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代表风采 >> 文章详情

​人大代表黄光荣:用生命践行使命

来源:湖北人大网   时间:2022-09-21 14:49   [收藏] [打印] [关闭]

2022年8月24日,建始县红岩寺镇人大代表黄光荣因病离世,生命永远定格在58岁!从事基层工作32年,他爱岗敬业、无私奉献,身患重病仍坚持工作至生命最后一刻,在平凡岗位上做到了不平凡的坚持。

“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自当选红岩寺镇人大代表以来,崔家坡村委书记黄光荣一直将这句话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在每一项工作中都始终牢记一名人大代表的神圣使命,勇挑重担,积极投身乡村建设,用实际行动展现新时代人大代表的靓丽风采,托起广大群众的脱贫致富梦。

年轻干部的“指路人”

黄光荣,红岩寺镇第十一届人大代表,时任崔家坡村支部书记、主任,他用丰富的代表履职经验,在本职岗位上诠释人大代表的责任与担当,以心怀“国之大者”,情系“民之望者”,真正做到了“为人民代言”。

常年扎根基层工作,让他累积了一身伤病。今年年初,黄光荣被确认身患恶性肿瘤,有着“铁人”称号的他住进了医院,已经58岁的他本可借此机会光荣身退,但他放心不下刚换届的年轻“两委”。

在医院住院期间,卧病在床的黄光荣不顾自身疾病折磨,毅然向护士要来纸笔,将多年工作经验分条列点以书面形式记录下来。过程中,他脸色惨白,身体止不住地颤抖,由始至终没有发出半点声音,但豆大的汗珠还是不受控制,密密地从额头上滴落下来;为方便工作,黄光荣向护士请教微信联通多人视频的方法,在2月14日和3月14日,他先后利用微信两次与班子成员联通视频会议,梳理工作重难点。同为村干部的黄光芬看着黄书记因疼痛而唇色尽褪,不禁潸然泪下。

2月24日出院,次日他便重返岗位工作。4月16日,他下田督导农户进行核桃早期病虫害防治工作。

村里发展的“明白人”

(1)凿石修道,致富有路

崔家坡村地处西南山区,山大沟深,生活条件艰苦,行路难、上学难、就医难、增收致富更难。当时全村共400户1600人,仅有1.3公里的土石路可供通车。道路交通不畅,严重阻碍当地经济发展。

黄光荣的同事分享了一段难忘的经历。在一次到村走访的过程中,一位70多岁的老人拉着黄光荣的手说:“黄娃子,我们这辈子就盼着村里能修一条好路,村里人进城、孩子上学才方便。”黄光荣点了点头,将老人的殷切希望记在了心里。

黄光荣为破解“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困境,秉持“要想富,先修路”的理念,带领群众用最原始的办法凿石修道,功夫不负有心人,当年底,全村就修通了长达16公里的组级公路,极大改善了村民出行难问题。

(2)带头致富,促农增收

人民代表为人民,带领村民过上幸福的小康生活,黄光荣信心满满。他提出要立足本土自然优势,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产业,紧扣“两区四线”建设目标,丰富种养殖经济,极力倡导开发梯田以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他白天带领群众开荒垦地、晚上带着不满周岁的孩子走村串户开群众会、学习政策、填报资料,在他身体力行的带动下,各项工作开展的井然有序,全村被先后被授予集体经济发展先进集体。2016年他被评为全县优秀党务工作者,所在村先后被评为乡风文明建设优胜单位、县安全生产优胜单位、信访“三无村”。

在精准扶贫过程中,他带领村两委大力改善村基础设施建设,全村拓宽改造18.3公里村组路,兴建了群众文化广场、便民服务中心、村卫生室各1处,增设变压器8台,修建1000立方蓄水池一座,安装供水管网21500余米,有效解决了村里饮水安全问题;同时,实施危房改造69户,易迁32户,在2020年该村成功实现脱贫摘帽。

群众心中的“贴心人”

黄光荣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优势,深入群众、了解社情民意、为群众代言,赢得人民群众衷心拥护,真正成为群众心中的“贴心人”。

今年1月17日,九组、十组两户村民因公路整治发生纠纷,协调工作步履维艰。得知此事的黄光荣“带病上阵”,细心做好村民协调安抚工作,项目得以顺利实施。

如今的崔家坡村,路进村、水入户、树常绿,文娱设施完善、农家环境优美,堪称现世“世外桃源”。

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身为人大代表的黄光荣从未停歇前进的步伐,他带领村民们义无反顾地坚持奋斗,用无私的奉献生动诠释人大代表的使命担当,彰显了人大代表风采。他始终心系群众,时刻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深入走访调查,了解群众生活状况,摘帽不摘帮扶,入村宣讲政策,确保全村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基础上不反弹;定期召开群众会,常态化宣讲法律法规,用法律知识武装村民头脑;及时定制村规民约,推动文明乡风建设。

他用满腔的热忱谱写新时代奋斗之歌,用短暂的生命留下世间最美的韶华,展现了“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可贵精神。黄光荣同志是我们身边的先锋,是人民的代言人,是基层干部的表率。(通讯员 周小兰)

责任编辑:刘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