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代表行动 >> 文章详情

襄阳市襄州区:人大代表的“五彩”行动

来源:湖北人大网   时间:2023-03-13 14:19   [收藏] [打印] [关闭]

人大代表的“五彩”行动

——记襄阳市襄州区人大代表系列主题实践活动

近年来,襄阳市襄州区人大常委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主体作用,开展代表“五彩”行动,持续激活代表履职动能,绘就了一幅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襄州画卷。

持续五年助力“襄州蓝”

早在2019年,襄州区城区裸土“因裸致脏、由露扬尘”,晴天灰尘满天飞,雨天污水随处淌,扬尘成为全区PM2.5和PM10的最大污染源。而全区绿化覆盖率35.4%,城市绿地率29.5%,人均公共绿地面积4.7平方米……各项指标均未达标。面对这些残酷的现实,只有彻底治理扬尘,强力推进绿化,才能取得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根本性胜利。

当年3月,区人大常委会抢抓春季绿化黄金三十天,将裸土绿化作为突破点,启动了“大战三十天 裸土不见天”代表专项监督活动。常委会主任、副主任分别带领7个督导组和140名省、市、区人大代表,对城区33平方公里进行全域监督,梳理发现裸土问题120个,发出39份监督意见交办函,监督推动职能部门投入资金7520余万元,播撒草籽,植绿面积近120万平方米,并引入智能管理系统、雷达扫描设备等科技治理手段,有力的促进了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实现了对污染源头的精准治理,全面提高了大气污染防控工作质量,推动“PM10、PM2.5、优良天数比率”三大指标取得良好成效。

不指望一蹴而就,不幻想一劳永逸。区人大常委会按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要求,连续五年在大气污染防治专项监督工作中一以贯之,持续发力。代表们紧盯16个重点领域开展专项监督,推动鄂北防护林建设、绿满襄州再提升行动扎实开展,森林覆盖率大幅提升;提出的“521”造林工作法,通过共建代表公益林,助推全区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向好。

区人大常委会组织带领一千多名各级人大代表以法律的武器治理污染、用法治的力量保卫蓝天,为襄州大地留住清水绿岸、鸟语花香,还襄州百姓蓝天白云、繁星闪烁。

战“疫”时刻显担当的“天使白”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区人大常委会号召全区人大代表“逆向前行”,以实际行动彰显战“疫”时刻的人大担当,让“天使白”成为统筹推进全区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重要力量。

常委会领导率先垂范,主动扛起重点人员健康管理的工作重任,创造性地建立“9952”工作法,通过“厘清流调工作九个步骤,制定九条工作要求,明确五类具体对象,形成数据信息和收治工作两个闭环”,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有效地遏制了疫情蔓延态势。

人大代表从各系统、各领域、各战线奔赴抗疫一线,为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汇聚了力量。企业代表自觉扛起社会责任,踊跃捐款捐物200余万元。医卫战线的人大代表每天超负荷运转,舍小家、顾大家,每天工作到凌晨,奋战在救死扶伤、抗击疫情的最前沿。基层人大代表充分发挥身在基层一线、联系人民群众的优势,纷纷参与到疫情防控、应急保障、联防联控、群防群治中,构筑起疫情防控阻击战的“人大防线”。

常态化疫情防控时期,区人大常委会紧紧围绕中心开展“进乡镇,助春耕”“进社区,助防控”“进企业,助复产”“进工地,助复工”“进农村,助脱贫”等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实地调研企业复工复产情况50多家,帮助解决各类问题200余项,多渠道安排本地劳务输出近万人,最大限度降低疫情影响,帮助企业复工复产、坚定信心。代表们积极建言献策,针对疫情防治监控、应急机制建立、企业复工复产等全方位收集整理形成42件意见建议,为全区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决策施策提供了重要支撑。

“创文攻坚”路上的“志愿红”

对不文明现象随手拍、即时交、立行改,以灵活机动的督导倒逼“创文”工作责任全覆盖落实;对暴露出的重点问题进行集中晒、回头看、攻难点,形成“闭环”式精准督导,啃下“硬骨头”;在创建过程中注重凝聚人民群众力量,形成“聚民心、汇民智、集民力”的“创文”工作格局,红色马甲遍布全区。

面对“创文”大考,襄州区人大常委会在常态化督导“创文”工作基础上,强力开展“‘创文’攻坚代表在行动”主题实践,主城区128名代表组建综合督导、公共场所、市容环境、交通秩序等7个督导组,对城区36个“创文”点位开展全过程督导检查。

代表们结合岗位和行业特点,充分发挥优势,以“灵活督、精准督、靶向督”三种形式依法履行监督职责,带动周围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创建活动,找问题、出实招。推动相关部门投入580余万元拆除乱建面积约560平方米,改造人行道8486平方米,路面刷黑15015平方米;湖北百合园房地产等10家企业投入整治资金120万元,新增“创文”宣传内容,面积达22000平方米。

1380个“创文”问题在区人大常委会和全体代表的督导推动下顺利整改到位,极大地提高了全区“文明创建”工作质效。

多彩襄州任你游

为了擦亮“田园诗乡,凤鸣襄州”的城市名片,区人大常委会突出“游”的方式,组织开展了一系列以“何必东奔西走,游我彩画襄州”为主题的“代表带你游襄州”活动,通过“代表讲,讲代表”的形式,从文化旅游、乡村振兴、工业经济、民生工程四个方面,全方位展示襄州、宣传襄州、推介襄州。

各镇(街)人大主席团(工委)积极行动,因地制宜开展“代表带你游襄州”活动。

一批产业特色得到了宣传推介。双沟镇组织代表开展“美丽双沟任我行”活动,八里岔村三叶园林,四千亩春花秋色,樱花簇拥、海棠怒放、红梅高洁,榉树、枫树、槭树笔直挺拔,林海涛声,花香四溢;程河镇代表积极参与“美丽柳乡走一走”活动,感受省级非遗项目柳编之美……

一系列旅游资源被社会认可。张家集镇组织代表开展“秀美张家集欢迎你”活动,赏襄州“洱海”——官沟水库,畅游油菜花海,打卡农谷大道;龙王镇代表在“赏樱花,看桃花,访凤凰咀”活动中,到松柏坡樱花谷赏花,到五千年凤凰咀古城遗址看发掘现场和出土文物,见证中国文化的辉煌和古人的智慧之光……

“代表带你游襄州”活动,让500多名人大代表,通过300多场活动,增加乡村游10万多人,唱响了开放襄州、多彩襄州、魅力襄州、文化襄州形象。

“橙心橙意”为民办实事

结合全省“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襄州区人大常委会充分发挥82个代表联络站作用,创新开展“听听选民说说话  为民办成一件事”主题实践活动,“橙心橙意”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503件。

区人大常委会围绕《优化营商环境条例》贯彻实施情况开展执法检查和回头看,走访调查区直37个单位,13个镇41家企业,推动放管服、“证照分离”、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等改7项革,进一步优化了全区营商环境。

人大代表们牢记为民初心,一批批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得到彻底解决。66名代表先后约见了区水利局、公安局等10家单位负责人,推动区政府投入7000万元,解决了农村饮水设施、井电配套等一批民生难题。通过专题询问,促使区八中、区五中等5所学校相继投入使用,提供学位8455个,有效缓解了主城区适龄儿童入学难和义务教育阶段“大班额”问题。通过专题调研,督促区政府出台《关于加强村卫生室和乡村医生队伍建设的实施方案》。通过民生实事视察,推动湖北与河南首条省际连接线路古驿公交专线顺利开通,助力襄阳南阳一体化发展步伐,推动解决了肖湾街道潘台社区生活污水无处排放的问题,小区居住环境大幅改善。(通讯员:海晶)

责任编辑:刘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