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代表风采 >> 文章详情

代表风采 | 杨成武:烟叶产业铺就幸福路

来源:湖北人大网   时间:2025-08-27 14:56   [收藏] [打印] [关闭]

初秋时分,巴东县清太坪镇花天河村的烤烟房边,杨成武正与村民一起有条不紊地把一炕炕金黄的烤烟从炕房内搬到新建的仓储室内,下杆分级,堆码醇化。

杨成武是恩施州第九届人大代表,也是心怀家乡、勇于追梦的新时代农业领头人,七年时间里,他用自己的一腔热血,探索出一条烤烟种植致富之路,为家乡花天河村的百姓带来了希望与改变。

2018年,杨成武怀着对家乡的浓浓情怀和对未来的憧憬,毅然回乡创业。他深知家乡的产业发展滞后,必须要找到一条致富之路。他先后探索辣椒种植、畜牧养殖,后又在茶叶产业上下功夫,但效果均不理想。

农业产业不能一蹴而就,所有发展都有一个漫长的过程,杨成武怀揣理想,边干边想、摸索前行,期望能找到一条切实可行、吹糠见米的产业。

2022年,杨成武注册了湖北巴山传承农业有限责任公司。其经营项目涵盖烟叶、茶叶、中草药种植等。他说:“我的目标就是要多管齐下,择优筛选,给当地村民找准一条致富的路,当然也是一条适合自己行走的路!”怀揣着这样的信念,他走出山外考察,学习先进经验,最终将目标锁定在烤烟种植这个特色产业上。

杨成武的努力得到了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不久,20间烤房组成的烤房集群在榨房坪这个避风向阳、地势平坦、交通便利的地方拔地而起,切实解决了周边烟农的烤烟需要。

然而,第一年的试种并不顺利,因对劳动力资源预估不足和自身技术的局限,加上烟叶烘烤后没有固定仓库,必须分散处置,烤烟产业发展又遭遇了困境。

面对挫折,杨成武不能放弃,更不敢放弃,因为他是一名人大代表,肩负着选民的寄托和希望,必须在困境中寻找突破口,不负重托向前行。

皇天不负有心人,在烟草部门的帮助下,杨成武牵头在草籽坪建设了一个可移栽1000亩大田的育苗基地,完全满足了本村烟叶生产的基本需求。同时,他又自掏腰包投资二十万元修通了到所有流转土地田间的机耕路,为机械化作业创造了条件,有效降低劳动力成本。今年,又搭建了200平方米的钢结构仓库,便于烟叶的集中存储。

至此他逐渐摸索出适合本地的种植模式:一是适度规模化,把种植面积定位在可控范围内;二是尽力机械化,深耕、起垄、植保、运输、烤制等,尽量减少人工的劳动强度,降低劳动力成本;三是管理规范化,物尽其用,人尽其责。

如今,花天河村的烟叶生产从育苗到移栽、从采摘到烘烤、从分级到出售全部按流程规范化地运转,实现了“一条龙”作业。4月,翠绿的烟苗从本村的育苗基地移栽到大田,经过4个月的大田管理,烟苗茁壮成长,8月,成熟烟叶从大田采摘,运送至附近的烤房,金黄的烟叶一出炕房,就被整齐地堆放在仓库里,等待分级和醇化。

不仅如此,杨成武还出资搭建了生活区,为务工人员提供了遮风避雨的场所。厨房、宿舍、厕所一应俱全,让工人们在劳作之余有了舒适的休息环境,让大家有归属感,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

如今,花天河村的两烟种植面积近千亩,时下,正值烟叶收获季节,在烤烟种植基地里,千亩烟田气势恢宏,一行行烟叶随风起浪,绿意盎然,成为一道别致的风景。烟农们纷纷抢抓农时,采收烟叶,到处一片繁忙,一片片金灿灿的烤烟叶成了村民增收致富的“黄金叶”。看着眼前的景象,杨成武感慨:“国家给我们创造了这么优越的产业路子,我是一名人大代表,发展好产业,发展好产业,带领村民赚钱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

今年,杨成武为本地60多名劳动力提供了稳定工作岗位,创造60多万元收入,让村民们感受到了幸福在他们手中慢慢绽放的温暖力量。(涂启亮 向葛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