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代表风采 >> 文章详情

谭森权:一片丹心育桃李

来源:湖北人大网   时间:2025-01-03 16:36   [收藏] [打印] [关闭]

一支粉笔育桃李,一根钢笔建真言。

谭森权,是巴东县人大代表,也是一名扎根偏远山区二十余载的老师。他坚守教学初心,把教书育人、积极为民的信念融入到本职工作和履行人大代表职责中,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奉献着,做学生的“引路人” 、群众的“贴心人”。

走进大支坪镇中心小学,校园书声琅琅。上课铃一响,谭森权带着课本走进教室,这是一堂普通的数学课,同样的知识点,谭森权不知道讲过多少遍,但只要站在讲台上,他依然充满激情,用幽默风趣的语言带领学生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课堂气氛活跃。

学生的一句:“我最喜欢上数学课。”,能让谭森权开心一整天。

“谭老师教学非常认真,讲解非常细致,生活中也对我们也非常关心照顾。”大支坪镇中心小学六年级二班学生谭艺儒评价。

乡村学校最大的问题是学生基础较差,师生缺乏交流,课堂上弥漫着畏难情绪。为让每名学生在课上都能充满激情,谭森权通过不断探索,反复实践,最终找到了一门“独家秘笈”,那就是“昂首挺胸进课堂,充满激情上好课”。

为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他重视课堂教学设计,深入探索教育、教学管理新途径,力求每节课都有吸引学生的教学情境、探究环节;他苦练表情管理,配合激情昂扬的语气和肢体动作,以饱满的热情感染和激励学生。

“抓好安全是本职,抓不好安全是罪人。”作为一名教师兼班主任,他一直用这句话警醒自己。他深知校园安全事关重大,一定要“三管齐下”,管住人、管住车、管住路。

大支坪镇初级中学和镇中心小学共有30多个教学班,在校学生1600余人,而校门正对主干道,上学、放学高峰时段,人流和车流量过大,且有大型货车通过。

“人车混流,极易造成交通堵塞,还易发生交通事故。”谭森权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为此,谭森权每天利用上下班时间蹲点实地考察,提出了《关于解决大支坪镇集镇中小学安全通道建设项目的建议》,并多次积极与学校进行沟通,通过近一年的时间,大支坪镇初级中学重新选址并设置新校门,有效解决困扰群众多年的交通拥堵安全问题,办理效果立竿见影,获得代表及家长们的高度赞扬。

2018年,谭森权被选派到大支坪镇西流水村担任“尖刀班”班长。驻村期间,谭森权带领西流水村共修建水池19口,新增储水量1500立方米,铺设管网4万多米,群众饮水基本得到保障。

通过脱贫攻坚安全饮水项目和补短板项目,极大程度上改善了村里饮水条件。但谭森权了解到,因季节性缺水,每年8月至次年4月水资源匮乏,供水量不足,还是给村民饮水带来不便,制约全镇的发展。

谭森权在县第十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提出《关于支持大支坪镇十二岭水库建设的议案》,被县人大列为重点议案,并得到落实。

“十二岭水库项目于2021年9月立项,是2022年县政府领办的人大议案项目,总库容29.99万立方米,项目建成后可高质量解决大支坪镇1.6万人饮水问题。”大支坪镇耀英坪村党委委员、村主任谭海涛介绍。

2023年8月,巴东县十二岭水库工程正式开工,总投资4858.89万元,开工仪式上,谭森权看着自己的议案被采纳实施,更加明白作为一名人大代表“为民履职在路上”的理念,下定决心用心用情为民代言,为民发声。

从人民教师到人大代表,谭森权始终不忘“教育工作者”和“群众代言人”的双重身份,扎根山区育桃李,履职尽责为人民,以实际行动诠释着一名教育战线上人大代表的职责,展现着新时代人大代表的风采。(涂启亮 朱映城)

责任编辑:李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