9个组需要征地拆迁。

为确保尽快完成拆迁工作,朱承喜带领村委会成员挨家挨户入户走访,深入细致宣传征迁补偿政策及安置方案,全面调查核实征迁户基本情况,倾听诉求,了解他们的实际困难,并协同相关部门进行解决。

在348快速通道征地过程中,八组有3家农户就一块2亩多的土地权属问题产生了矛盾。朱承喜得知情况后,迅速带领村委会人员分别入户调查。走访过程中,三家各执一词,均认为土地归自己所有,但又无法拿出佐证材料。

意识到矛盾的复杂性,朱承喜决定采取查阅历史档案和现场丈量相结合的方法解决问题。首先联系国土部门查阅该块土地历史划分资料,同时走访附近临界农户,查证相关信息。随后,带领村委会成员到现场实际丈量。由于土地荒芜已久,现场杂草丛生,朱承喜和村委会成员二话不说,抡起镰刀“开荒辟地”,拿着尺子一寸一寸丈量。

经过反复测量核实,以及多次走访调查,最终三家达成一致意见。为保证征地拆迁进度,拿到调解意见书后,朱承喜迅速对接溪丘湾乡协调办,落实征地补偿款。短短几周时间,一场土地“争夺战”圆满落下帷幕。

朱承喜雷厉风行的作风贯穿于整个征地拆迁工作。村民在山林权属,坟墓、房屋拆迁过程中遇到的各类问题和矛盾,他都第一时间主动上门了解情况,联系相关部门迅速解决,保障拆迁工作顺利进行。

目前,全村近400户拆迁户均顺利搬至金叶湾小区,过上了单元房生活。

高铁建设“后勤兵”

高铁新区正式开工建设后,朱承喜当起“后勤兵”,在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打好“配合拳”。

站前广场建设过程中,施工用水不足影响项目进度。朱承喜了解情况后,主动与项目单位协商,从溪丘湾乡白虎坡村拉水管引水,顺利解决了项目施工用水难题。

为保障全村生活用水,他向上级争取298万元资金,从四川成都购买钢丝网骨架管,组织队伍自溪丘湾乡魏家村拉管道进村,并在沿途修建3口50立方米蓄水池,1口300立方米蓄水池。此外,村委会还投资从白虎坡村和魏家村引水进组。三方水源汇聚,全村水源充足。

高铁新区建设离不开电力赋能,朱承喜配合电力部门完善全村供电设施。同时,他带头参加湖北慈善总会发起的慈善捐款活动,捐款3000元,并发动村民捐款,筹资8万多元,在全村安装太阳能路灯100盏。

道路是乡村振兴的“命脉”。深谙这一道理的朱承喜,在脱贫攻坚期间,主动谋划项目,争取资金,硬化全村村组路13公里、整修砂石路2公里,实现了组组通水泥路。为高铁新区建设提供了便利。

困难群众“贴心人”

在助力高铁新区建设的同时,朱承喜还时刻心系百姓疾苦,不遗余力为困难群众排忧解难。

村里有一对同母异父兄妹,两人母亲去世后变成孤儿,分别寄养于二人父方亲属家中。朱承喜为他们的母亲争取安葬费用,帮助处理丧事,并经常入户看望两人,关心他们的学习和生活状况。

2018年金叶湾小区建设时,需拆迁二人父母遗留房屋,按照规定,二人只能作为一个被拆迁人进行拆迁安置。但兄妹俩未在一起生活,双方亲属不同意将二人安置在一起,拆迁一度受阻。

为妥善处理这一难题,朱承喜带领村委会成员多次入户与两个孩子及亲属沟通,了解他们的诉求,并与高铁建设指挥部和溪丘湾乡政府协商研究。经过多番沟通,双方最终同意在政府帮扶下,出资一半分别购买一套单元房。

拆迁款下来后,两个孩子的寄养人主动要求由朱承喜代为保管,直到他们长大成人。如今,朱承喜每个月给两个孩子定额发放生活费,俨然已经变成他们的“大家长”。

同样享受到“家长式”照顾的还有村里的6名分散供养特困户。除了为他们争取住房、特困救助等政策以外,朱承喜还与村委会成员一起担任监护人,保障他们衣食住行无忧。

如今,村里哪家有了困难,第一时间就会想到“朱书记”。而朱承喜也不负众望,尽心竭力为他们解忧纾困。

“老百姓信任我,我就不能让他们失望。现在大家基本都搬进了新房子,下一步就是想办法让全村发展起来,让大家都找到好工作,过上好生活。”谈起全村发展,朱承喜坚定表示。(巴东县人大常委会办公室 涂启亮 谭晓萍)

责任编辑:刘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