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代表风采 >> 文章详情

代表风采 | 刘世元:避险搬迁见初心 履职尽责暖民心

来源:湖北人大网   时间:2025-07-09 15:49   [收藏] [打印] [关闭]

近期,在云梦县清明河乡官渡村雷湾,一项关系35户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避险搬迁重大民生工程顺利推进。这背后,凝聚着乡人大代表、乡人大副主席刘世元的倾情付出与责任担当。作为搬迁工作专班副组长,刘世元同志始终坚守人大代表为民履职的初心使命,将刚性政策与柔性服务完美融合,以“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的实际行动,生动诠释了新时代人大代表“人民至上”的深厚情怀和“民呼我为”的履职温度,为搬迁群众撑起了一片安居乐业的晴空,赢得了广泛赞誉。

精准把脉,当好政策落地“定盘星”,在依法履职中寻求最优解

避险搬迁,政策是基石,公平是关键。从雷湾试点方案的细致推敲到整村搬迁细则的精心打磨,刘世元深知,政策的生命力在于精准响应群众期盼。他充分发挥人大代表植根人民的优势,依法履行调查研究职责,一头扎进政策文件反复研读,一头扎进田间地头和屋场院子会,面对面倾听村民最真实的想法和顾虑。如何在严守上级政策底线与满足群众合理诉求间找到“最大公约数”?这成为他履职的核心课题。针对补偿标准科学性和搬迁后可持续发展问题,他组织专班成员深入研讨,积极建言献策,精心打磨《官渡村避险搬迁房屋拆除工作方案》,力求方案既合规合矩,又饱含民生温度。当第三方评估结果在阳光下公开透明地公示,村民们的点头认可就是最好的回响:“政策讲得透,账算得清,我们搬得明白、搬得安心!”

真情破冰,当好纾困解难“暖心人”,在联系群众中融化“心”结

搬迁之难,首在“心”结。面对部分村民的补偿期望落差和故土难离的复杂情感,刘世元依托人大代表密切联系群众的天然纽带,带领攻坚小组开启“敲门行动”。他走进低矮的老屋,耐心细致地为村民算好“两本账”:一笔是刻不容缓的“安全账”——洪水无情,生命无价;一笔是充满希望的“长远账”——搬迁至集镇,安全有保障,土地流转有租金,就医就学更便捷,生活品质大提升。村民雷某因补偿款与集镇房价的巨大差距陷入焦虑,几乎放弃搬迁。刘世元看在眼里,急在心头。他积极发挥代表桥梁作用,多方奔走协调,反复沟通斡旋,最终在乡内集镇为其找到一处价格远低于市场(仅需5.5万元)、可拎包入住的三层带装修楼房,不仅妥善安置了全家,补偿款尚有结余。从绝望到希望,雷某紧握刘世元的手连声道谢:“刘代表真是我们的贴心人,解决了天大的难题!”这“柳暗花明”的解决之道,正是刘世元代表履职温度最生动的注脚。

依法调和,当好矛盾化解“稳压器”,在依法监督中守护公平

搬迁过程中,宅基地权属争议、补偿细节分歧等矛盾集中显露,成为潜在的不稳定因素。刘世元依托代表联络站平台,充分运用全县推广的“站庭联动”基层治理模式(即人大代表联络站与人民法庭联动协作),牵头组织人大代表调解员、法庭法官、乡综治办人员成立联合纠纷调解小组,坚持“情、理、法”相融,通过多元联动、专业协同的方式聚力攻坚。面对剑拔弩张的争执,他带领调解小组成员深入调查,查阅原始确权档案,邀请村中德高望重的长者现场见证,在尊重历史、尊重事实、尊重乡情的基础上,发挥代表贴近群众和法官专业释法的优势,依法依规、公正客观、耐心细致地进行调解疏导,成功化解了3起矛盾纠纷。他推动建立的“包组干部+搬迁户”结对帮扶制度,将服务链条延伸至迁入地,包联干部定期上门,及时解决孩子入学、老人就医、政策衔接等“新家园”的后顾之忧,累计提供精准服务30余人次。搬迁户感慨:“有干部结对,有代表撑腰,在新地方心里也踏实!”刘世元代表通过有效运用基层治理机制和依法监督,成功将矛盾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为搬迁工作筑牢了稳定基石。

长效护航,当好安居乐业“守护者”,在跟踪问效中巩固成果

“搬得出”是第一步,“稳得住、能融入、可发展”才是最终目标。刘世元积极履行人大代表服务与监督双重职能,高度关注搬迁群众的后续生活。他推动建立“避险搬迁户动态信息库”,精准录入就业、医疗、就学等关键信息,确保帮扶措施精准直达、不落一人。他主动联系迁入地社区党组织和人大代表联络站,组织“邻里茶话会”等文化活动,搭建交流平台,帮助村民尽快融入社区,找到归属感。当乡主要领导带队回访时,搬迁群众在新居前绽放的舒心笑容,窗明几净的新生活景象,以及群众满意度调查显示的100%满意率,正是对刘世元代表及工作专班倾情付出的最温暖、最有力的肯定。

从雷湾19户试点成功签约拆除,到经验推广至其他险情湾组,刘世元那本磨旧的笔记本上,密密麻麻记录着每家每户的急难愁盼。作为基层人大代表,他的履职没有惊天动地的豪言壮语,有的只是田埂上的坚实步履、屋檐下的真诚倾听、矛盾前的勇于担当、搬迁后的长效关怀。官渡村涉及35户的避险搬迁攻坚战,正是以刘世元为代表的基层人大代表,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崇高理念和“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的庄严承诺,转化为让群众“远离险境、安居乐业”的生动实践。这万家灯火中的安稳与笑颜,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深深植根于人民、服务于人民优越性的温暖诠释,更是新时代人大代表依法履职、为民尽责璀璨光芒的闪耀。(云梦县人大、清明河乡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