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代表风采 >> 文章详情

代表风采 | 罗友华:把履职答卷写在育种稻田里

来源:湖北人大网   时间:2024-12-04 11:37   [收藏] [打印] [关闭]

罗友华,退役军人,来凤县三胡乡人大代表,安子堡村村干部。他始终将村民的利益放在心头,为村子的发展和村民的幸福积极奔走,守护着这片土地和土地上的人们。

罗友华1997年参军,2005年退役。在部队,他工作勤恳努力,刻苦训练,不畏艰难,曾在专业比赛中荣获第一名,荣获个人三等功。退役后,曾在浙江工作,2018年成为安子堡村村干部。

“来凤养育了我,党和部队培养了我。一直以来,我都想为家乡建设贡献一份力量。”罗友华说。为了更好地服务家乡群众,罗友华通过入户走访、召开院坝会等,与村民拉家常、深入沟通。从家长里短到生活琐事,从农田收成到小孩的学业,他都关切询问,认真倾听。

过去,安子堡村是来凤县三胡乡5个重点贫困村之一,这里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气候适宜,但因为缺乏农业技术,水稻制种一直未形成完整的产业链。直到2016年4月,农业农村部种业管理司成为安子堡村定点帮扶单位后,把水稻制种作为村里的主导产业。2023年,安子堡村水稻制种收入增加400余万元,并实现水稻制种“订单式”发展。

罗友华是安子堡村水稻制种种植大户。2017年春节前后,他开始试种水稻良种育种;2018年,在农业农村部种业管理司帮扶支持下,罗友华和一批种业人先后前往湖南怀化、四川绵阳等地考察水稻育种产业。在外的见闻,更加坚定了他发展水稻制种产业的决心。“学习回来后,我们通过召开院落会、小组会,积极动员村里多户村民试种水稻良种育种。”罗友华说。

自从锚定水稻制种目标后,罗友华时刻都在想着怎样把水稻种好,积极向专业人士请教,下种、栽植、上肥、授粉、收割每一个环节都不落下,并及时将相关经验传授给其他种植户。

“起初我好多地方都不懂,比如施肥、最佳种植时间等,多亏罗友华耐心讲解,我慢慢掌握了种植水稻的关键技术,收益越来越好,一年大概有20万元收入,今年我又增加了十几亩。”来凤县三胡乡水稻种植大户翁成兵说。

在罗友华等一批种业人的带动下,水稻制种产业得到良好发展,水稻良种繁育基地已扩大至金龙沟、六正、官坟山、狮子桥、胡家沟社区等地。目前,安子堡村水稻制种面积达到1068亩,周边村落种植4000余亩,带动全村56户、周边村91户村民一起走上致富路,参与制种的农户户均增收2万元以上,带领村民走向共同富裕。

罗友华不仅是水稻种植技术的传授人,更是民情民意的收集人。

在参加代表小组走访活动中,罗友华察觉到水稻分散种植的诸多弊端。传统的种植模式,农田管理效率低下,农民面临着成本高、收益低的困境。

罗友华积极行动,他深入研究当地农业发展现状,结合相关政策法规,提出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通过土地流转,将分散在各个农户手中的小块土地集中起来;协调各方利益关系,耐心向村民解释土地流转的好处,消除他们的顾虑。在他的不懈努力下,村里逐步实现了水稻的连片种植,大型收割机在田间轰鸣,快速而高效,大大减轻了村民的劳动强度。

罗友华始终保持军人永不服输的工作作风和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始终牢记人大代表为民办实事的情怀,一如既往奋战在安子堡村的土地上,一心要让村子富起来、村民的钱包鼓起来。(邓红慧 严国庆 肖胜龙)

责任编辑:李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