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代表风采 >> 文章详情
代表风采 | 董魁武:扎根基层沃土用实干担当书写代表履职答卷
“冬天到了,在家烤火一定要注意用火用电安全啊!”11月25日,恩施市新塘乡下坝村长岭岗初雪纷飞,董魁武与群众围炉而坐,聊聊家常,共谋发展。
新塘乡下坝村,平均海拔1400米,全国唯一高山药用植物园落户于此,毗邻世界唯一独立成型的硒矿床,建有全州最大的紫油厚朴规范种植基地和良种繁育基地。
近年来,在恩施市第十一届人大代表、新塘乡下坝村党总支部书记董魁武的带领下,该村积极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紧盯田园风光特色发展,打造康养旅游胜地,凝心聚力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着力构建生产美、生活美、生态美的“康养下坝”。2023年荣获恩施市“最美村庄”表彰,并入选省财政厅2024年度美丽乡村名单。
群众意见“代言人”
“最近身体怎么样,最近天凉要注意保暖。”天刚蒙蒙亮,董魁武便带上老旧的褐色茶杯出了门,来到田间地头,同正在劳作的群众交谈,了解近期生产生活情况。
听群众怎么说,想群众怎么想是他每天的工作。
作为市人大代表,董魁武积极为群众代言,主动到群众中去,征求群众意见。
走进村民家中,了解村民的生活困难和诉求,收集整理后回村开会研判,安排专人“一对一”进一步落实;走进沿线民宿,与民宿负责人们交流经营理念,为他们提出针对性的改进意见,与来此游玩的游客交谈,热情询问居住体验,收集宝贵的发展建议;走进田间地头,了解群众生产现状,现场倾听群众对村“两委”工作的评价,对确需关注的事项立即交办给驻组干部进行核实。
“清早揣两个馒头出门,晚上九十点钟归家,带头干,舍得干。”这是他工作的真实写照。董魁武说,只有和群众面对面交流,掌握到真实情况,工作才能落到实处。
为民解忧“知心人”
基层工作,了解现状是第一步,关键要落实。
为切实发挥代表倾听群众呼声、解决群众难题的桥梁纽带作用,真抓实干解决民忧,董魁武带领下坝村“尖刀班”在全村多次召开专项会、群众会,针对群众所盼共同商讨解决对策。
“要解决缺水问题,蔬菜产业旅游业才能更好发展。”
“主要还是缺资金,群众自筹的不少,但是有部分民生事项没办法落实。”
“我们村民都愿意继续出资出力,一步一步发展。”
为有效纾解群众困难,董魁武充分发挥下坝村资源优势,精心组织、统筹规划,整合干群“金点子”,助力乡村发展。
通过充分发挥湖北民族大学附属民大医院驻村帮扶优势,设立大病救助基金,为70余名重病患者提供帮扶;积极运用共同缔造理念,发动群众拓宽整修2条组级公路6.2公里,动员群众自发筹资近10万元,累计修建蓄水池、小水窖7口,解决群众饮水难题。
与此同时,凝心聚力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按照“青瓦白墙红门窗”的风格以奖代补改造外立面61家;积极争取上级支持,安装太阳能路灯200余盏,晚间亮化率达到100%;争取东湖高新区投资814万元建成光谷漫道,因地制宜打造“湿地微公园”,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切实解决群众需求。
乡村发展“带头人”
无产不旺村,产业发展、农民富裕是乡村振兴的根本。
“难题我负责,亏了算我的。”作为下坝村民宿发展的领路人,董魁武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在长岭岗组逐户召开座谈会。
通过锚定“家家是庄园,户户搞康养”的目标,激励引导群众将云上花间、硒岗庄园等民宿作为参照系,规模化、多元化发展康养民宿经济。
积极指导群众庭院建设,组织民宿座谈会,彼此交流分享经验和旺季客源,实现先进带后进,先富带后富,实现共同富裕共同发展。
“今年黄连长得怎么样,冬季管护也是重点,不能落下。”坚持多元化发展产业的董魁武,在药材方面也是个“土专家”。
白天在地里指导种植技术,晚上召开小组会议,动员群众自主发展中药材产业,将自己在周边县市学习的药材栽培技术和育苗技术分享给群众,跟大家一起学、一起种、一起富。
如今,下坝村民宿经济、药材经济、蔬菜经济遍地开花,兴办民宿、烧烤店、超市、蔬果采摘园等33家,发展中药材650余亩,2024年接待游客超4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600万元,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红火。(童思睿 郭婷婷)
责任编辑:李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