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代表风采 >> 文章详情
武汉市江夏区人大代表卢林:“共同缔造”村居美好生活
梁子湖湖畔,革命老区,走进山坡街高峰村,鸟语花香,白墙篮瓦,太阳能热水器、自来水、闭路电视、智慧平台、看家宝等映入眼帘。
在武汉市江夏区人大代表、高峰村村委委员卢林的带领下,高峰村这个曾经的“落后村”,依托5家专业合作社、6家农业种养殖企业,实现村年集体收入近40万元,如今已变成远近驰名的“富裕村”。高峰村村级公共服务水平显著提高,乡风民风为之一新,实现了“小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群众不上访、服务有保障”的管理效果,成为全区的样板村,先后荣获市、区两级优秀基层党组织十面红旗、十佳美丽村湾、村集体经济发展十强村等荣誉称号,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不断增强。
整合资源谋发展
单打独斗难持久,众人拾柴火焰高。仅靠村干部几杆枪,关起门来想,要把高峰村建设好几乎是“天方夜谭”。如何发动群众、带动群众、组织群众,长期以来,一直都是卢林思考的问题。他深入剖析了村里的现状,深入群众家中调研谈心,发动村两委班子集思广益,探索出通过建章立制、创新模式、奖惩结合,以村民议事会为基础,将红白理事、道德评议等村级事务贯穿始终,将社会组织、公益组织、科教组织等资源力量有机融合,形成了“群众事群众议、村部事社会帮”,党群互通、村社联通、治理共通的善治之路。
沟通畅了、人心顺了,发展也就快了。在卢林的积极奔走下,高峰村引进培育了一批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平均每年村集体收入超40万元。武汉法雅园林股份有限公司、武汉金福雅苗木有限公司、武汉高峰金鸡嘴种养殖专业合作社等分别落户高峰,先后流转2000亩土地,1500亩水亩,给村民务带来季节工5000个,固定工16个,年务工收入达80万元,地租收入65万元。
凝心聚力创佳绩
从移风易俗到风清气正,从建章立制到人人践行,从一穷二百到村民致富,卢林始终从人民群众的立场出发,发挥人大代表桥梁纽带作用,对外引进资源,对内修炼内功,不断筑牢乡村善治的基础。
积极衔接高校资源,卢林争取到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城乡规划与社会治理创新研究团队和博士服务团入驻,扎实开展田野调查和科学研究。在山坡街道和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党委的共同推动下,高峰村党支部和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百村观察”平台党支部、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比较政治研究所党支部共同成立临时性功能型联合党支部,开展三方联合共建活动,并在高峰村设立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百村观察”平台高峰村田野工作室,实现乡村治理与高校党建资源衔接共治,为乡村振兴和乡村建设注入高校科研力量。
作为一名人大代表,卢林深知只有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群众的智慧和力量,才能真正激发乡村活力。为进一步完善村级事务“三重一大”事项、村民小组重要事项协商决策的适用范围和流程规范,他在“四议两公开”制度的基础上,结合政策法规要求和村庄运作实际,遵循全过程民主原则,创新发展出村级事务的“党领群议”工作法,确保党组织先决先议,让有关方面民主协商,从协商主体、协商程序和协商机制三个层面适度拓展了村民代表会议的现行制度,提升协商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水平。村民小组事务则形成了“三会六议”工作法,整体上规范了村民小组的协商议事程序,同时约束了小组长、村民代表、小组党员、家族代表等4类群体的责任意识和主体行为,有效提高了民主决策机制的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水平。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卢林时刻以群众生活的改善作为代表工作的重要标准,在他的倡导下,高峰村把村级积累的一点一滴全部用于改善村民的生产生活条件。以前村务公开不及时,村民有过怨言,面对这个问题,卢林严密关注村内土地流转、集体资产资源管理、大额资金使用中强化制度化监管、及时政务公开,并通过分层协商方式,最终形成了《小微权力清单协商决策手册》,包括村级小微权力清单40条,组级清单6条,推动小组内、小组间、村内民主议事程序规范化,同时配套制作了小微权力运行流程图,实现小微权力进清单,清单之外无权力,公共服务全覆盖,群众办事不出村,有效提高了村级各项事务的公开透明程度,强化了党员干部的权责意识,提升了群众监督的能力和水平,这一成功创举受到了湖北省民政厅和湖北省纪委关注。
广纳群言表民声
村民的口袋鼓了,还要更好的满足精神文化需求。由于村里留守老人、空巢老人较多,生活上有着诸多不便,一日三餐也成为了新的问题。“既然老人们在家里自己做饭既不方便,也不安全,那就换个吃法,到村里来吃食堂。”卢林把村委会一侧的平房改造成了一个简单温馨的小食堂,并亲切地称之为“幸福食堂”,由村里请专人做饭,老人们到点来吃,行动不便的还包接包送,老人们只需要以较低的价格就能吃到卫生可口的饭菜,大部分开支由村里承担,老人们连连夸赞:“人大代表把我们没想到的事做到了!”
面对一般干部都望而生畏的信访难题,卢林主动迎难而上,他坚信只要工作到位了,就没有解不开的疙瘩,以身作则开展代表接访,以党员、小组长、村民代表为第一矛盾发现人和报告人,认真扎实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和调解工作。他还与司法所、法庭密切对接,不断加强人民调解委员会规范化建设,将人民调解员与乡贤能人、社工、党员干部、志愿者、包村民警、律师等进行队伍融合、职能整合、服务聚合,确保纠纷排查化解到位。对不能化解或超出职责范围的矛盾纠纷,逐级上报,协同上级司法和相关职能部门开展调解,引导村民通过正规法律途径解决问题。三年来,全村累计开展各类矛盾纠纷调解86起,成功率100%,确保小事不出格、大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村民不上访,实现了村庄的和谐稳定。
如今的高峰村党群一心、共同缔造美好生活。“美丽高峰大家建,建好高峰为大家”的目标深入人心,“大事小事议一议、红白理事论一论、道德讲堂评一评”的习惯贯穿治理,“人人讲道理、户户讲卫生、家家讲家风”的良好氛围已然树立。作为高峰村的一员,卢林想得更远:“我是区人大代表,就要为更多的群众做实事”,下一步,卢林计划将高峰村的成功经验推广出去。他在区人代会上提交了建议,得到了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共同缔造”的高峰模式也将成为村居治理的新样板。(通讯员:杨惠君)
责任编辑:刘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