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代表风采 >> 文章详情

宜昌市人大代表钟安荣:誓把“荒山”变“金山”

来源:湖北人大网   时间:2022-07-19 17:11   [收藏] [打印] [关闭]

清晨的红日,将雾霭氤氲成细纱,笼罩在连绵的峰峦之上,高山草原,奇松怪石、云海天象、森林峡谷伴随着第一缕阳光的轻抚显出轮廓。这里是宜昌市夷陵区百里荒,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水利风景区,同时也是湖北省省级旅游度假区,万亩华山松林、千处“侏儒石林”和几十座云间风车为这里所独有。

“荒烟几家聚,瘦野一刀田”是欧阳修在此留下的千古名句,百里荒从本世纪初期落寞荒芜的景象发展至旅游业生机蓬勃的今天,得益于“两山理念”的指引,也与一个人的奋斗密不可分,他就是市人大代表、宜昌百里荒生态农业旅游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钟安荣。回忆起最初当选代表的情景时,他仍记忆犹新,“当上人大代表是一种荣誉,当时想得最多的就是要多倾听基层群众的心声,多为群众办实事,把他们的期盼变为现实。”

一个平台让村民踏上脱贫快步

2014年,一直从事矿业经济的钟安荣将目光瞄向旅游行业,锚定自然资源得天独厚的百里荒后,他毅然投资3亿多元,扩建改造公路34公里,抽水600米引水上山,架设数十公里专线解决景区用电,兴建度假酒店,完善服务设施,两年时间景区开园,三年时间成为国家4A旅游景区。

百里荒景区所在中洲山村及相邻的天鹅池村,曾是省级贫困村,钟安荣将当地产业培育和景区发展紧密结合,组织成立百里荒畜禽养殖专业合作社、果蔬种植合作社,搭建“公司+合作社+中心户+贫困户”发展平台,带动周边村镇4050户村民年养羊3万余只、牛1万余头、果蔬粮油种植近3万亩,吸纳280户贫困户参与发展,户平年增收8000元以上,迅速带动周边农户增收,实现脱贫致富。

一个模式让荒山化身致富快车

“发展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钟安荣说,百里荒始终厚植生态底色,坚持“两山”发展理念,探索“旅游+康养+农牧”产业融合,初步形成了“生态赋能、农旅互促”的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模式。

伴随着百里荒景区的发展,环百里荒乡村振兴试验区上升为市级决策部署。钟安荣积极协同打造旅游驱动型全省乡村振兴样板区,坚持党建引领、项目为基、多产融合,完善基础设施,提升人居环境,景区年接待游客突破200万人次,促进试验区民宿农家乐和市场主体融入旅游链条发展,每年暑假,百里荒景区周边的百里荒村、天坑村、中洲山村等地,特色民宿“一床难求”,带动周边近10万人增收致富。

一个建议让农旅迈入发展快道

2021年,钟安荣提出《关于加快推动宜昌环百里荒乡村振兴试验区农旅融合发展的建议》,建议对标潜江小龙虾产业发展模式,推动试验区加快发展以宜昌白山羊、夷陵牛养殖为主的草食畜牧业;大力推进试验区农旅融合发展;大力加强环百里荒乡村振兴试验区政策保障。相关建议得到主管部门的认可和回复。

目前,百里荒已经形成融入旅游的“山上畜牧、山腰果蔬、山脚粮油”的绿色循环农业产业格局,打造出“宜昌白山羊”、“夷陵牛”、“南垭贡米”等一批深受市场欢迎的农牧业品牌,让百里荒农田变成了景区,种田变成了旅游体验。

不断完善的基础设施,打开了环百里荒通向外部世界的大门,新观念、新思维和现代化的生活方式逐渐涌入百姓观念,把资源变资产,变财政扶持为市场带动,积极创业勤劳致富。百里荒旅游集团携手片区镇、村,实施休闲农业精品项目,发展绿色循环经济,促进自然资源禀赋、农业特色产品与旅游产业发展的深度融合,迈入发展快车道。

在市七届人大一次会议上,钟安荣再次为百里荒发声,提出《把环百里荒乡村振兴试验区作为宜昌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主要抓手的建议》,建议从试验区规划布局、项目支撑、政策驱动、金融撬动、行政审批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他的建议得到市人大常委会积极回应,今年四月,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王国斌率队调研环百里荒农旅融合示范带建设,要求高质量编制发展规划,统筹谋划,形成合力,将示范带打造成全市改革创新前沿阵地,通过农旅融合发展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我作为人大代表,就要有所作为,用自己的责任与担当,展示代表风采。”这是钟安荣连续三届当选为宜昌市人大代表时的铮铮誓言。钟安荣表示,作为一名老资历的人大代表,将坚持为民办实事,带领群众发展产业,拓宽群众增收渠道,“让养育我成长的山水变成财富,让父老乡亲脱贫致富,成了我最大的梦想。”

穷山荒原终成金山银山,百里荒周边三镇八村的农民,已尝到共同发展的甜头,一幅幅蓬勃发展的美丽画卷,正在这里徐徐铺开…… (夷陵区人大常委会 黄兆婕 罗超)

责任编辑:刘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