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代表风采 >> 文章详情
谌宏远:桑榆晚景中,绽放乡村致富之花
在十堰市郧阳区,有这样一位人大代表,他用三十年的坚守与担当,在偏远山区的土地沟村谱写出一曲脱贫致富的壮丽赞歌。他就是谌宏远,一位将人民呼声记在心间、把乡村振兴使命扛在肩上的奋斗者。
辛勤探索,开启桑蚕致富之门
上世纪90年代,土地沟村土地贫瘠、交通闭塞,村民们生活困苦,挣扎在温饱线上。谌宏远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深知,仅靠传统农业,村民难以过上好日子。于是,他自掏腰包带领村干部和村民代表外出考察,四处奔波寻求支持,像一位不知疲倦的拓荒者,为这片土地寻找希望的种子。
在经过深入调研和反复论证后,他敏锐地捕捉到桑蚕养殖这一致富契机。桑蚕对土地沟村而言,仿佛是量身定制的产业——投入少、见效快、技术门槛低。但摆在面前的是资金、技术和群众顾虑等诸多难题。谌宏远没有退缩,他挺身而出,率先养殖,成为吃第一只螃蟹的人。他一边邀请专家授课、组织技术人员上门指导,亲自将晦涩的养殖知识转化为通俗易懂的话语,传授给村民;一边积极争取资金扶持,为养殖户担保低息贷款,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在他的带动下,土地沟村的桑蚕产业逐渐起步,村民们看到了脱贫致富的曙光。
勇于创新,延伸产业链创佳绩
随着桑蚕产业的初步发展,谌宏远并未满足于现状。他敏锐地察觉到,仅靠卖鲜茧难以让村民过上真正的好日子。于是,他带领团队积极探索产业链延伸。经过不懈努力,他们成功开发出高品质蚕丝被,产品一推向市场便广受好评,销量逐年攀升。不仅如此,他们还利用蚕沙和桑叶制作保健枕头,受到消费者喜爱。谌宏远积极探索“村集体+合作社+农户”的模式,通过合作社统一采购、销售和管理,降低农户风险,提高产业效益。
在发展产业的同时,他始终将环保和可持续发展放在心上。号召村民将废弃的桑树枝用于培育代料香菇,推广桑园林下种植,不仅解决了环境污染问题,还为村民增收,拓展了产业链,让土地沟村的桑蚕产业在绿色发展的道路上越走越稳。
精心筑梦,打造品牌赢得市场
谌宏远深知品牌的重要性,他多次前往北京、上海等地考察学习,与知名企业建立合作,为土地沟村的品牌建设铺路。2014年,他推动成立了郧阳区家楼真丝工贸有限公司,实现了产、供、销全链条发展,让土地沟村的桑蚕产业迈向新台阶。在他的精心打造下,“土地沟”品牌逐渐在市场上崭露头角,蚕丝被获得“湖北省名优产品检测证书”,合作社产品在评选中屡获金奖,土地沟村也荣获多项殊荣,成为远近闻名的致富典范。
谌宏远不仅在产业上倾尽全力,还积极倡导“产业兴村、协会活村、道德治村”的理念,通过成立行业协会,激发村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毫无保留地分享经验,带动更多人走上致富路。
三十年风雨兼程,谌宏远始终坚守在土地沟村这片热土上,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人大代表的责任与担当。他将个人的“小我”融入人民的“大我”,不忘时代使命,不负百姓期盼,为乡村振兴事业奉献了自己的全部心力。正如他的名字一样,他用宏大的志向和不懈的奋斗,为土地沟村开辟了广阔的发展远景,让这片曾经贫瘠的土地开出了希望的花朵,结出致富的硕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