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代表行动 >> 文章详情
宜昌市夷陵区:做实民主实践“小单元” 实现居民“微心愿”
人大代表如何精准为民代言、服务群众?居民有需求、有难处,相关行业又了解较少,如何去解决?这是困扰许多基层人大代表的难题。
兴安社区地处夷陵商业中心,商业门面有1300多家,“4050”人员多,灵活就业人员占比大。社区“心安365”代表联络站在日常接待群众来访时,经常有居民到社区寻求工作岗位、咨询技能培训。“我们不比年轻人,他们都在手机上找工作,如果社区能有一个专门对接工作岗位和求职需求的平台就好了”“咱们社区最大的特点,就是门面多、人员多、工作需求多,大伙儿反映最强烈的需求,就是想在家门口就业”。
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心安365”代表联络站作为基层民主实践最小单元,既然群众出了题,驻站人大代表就要用心做出答卷。心之所向,行之所往,区人大代表、宜昌醉三峡众创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总经理胡景韬在了解到群众想法后,主动进行走访,蹲点社区小区开展调研,他以楼栋为单位,组织多场巷口会、院坝会,听取群众意见。“我觉得还是建在社区附近好,这样大家办事也方便”“最好能提供技能培训,让我们这些下岗职工也能胜任工作”,居民的一言一语,胡景韬都认真记录。在收民意听民心的基础上,他协调兴安社区,将打造居民创业中心纳入议事日程,把群众的需求清单变为社区的项目清单。
为实现群众心愿,区人大代表、区人大社会委委员、社区书记杜亚林与胡景韬一道,积极对接相关部门支持,整合资产,改建“心安365·社区创新创业中心”,打造“家门口”的社区服务平台,免费为求职者提供信息对接服务,同时开展家政、养老、育婴等专业技能培训。创新创业中心自投入使用以来,已累计发布用工信息5887条,提供人才“牵线”1175次,开展技能培训300余人次,实现了就业有岗、创业有所、服务无距。
与此同时,针对社区残疾人业余生活匮乏,参加社区活动途径和渠道少等问题。兴安社区按照就近就便的原则,统筹规划“心安365”邻里中心,结合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和社区医务室建立了残疾人之家,通过链接社区社会组织、心语助残工作团队,组织志愿者积极参与志愿服务,进一步提升了残疾人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为辖区内残疾人营造温馨健康的环境,丰富了残疾人精神文化生活。
“心安365”代表联络站通过组织人大代表进社区、进楼栋,充分收集民心民意,聚民智、解民忧,将代表个人努力与群众集体智慧汇聚成推动发展、改善民生的强大合力。下一步,联络站将以创建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示范阵地为契机,不断推进民主实践,激发基层民主活力,让居民们的“愿望清单”一件件成功落地,共同缔造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通讯员:朱大青 杜亚林)
责任编辑:刘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