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代表风采 >> 文章详情
襄阳市人大代表方辉艮:代表巡访问事,问来十年平安
在241国道谷城县境内石开路上,有一个美丽的小村庄,乡村道路两旁绿树成荫,整洁干净,农户院落错落有致,健身广场设施齐全,邻里关系和气和顺……仿若唐朝诗人孟浩然《过故人庄》中的生活,而这一切都是人大推行代表“巡访问事”问来的结果。他一问十年,问来了十年平安,问来了美丽乡村,问来了村民满满的幸福感。他就是方辉艮,襄阳市十八届人大代表、谷城县紫金镇孙家沟村党支部书记。
设立说事室,让选民有处说
早在2011年,方辉艮就当选为谷城县第十七届人大代表。他深知当代表是荣耀,更是沉甸甸的责任。闭会期间,一年四次代表小组活动,就成了他的“必修课”。全村1.8万亩土地,299户,1167人,挨家挨户走一遍需要十来天。从当上代表的那一天起,他给自己定了一个小目标:每年的代表小组活动,都要对村民做到“巡访问事”全覆盖。走访过程中,他发现有些选民常年外出打工见不着面、有时群众进山种地见不着人,一年走访完间太长,群众有些事又很急迫。他决定改进代表联系选民方式,坚持走访与接访并重,在村设立“说事室”,每月8、18、28日定为“说事日”,定期接待来访选民。每次走村访户,他都宣传“说事”制度,让全村群众有事就到“说事室”细说。10年时间,代表“说事室”先后变为代表“工作站”“代表联络站”,唯一没变的是他对访民说事的坚守。
承诺我来办,让群众愿意说
“左坤明,你的建房证办好了,有时间来拿一下。”2022年,全省“察民情、聚民智、惠民生”代表主题实践活动开展后,方辉艮又开始了新一轮“巡访问事”。走访中,村民左坤明想将老房子重新翻新一下,不知道怎么办手续,方辉艮便一口承诺帮忙办。他说,房屋拆旧翻新的手续他清楚,具体办事人员他熟悉,省得群众跑来跑去的,又花时间,又怕找不到人。这些“举手之劳”的小事,对群众来说就是一件件大事。这些年,他为群众代办了多少建房、采伐、林权等证件,他自己都记不清。对代表行动走访收集的问题和建议,他严格按照要求,登记造册,分级分层,提出建议,转办交办。由村负责的及时交村干部办理;需要交由上级人大督办的,提交镇人大主席团;对镇里解决不了的,向县人大提交书面建议,跟踪督办,直到问题解决。10年来,他这一代表小组收集发现问题的办结率、满意率达100%,办成率达98%以上。
建立公道会,让道理大家评
孙家沟村处于高山地区,随着地下水下降,遇到干旱年景,村民因争抢水源矛盾纠纷不断。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兴建蓄水池,但钱从哪来?哪个来管理?一湾一块的群众,思想不好统一。方辉艮在代表小组活动中,向“老人大代表”讨起了主意,“那还不简单,人大代表要由为人民作主转向由民作主,领办不包办,群众的事让群众定”。于是,由县镇村三级人大代表和村民代表组成的议事委员会、监督委员会等群众性自治组织成立了,让农民治理农村,用民意说话办事。在村民议事会的主持下,方辉艮带领村民先后筹资近百万元建起了6个人蓄饮水池或拦水坝,天干、农忙争水抢水的事再也没有出现。去年底,一组村民周先国拦住了正在组织开展代表小组活动的方辉艮,要求对通湾的公路进行硬化,解决雪雨季节农副产品卖难问题。方辉艮很快将此议题列入村民议事会议题,共同商议由受益群众出一点、村里筹一点、争取镇里支持一点来解决3公里公路120万元硬化投入的工作方案,并以代表建议方式提交县人大常委会。建议转交县政府办理后,交通部门承诺解决60万元,工程得到迅速启动,目前已经建成通车。几年来,孙家沟村村民议事会公开、公正、公平处理各种问题和矛盾,坚持把维护群众利益摆在首位,认真化解邻里纠纷,大力推动乡风文明建设,村民亲切的称它为“公道会”:要想公道,打个颠倒,通过“公道会”解决的事情,大家都服气。
方辉艮的“巡访问事”,受到了群众的欢迎,他先后当选为谷城县第十七、十八届人大代表。2021年,又被县人大提名并当选为襄阳市第十八届人大代表,而他十年如一日的“巡访问事”,实现了全村十年无刑事案件、无越级上访、无村级债务,走出了一条集民意疏导、科学决策、合力干事和效果评估为一体的乡村善治新路,乡村振兴的美丽画卷已经在孙家沟村全面铺开。方辉艮对新一届代表任期信心满满,他将按照“察民情、聚民智、惠民生”代表行动的安排部署,紧紧围绕工业强县、农业特县、生态美县、旅游热县、健康名县建设,开始新的“巡访问事”之旅,忠实履行“我当代表为人民”的承诺。(谷城县人大常委会 赵年雷)
责任编辑:刘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