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代表风采 >> 文章详情
“女粮王”的大情怀——省人大代表毕利霞的履职故事
毕利霞原本是监利市黄歇口镇黄潭中心小学的代课老师,转型成为职业农民之后,短短数年间,事业做得风生水起。目前,毕利霞的兴华智慧农场流转的农田有近3000亩,每年的产粮量达300万斤以上。另外,她还为周边4.2万亩的农田提供服务,项目涵盖育秧、机耕、飞防、收割、烘干、存储等整个产业链。通过机械化种植、规模化经营,农场每年可为合作农户实现节本增收300多万元,粮食增产减耗75万公斤。中央电视台、新华社、农民日报、湖北日报等多家主流媒体都对毕利霞进行过采访报道,她也因此成为远近闻名的“女粮王”,各种荣誉纷至沓来。仅省级以上的荣誉,就有全国农业劳动模范、湖北省三八红旗手、湖北省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第二届湖北改革奖先进个人、抗击新冠疫情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粮食生产先进个人等。2019年7月,毕利霞被中央文明网、中国文明网推选登上“中国好人榜”。
随着事业渐入佳境,昔日两耳不理是非论,一心只教子弟书的教书先生——毕利霞,其所思所行也在悄然间发生着变化,彰显出“大我”担当。
毕利霞所在的黄歇口镇新闸村,留守在家的也都是年长体衰者多。为了减少农事作业对他们的负累,毕利霞动员他们以土地入股的方式加入她的合作社,年终时参与合作社收益分红。此外,毕利霞还因人配岗,安排村民到合作社做些力所能及的事。这样一来,不但保障了他们的土地收益,人均年收入还可增加大几千元。
2016年,与合作社合作的20多个农户种植的300多亩水稻出现减产、米质差的现象。毕利霞继续对这一批粮食全部按市场价进行回购,然后又通过向政府部门积极申请,为这些农户争取到每亩田150元的补贴,保证了他们减产不减收。毕利霞说:“这每亩田百十来块钱,对很多人来讲,可能真的叫蝇头小利,但对农户来讲,保障的不止是收入的稳定,还有他们种粮的积极性、对政府的信心和对我个人的信任。这些,是花钱都买不来的。”显示了毕利霞从更深层、更长远的角度审示问题的远见。
对周边的贫困户村民,毕利霞尤其上心。贫困户小章,因为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也没有稳定的收入来源,处境困难,老婆也因此离家出走。毕利霞了解到他的情况后,主动联系他,让他到合作社来开农机,解决了他的工作问题,收入有了稳定来源。在收购他家粮食时,毕利霞又特意以高出市场0.15元的价格悉数收仓,不仅帮他解了生活的燃眉之急,更让他重拾对生活的信心。如今,小章不但顺利脱贫,精神面貌也焕然一新。
近几年来,通过提供就业岗位、开展农机服务、进行技术指导、代销农副产品等方式,毕利霞已助力周边90多户贫困家庭稳定脱贫。
对农村地区比较突出的留守儿童和老人问题,毕利霞尤其关注。每逢中秋节、端午节、春节等节日,毕利霞都会拿出一部分资金慰问留守儿童和老人等困难群体。至今,毕利霞已累计向孤寡老人、特困学生、孤残儿童和受灾地区捐款捐物达50余万元,资助贫弱人群100多人次。同时,毕利霞还利用自己人大代表的身份,积极为这些弱势群体奔走呼吁,通过代表建议的方式帮他们争取权益。毕利霞说:“帮助父老乡亲和弱势群体,是根植在我内心的愿望,我从未想过得到任何回报。只要自己有能力,我还会一如既往地去帮助更多的人。”
眼下,毕利霞正着手建一个农耕文化体验馆。她说:“现在的小孩子,没干过农活,不晓得甘难辛苦,很有必要在他们的成长过程增加一份农事体验。国家现在正好也有这方面的提倡,促使我有了这样一个想法,一来可以为家长和学校对学生进行农耕教学提供一个实践基地,二来也为国家青少年培养战略分担点社会责任。”(监利市人大常委会 王宜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