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代表行动 >> 文章详情

竹山县官渡镇: 巧用三个“妙招” 巧提乡村“颜值”

来源:湖北人大网   时间:2023-07-13 15:23   [收藏] [打印] [关闭]

今年以来,竹山县官渡镇以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为主题,聚焦厕所革命、垃圾治理、污水处理等群众关心关注的急难愁盼问题,把完成一次宣讲、开展一次走访、集中一次视察作为代表活动的“硬杠杠”,组织60余名人大代表下沉一线,用实际行动书写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新答卷”。

一次宣讲,破除一种“旧观念”

“以前的厕所臭气熏天,苍蝇满天飞,自从改了新厕所,干净卫生,没有蚊蝇,更没有臭味,感觉生活质量提高了一大截......”谈起自家厕所的变化,官渡街居民刘志国打开话匣子,言语中道不尽的感激之情。

官渡街区居委会地处城乡结合部,此前部分农户受世俗观念和传统生活习惯的影响,认为厕所将就凑合,能用就行,怕麻烦、不愿改,露天旱厕普遍存在,既污染环境,又传播疾病。

为扭转群众的陈旧观念,官渡镇人大代表勇当“政策宣讲员”,随湾就片“现身说法”,以湾落会、场院会的形式敲开“家门”、叩开“心门”,大力宣讲基本常识、重要意义、补贴政策,不断加深群众对厕改的认识。

“说一千道一万,不如我先作示范,再劝群众跟着干”。镇人大代表、官渡街居委会支部书记张伟发动5名镇人大代表,按照因地制宜、管用好用的原则,带头引领几户亲戚先改一步,并适时组织周边群众现场参观、试用、讲解,通过一次次的现场体验和思想对话彻底将厕所革命由“要我改”变成了“我要改”。

截至目前,官渡镇已完成全年改厕目标任务的70%以上,农村环境环境面貌和农民生活条件有了明显提升。

一次走访,成就一个“新想法”

“曹大爷,您最近身体怎么样,对咱镇上的环境卫生还满意吗,有什么好想法您给我说,我帮您往上头反映。”

“常代表,我这儿真有个新想法,你看桃园村能像城里一样,搞个垃圾分类行不行?”

5月下旬,官渡镇第二代表小组人大代表常昌清在桃园村入户走访时,与坐在地头的曹大爷拉着家常。

群众有诉求,代表想良策。随后,该镇人大立即协调镇城建办提高垃圾车出动频率,做到日产日清。同时组织部分代表考察学习先进地区经验,着手探索垃圾分类“积分制”,对正确分类处置垃圾的农户给予相应的积分奖励,将积分存入个人“绿色账户”,同步开展“垃圾分好类,积分兑好礼”活动,凭账户余额在积分超市兑换生活物资。

“这沿线基本没看见垃圾,环境干净多了,老百姓的生活习惯也慢慢在变好,多亏了你们人大代表哇。”6月14日,在桃园村拨鱼沟垃圾分类试点现场,曹家兵感慨万千。    

“平时轻松分一分,垃圾也能变成金!我们这次代表行动后,生活垃圾分类已成为全民参与的‘新时尚’。”县人大代表、桃园村支部书记张林自豪地说。

一次视察,化解一股“小怨气”

“管网疏通了,污水现在能顺利排出去,这儿空气清新了,住得好舒服。”6月29日,官渡街居委会居民郑宗梅对代表为民办实事的行动赞不绝口。

官渡街居委会位于集镇辖区,常住人口3700余人,群众活动频繁的武陵大道,是集镇的主干道,公路两旁的下水道修建年份较早,排污能力有限,一到下雨天就容易排污不畅,不时散发阵阵恶臭,居民怨声载道。

6月上旬,官渡镇第一代表小组开展集中视察时,这一怨气再次“暴露”出来。为此,官渡镇人大迅速组织7名代表,分成两个小分队,一边走访群众,安抚民怨;一边实地排查,分析原因,及时向镇政府反映实情,并提出“加强污水管网改造,提升生态环境质量”的建议。

镇政府接到人大交办建议后,第一时间“特事快办”,迅速进行污水管网提档升级、雨污分流改造。7月上旬,武陵大道路口的污水管网改造已全面完工,困扰周边居民及来往群众的“环境差”“气味难闻”问题得到彻底解决。

据统计,自代表行动启动以来,竹山县官渡镇已累计组织开展宣讲35场次,走访农户429户,集中视察5次;收集群众意见建议26条,整理归纳涉及群众急难愁盼事项的高质量代表建议8件,已办理落实3件,正在办理5件,实现了群众意见“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音”。(通讯员:金智勇  吴威)

责任编辑:刘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