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代表风采 >> 文章详情

黄彩森:清江河畔好代表,一颗丹心为民众

来源:湖北人大网   时间:2024-12-03 10:48   [收藏] [打印] [关闭]

八百里清江,最美在景阳。在建始县景阳镇,有着这样一位“90后”村干部,她生于斯、长于斯,心系当地百姓疾苦,在为民服务中兢兢业业,在履职尽责中勤勤恳恳,成为清江河畔绽放的一朵基层之花。她就是景阳镇大树垭村党总支书记,省、县、镇人大代表黄彩森。

让“小声音”传递“大民生”。作为一名省人大代表,黄彩森既深感荣幸,也深知代表身份责任重大、使命如山。在参加湖北省人民代表大会期间,她与来自五湖四海的代表们齐聚一堂,共同为全省的发展和人民的福祉建言献策。她说:“那一刻,我深切感受到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它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更让全过程民主直达基层,让每一个普通人的声音都能被听见、被重视。”在今年1月30日召开的湖北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上,黄彩森代表提出了关于调整646国道路径方案、改善农村居民医保基药目录报销以及开展清江流域岸线综合治理等三条建议。得到了省水利厅、交通运输厅、文化和旅游厅以及省医疗保障局等部门的专项答复。特别是关于清江流域岸线综合治理的建议,省文化和旅游厅表示将持续支持沿江旅游开发、旅游公路建设和旅游配套设施建设,这一答复无疑是为恩施州清江沿线的旅游业发展注入了一针强心剂,更是为清江沿线的千千万万群众带来了发家致富的好消息,这让她倍感振奋。

接“烫手石”烹煮“暖心茶”。一如美食的制作过程,煎和熬都是可以变成美味的方法。在履职过程中,总会遇到不少困难和挑战,有时候,一些问题的解决需要很长时间,投入大量的精力去下功夫,需要不断地协调和沟通,克服重重阻碍,才能看到希望的曙光。景阳镇作为一个雨水充沛的地区,每到“七下八上”的防汛关键期,村民的安全就成了黄彩森代表最牵挂的事,在一次连绵的大雨过后,有村民向她反映位于S339省道下方的一条排水渠因几次暴雨被冲毁了,导致每逢下雨,雨水都会冲进村民家中,对村民的房子造成很大的安全隐患。了解到这一信息后,她迅速到现场踏勘,了解实际情况,并及时向相关部门反映,希望能会商相关部门拟定解决方案,但全镇内类似情况实在太多,涉及相关部门广,一时间很难集结齐所有部门会商方案。于是乎,她开始了“九九八十一难”般的“取经之路”,那一段时间,她成了领导门前的“常住客”,成了在各个部门间穿梭的“流动人口”,经过了不懈的努力、多次的沟通,治理沟渠的项目已于今年10月份正式开工实施,待到竣工之后,再遇汛期将会极大改善雨水冲刷山体的情况,消除对村民住房造成的安全隐患。

做“有心人”办好“幸福事”。总书记说过,我们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要注重把准人民脉搏、回应人民关切、体现人民愿望、增进人民福祉。作为一名人大代表,黄彩森始终秉持一颗为民的赤子之心,时时关注着群众的所需所盼,广泛收集民情民意,积极提交代表建议,切实解决群众疾苦。在一次参加“代表行动”中,她深入到建始县景阳镇江北片区的三个村进行调研走访,发现村民普遍反映灌溉设施老化严重,导致干旱农作物产量低下,村民收入微薄,村民们对改善灌溉设施的迫切需求成了她的一块心病。在景阳镇人代会上,她顺势提出了《关于加大对农村水利设施投入的建议》,并详细阐述了这个问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在镇党委领导的大力支持下,经相关部门的努力和协调,最终为这三个村争取到了水利设施改造项目,优化了线路。如今,这三个村的灌溉设施正在全面升级,届时农作物产量将会大幅提升,村民们的收入也会显著增加。在这一涉民生建议落地后,老百姓紧蹙的眉头舒展了,露出了发自内心的笑。黄彩森代表说,“当时这件事很棘手,但正是看到了村民群众的不容易,才让我决定无论如何也要啃下这块硬骨头,当办成了看到他们欣慰的样子,我觉得很满足。”

目前,黄彩森代表正带领着景阳镇大树垭村围绕产业做文章,引进市场主体兴办蔬菜大棚,修建厂房目标打造脱水蔬菜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带动周边村民增收致富,进一步做大做强农村产业,让农村变强、农民变富。

作为一名人大代表,黄彩森代表扎根基层,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和积极担当作为的行动力诠释着“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庄重誓言。未来,她将继续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倾听选民之声、解决民众之忧。(黄润沁 刘艳敏)

责任编辑:李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