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代表行动 >> 文章详情

巴东县东瀼口镇人大助力柑橘产业发展迈上快车道

来源:湖北人大网   时间:2023-06-28 15:48   [收藏] [打印] [关闭]

初夏时节,走进巴东县东瀼口镇绿竹筏村,放眼望去,漫山遍野的橙黄柑橘挂满枝头,在阳光的照射下显得格外诱人。微风轻抚,阵阵橘香扑鼻而来,让人垂涎欲滴。

该镇柑橘种植历史悠久,是巴东县柑橘主产区之一,绿竹筏村是该镇三大柑橘产区之一,与秭归县泄滩乡隔江相望,全村柑橘种植面积5000亩,年产柑橘300万公斤,产出的椪柑、脐橙皮薄肉甜,口感浓郁,但由于橘农品牌意识不强、销路不畅,过去柑橘都是用大箩筐、三轮车放着卖。东瀼口镇人大代表瞄准柑橘销售这一痛点,主动作为,全力助推“卖橘难”问题的解决。

惠民超市 降低寄送成本

“为降低果农们的寄送成本,保障物流畅通,我们务必主动争取助农惠农寄递项目,助力我们本土果品寄递优惠。”围绕柑橘产业销售渠道窄、产品收益低的问题,该镇人大代表走出一条互联网助农销售的现实路径,帮助积极破除传统柑橘销售模式,主动求变,通过加快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建设绿竹筏村电商新业态基地等措施,构建了多业态并存、多模式运营的特色电商服务网络,并依托“快递进村”等工程的实施,促进农村寄递物流通畅和农产品加快进城,截至目前,绿竹筏村共建成2家惠民电商超市。“通过村里的电商超市,在家门口就能把柑橘发到全国各地。”秀林易德生态农业公司负责人张林说,以前虽然有好橘子,但运费成本高赚不到多少钱,感谢镇人大为我们搭建的桥梁。

“橘”手之劳 成立抢收“生力军”

连日来,该村3500多亩夏橙迎来丰收,张林没想到,前一天跟一位人大代表随口反映的“采收夏橙人手不足”意见为他带来了一支抢收“生力军”。“群众有需求,人大有响应。”为满足每天上万斤的订单需求,该镇人大组织成立了采果志愿队,全力为基地增产增收保驾护航。在70多度的山坡上采摘,采果队必须站得“稳”,而要把上百斤橙子背出山,更考验脚下“功力”。刚下过雨的山坡,泥土稀松,山路也格外难走。只见身穿红马甲的志愿者们背起背篓,抄起剪刀,有条不紊地穿梭于柑橘林间,采摘、装筐、搬运,忙得不亦乐乎。“志愿红”与“橙红橘绿”交相辉映,构成了田间地头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电商直播 培育销售新农人

“电商平台与直播平台已成为农产品销售的新渠道,柑橘要卖得好,必须走网上这条路。”该镇人大持续关注柑橘线上销售问题,实地考察秭归等地,就重点打造柑橘品牌、推动线上线下联动销售,向镇党委政府提出建议。为更好地销售柑橘,该镇党委加大本地主播培训和直播带货、短视频营销宣传力度,组织开展“乡村振兴 爱心助力”“直播星期五”等线上线下促销推广活动,将直播带货与助农相结合,助力农民打通销售渠道,缓解农产品滞销难题,为消费助农增添新动力。

下一步,东瀼口镇人大将扎实推进“履行人大职能 聚焦产业发展 助力乡村振兴”代表行动,抓住柑橘产业做文章,激活个体和小微企业发展动力,打造“党建+合作社+互联网”模式,奋力为柑橘产购销实现全链条服务,带领群众一起走好致富路。(通讯员:陈倩倩)

责任编辑:刘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