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代表行动 >> 文章详情

枣阳市:注重做好“结合”文章 推动“代表行动”务实见效

来源:湖北人大网   时间:2023-06-02 16:21   [收藏] [打印] [关闭]

为进一步扎实有效开展“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枣阳市人大常委会与开展“代表行动”紧密结合,推动解决了一批人民群众反映的急难愁盼问题。通过搭建和运用好代表履职平台,切实发挥出代表联系群众的“民意窗”“连心桥”作用。一年多来,共组织代表进站(点)开展“连心桥”专项活动1400多人次,收集推进乡村振兴、优化营商环境、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等意见建议3944件,解决问题3713件,在推进基层治理和经济社会发展中释放了强大能量、充分彰显了人大代表履职为民的主体作用。

搭建活动平台,拓展代表行动“大舞台”

为确保“代表行动”活动有载体,通过定期通报、现场观摩、以奖代补等方式,开展十佳“示范代表联络站(点)”评选,高水平规划、高质量建设、高标准推进代表履职平台建设,先后投入520多万元,其中常委会发放以奖代补资金146万元,吴店、兴隆、南城、北城、刘升等16个联络站、82个联络点先后建成使用。全市1200多名四级人大代表成立了82个代表小组,实现了代表个个入组、人人进点进站。全市四级人大代表共开展活动300余次,走访村(社区)442个、企业136家、机关82个、农户和居民8000多人(户),转办代表意见建议173件,并做好跟踪督办落实工作。

坚持“三个结合”,畅通联系群众“连心桥”

日常接待与主题接待相结合。代表联络站每月至少安排一次代表接待选民活动,固定代表接待日,建立和公开代表接待选民工作流程和人员安排,对群众提出的问题、意见、建议进行登记造册,及时转交有关部门督办落实。同时探索“人大代表联络站+”工作法,结合党委中心工作设置不同主题,形成“主席接待日”“进站问政”等一批颇具特色亮点的主题接待活动,真真切切做到年年有计划、月月有活动、周周有接待。

进站座谈与现场监督相结合。充分发挥代表联络站社情民意“搜集网”的作用,围绕群众急难愁盼问题,邀请人大代表、选民群众、部门负责人齐聚联络站,民主共商共议,寻找问题解决的突破口。同时坚持“大场景、小切口”,以“现场倾听+实地调研+落实反馈”相结合的形式,围绕共同缔造、文明创建、招商引资、营商环境优化、“双减”政策落实、高标准农田建设等内容,有针对性地开展高质量人大监督,助推市委重大决策落地见效。

代表力量与专业力量相结合。发挥全市人大代表在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中的主力军作用,以代表联络站为阵地,在履职践行、广纳建议、执法检查等方面,全方位、多渠道了解群众所思所想所盼。襄阳市人大代表段胜仁,作为基层医疗工作者,多次对群众高度关注的医疗卫生改革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调查研究,走访座谈选民,先后向政府提出10多条意见建议。襄阳市人大代表高峰,充分发挥其法律专业知识,在市人大组织实施的立法调研、执法检查中积极为民建言,真正实现“把民意装进法里”。

活跃实践活动,奏响为民服务“最强音”

为使“一下三民”活动落实落细、落地见效,枣阳市人大常委会以代表主题实践活动为抓手,按照乡镇代表聚焦乡村振兴、城区代表聚焦优化营商环境的工作部署,聚焦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通过与基层群众广泛联系,察民情、聚民智、惠民生,真心帮助企业和群众解决了一批急难事、操心事、烦心事。

乡镇代表围绕农业种植结构优化、乡村龙头产业培植、高标准农田建设等农业产业发展,以及农村厕所革命、生活垃圾收集处置、污水处理等问题,下到田边地头、走进农家农户、深入单位企业,认真开展视察调研、座谈联系活动,收集民情、反映民意,助推巩固脱贫成果上台阶、乡村振兴开新局。七方镇人大在了解到枣阳追日电力有限公司项目用地中遇到三官、潘岗等6个村村民不理解、不支持的情况后,立即通过实地考察、专题调研、召开村民座谈会的方式,加大与村民的沟通力度,一一化解施工难题,帮助项目成功落地。

城区代表以“高效办成一件事”为突破口和着力点,锚定办事效率最高、投资环境最优、企业获得感最强的工作目标,围绕影响营商环境和制约市场主体的痛点、难点、堵点问题,对照政府优化营商环境任务清单,有针对性地组织好视察调研、走访联系活动,广泛了解市场主体的困难和诉求。南城、开发区等4个城区街道(区)人大聚焦优化营商环境,组织代表深入企业厂矿、个体商户、集贸市场等地走访调研,收集意见建议23条,部门已办理14条,有效解决了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反映的办证难、用工难、融资难等发展问题。

以助力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为目标,开展“聚力共同缔造·做强襄阳都市圈高质量发展东翼支撑”代表行动,组织四级人大代表深入基层、深入实际,带头参加“一下三民”活动,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效于民,尽心尽力为民服务,持续推动解决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刘升镇人大围绕乡村振兴、社会治理等焦点,将群众反应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原汁原味地形成可行性议案建议,依法履职尽责,持续跟踪问效,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优势转化为看得见、摸得着的治理效能,让群众切实感受到“家门口”的幸福。目前,已收集问题线索10余条,撰写、转办意见建议6件,化解矛盾13起。(枣阳市人大常委会研究室 孙雪 谢常伦)

责任编辑:刘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