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代表风采 >> 文章详情

恩施州人大代表冯宇:建功乡村振兴“新战场”

来源:湖北人大网   时间:2022-07-19 17:00   [收藏] [打印] [关闭]

“今年烟叶长势好,烟叶厚实,年底收益也应该会很不错。”恩施州人大代表冯宇忙在田间,指导着村民管理烟叶,他的私家车也变成了运输车,不时忙着帮村民转运烟叶和农机具。

从部队到企业,从致富能手到“领头雁”,冯宇扎根基层的每一个脚印都踏实有痕。任职村干部四年,他发展产业、服务百姓,将人人避而远之的“穷地乱村”建成“湖北省生态示范村”。 

318国道穿越水谷坝村5公里,多年来的“国道经济”让村民的日子较为殷实。随着高速、铁路的贯通,国道失去原有的繁华,人们的思想也开始滑坡。村内人心不齐、矛盾迭起,村容村貌脏乱差,村民“等靠要”思想严重,这些都严重制约了村经济发展。

2003年退伍后,冯宇在中国石化江汉油田工作。2018年,冯宇回乡在大支坪集镇开办了辉鹏汽贸车辆经营点,收入可观。但一人富不算富、大家富才算数。2018年,冯宇怀揣初心,作为致富带头人回到村里进入“两委”工作,决心改变家乡“人穷地乱”的现状。  

由于基层工作经验不足,群众工作难做,冯宇常吃闭门羹,被村民唤为“愣头青”。 

八组村民吴某平和堂兄弟吴某鱼因修入户公路发生矛盾,导致修好的入户公路也无法正常通行。矛盾不出村,这是底线。冯宇三番五次走访周边村民,向村里老同志讨教,理清问题脉络,分头与两家谈心交流,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冯宇用一颗公心,公平公正圆满化解了两家矛盾,让周边村民看在眼里。  

通过这件事,让冯宇深深感觉到村民的法治观念非常淡薄,遇事“横”字当头,完全没有“法”字意识。于是,冯宇便请来镇综治中心、司法所、派出所的法律专业人员进村分片为老百姓开展法律知识讲座3场,800多名村民聆听讲座。

2021年州县乡人大代表换届,冯宇因为工作出色,被村民们选为州人大代表。

想致富,发展产业是关键。面临产业不成规模的桎梏,作为“领土雁”和“人大代表”,冯宇带头成立巴东县水谷坝村勤丰专业合作社,垫资种植安吉白茶145亩,引进发展龙山百合200亩、白茶育苗基地65亩,带领村民直接受益80多万元。村民腰包鼓了,发展信心增强了。

今年,冯宇出资150万元,流转土地300亩,发展白茶150亩、烟叶150亩。引进巴东炎祖茶业有限公司、湖北夷恒茶业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带动老百姓发展白茶650亩。为让市场主体引得来、留得住,冯宇带着企业负责人分片召开屋场院子会8次,宣传产业发展的重要性,以及惠农政策,让老百姓面对面与企业交流、签约,既坚定了市场主体的信心,也激发了百姓的内生动力。

多年来,水谷坝村村集体经济一直是“空壳”,通过政府奖补和铁塔征地收入才化解了近30万元村级债务。为此,发展村集体经济成为当务之急,水谷坝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应运而生。但合作社初期既无资金,也无产业,没有任何收入渠道。为此,冯宇经过反复思考,从自己专业合作社为村集体经济流转烟叶150亩,回收成本后,所有利润全部给予村集体经济,以引导和支持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发展。

如今,水谷坝村致力于产业发展和乡风文明建设,全村建白茶基地800亩、烟叶150亩、玄参115亩、蔬菜180亩,形成以安吉白茶为主、蔬菜,药材为辅的“一长两短”产业格局,并成功探索出“党支部+合作社+企业+农户”的发展模式。同时,组织全体村民开展庭院美化活动,引导百姓种花种草,通过众筹的方式,筹集资金打造农耕文化,修建特色农耕雕塑7座,建成“崇德尚美”红色广场200平米,特色游牧道2公里,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我们将握紧党建引领‘方向盘’,发展绿色生态经济,打造特色庭院和采摘园,开办农家乐,把游园、品茶、采摘、体验有机结合,努力把家乡建成生态宜居、乡风文明、产业兴旺的美丽乡村示范村。”面对未来,州人大代表冯宇信心满满。(巴东县人大常委会办公室 涂启亮 黄华)

责任编辑:刘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