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代表风采 >> 文章详情

陈贵元:初心如磐,从“橄榄绿”到“代表红”,扎根乡土续写青春答卷

来源:湖北人大网   时间:2025-06-04 09:15   [收藏] [打印] [关闭]

陈贵元,男,中共党员,1997年11月生。2015年9月入伍,2020年9月退伍。同年到傅家堰村委会担任后备干部, 2021年11月至今担任傅家堰村党支部组织委员、五峰土家族自治县人大代表。

【橄榄绿·启程】

武装部外那次记忆深刻的重逢

2015年的那场秋雨,是记忆里泛黄的扉页。五峰镇武装部的老槐树下,陈贵元胸戴红花踏上了军旅征程。在山东服役的这5年间,他时常回忆起家乡的那一口堰、仙女岩的晨雾和黄澄澄甜蜜蜜的柑橘……

2020年,是陈贵元阔别5年后与五峰的再次重逢。新县城的发展速度令人惊叹,曾经的静谧小镇已蜕变成繁华县城。带着刚领到的《退役军人服务手册》,他坐上了返回傅家堰的大巴车。家乡的变化也让他惊喜,大街小巷展露了新模样,曾经空荡的村委会广场上,阿姨们活力四射地跳着广场舞……面对这久违的一切,陈贵元回想起在退役军人事务局办理手续时,工作人员的一句“现在家乡最需要你们这样的年轻人”。他行走在家乡的小路上,突然感受到了希望和责任,正如曾经的军装承载着保家卫国的使命,如今的这片乡土也等待着新的守护者。

【茶乡青·扎根】

白岩埫上那杯烫穿迷茫的浓茶

2020年9月,陈贵元成为了傅家堰村的一名后备干部。为尽快熟悉村情,那时他最主要的工作就是入户走访。他每天骑着车行驶在弯曲陡峭的山路上,车轮卷起的泥浆总是沾满裤腿,这样单一重复的生活让他满身疲惫,几乎浇灭热情。一次,他要去到海拔1600米的白岩埫,到达农户家后,只见褪色的木门后老两口佝偻着身子迎上来,颤巍巍搬来木凳,又从灶台边捧出还冒着热气的浓茶,口中呢喃着感激劳烦的话语。

“俩们这段时候还好撒?”他如往常一般询问着。

“也就那样吧,祖祖辈辈靠山刨食,想走也走不出去。”通过交谈,陈贵元了解到老两口的儿女都在外务工,平时就两位老人相依为命,在家靠着零星几块地种药材,一年收入万把块钱,以此维持生计。老人从堂屋里仔细挑选了几块品相好但尚未晾晒干的药材给他看,就像捧着珍贵的宝物,那瞬间,看着老人满怀希望的眼睛,陈贵元的内心深受触动。

临走前,老人紧紧握住陈贵元的手,言语中满是对政府的感激之情,触摸着老人粗糙的老茧,他坦言:“这比任何退伍优待政策都更具冲击力。在这座山中,有很多像他们一样的人,守着大山,守着微薄的希望,而我,或许就是他们等待的那束光。”

从此他更加坚定了扎根家乡的决心,不惧风雪寻水源、无畏暴雨搬落石……日复一日,他成了乡亲们口中的“小陈干部”,2021年11月,陈贵元高票当选傅家堰村党支部组织委员,曾经芝麻大的小事、细微处的坚守竟真筑起了他干事创业的梦墙。

【代表红·生长】

会议桌前那片满载期盼的民声

2021年,陈贵元当选为县人大代表,每次参加会议前,他都会深入走访调研,收集村民们真实迫切的意见和建议。犹记在提出关于建设傅家堰茶厂的议案时,他脑海里闪烁着的是摩托车里程表滚过的数字、是村民手掌上的茧痕,耳边回想起的都是那些“要能在家门口卖茶该多好”的念叨。他带入会议室的不仅是文件袋,更是沾着茶香的民声期盼。

值得庆幸的是这一议案通过反复论证和多方沟通,最终成为现实。如今,一辆辆满载鲜叶的农用车驶入五峰东方茶业有限公司,茶农们带着丰收的喜悦在“家门口”的茶厂卖茶,青翠的茶叶成为了切切实实的收入。看着村民们脸上的笑容,他越发感受到,县人大代表的身份,不仅是一份荣誉,更是一份责任。这个身份所赋予的力量,也让他更加坚定:为民谋福祉,永远在路上。

时光荏苒,初心如磐。从部队启程到扎根基层,从“橄榄绿”到“代表红”,陈贵元的人生轨迹始终与家乡的发展同频共振。岁月流转,改变的是身份,不变的是那颗赤诚可热的真心和一以贯之的守护。(张锡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