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代表风采 >> 文章详情
茶香漫山乡 谭祖军引领黄家台村茶产业振兴路
黄家台村茶香飘溢,背后是谭祖军带领村民深耕茶产业的不懈努力。茶农王坤柏喜悦地道出了心声:“咱村茶叶多、品质好,往年总愁采不完、卖不出。多亏谭书记牵头搞的社会化服务队,还有新建的雨禾露茶企,摘茶、卖茶的难题全解决了,咱的收入一年比一年高!”
破解采销难题,服务队打通增收快车道
黄家台村4850亩茶园春意盎然,春茶丰收的喜悦中,曾藏着茶农的烦心事——村内以老人为主,采摘人力严重不足。2023年10月,该村被纳入全省茶产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试点村,谭祖军迅速行动,率先成立支部领办的专业合作社。依托村集体经济合作社,他吸纳本地能人大户组建服务队,推行整村手工采摘服务模式,精准对接农户与采茶工。
目前,这支社会化服务组织已服务农户1006户,派出茶工1759人次,累计服务面积6828亩,手工采摘鲜叶7.04万斤,实现服务营业收入253226元。不仅盘活了村内闲置劳动力,让资源配置更合理、利用效率最大化,更实打实帮茶农增产增收,为茶产业现代化铺就了快车道。规范化的服务不仅稳住了茶叶产量,更提升了鲜叶品质,让黄家台村的茶产业走得更稳、更远。
守护古茶遗产,老茶树焕发时代新活力
“仙人岩下茶树王,黄家台上茗茶香”,这句当地流传的俗语,道出了黄家台村古茶树资源的珍贵。这里的古茶树既是稀有的物种活化石,也是承载历史的“老寿星”,更是采花乡一张亮眼的特色名片。
为守护好这份宝贵遗产,谭祖军打出“保护+宣传”组合拳:一方面,给每株古茶树建立电子档案,实时动态监测,推进种质资源保护项目,专人管护水肥、土壤、枝叶与病虫害,让老茶树“强身健体”;另一方面,通过举办“茶树王”祭拜仪式、讲述古茶树故事,借助微信公众号、宣传片等媒介全方位造势。
曾经“养在深山人未识”的采花古茶树,如今迎来了中国科学院、省民宗委、市人大等单位的专家与领导,他们多次实地调研,为古茶树的科学保护、种群壮大出谋划策,让百年古茶在新时代焕发新生机。
践行代表初心,实干铺就茶香致富路
“人大代表越懂村情民意,履职才越有分量,为民发声才更有力量。”作为人大代表,谭祖军始终把这句话刻在心里。要解群众之忧,先听群众之声。他常年带着笔记本,通过屋场会、小组会、群众代表大会等形式,把村民的诉求一条条记下来、放在心上。
得知村内没有茶企,茶叶加工销售受限,他立即联系产业能人,在村里建起雨禾露茶企。如今,2200平方米的现代化加工车间里,先进制茶设备与专业仓储物流体系一应俱全,年产能达200吨,能精准加工高、中、低档红茶与绿茶,优品率稳居行业前列。从“有茶难卖”到“好茶好价”,谭祖军用实干践行着“为民服务”的初心。
“‘代表’这两个字,不是胸牌上的荣誉,是肩上沉甸甸的责任。”谭祖军说,“只要群众有需要,我就会一直干下去,让黄家台村的茶香飘得更远,让乡亲们的日子更红火。”(刘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