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代表行动 >> 文章详情

远安龙凤村:赓续古老乡风 聚力“共同缔造”

来源:湖北人大网   时间:2023-02-07 16:40   [收藏] [打印] [关闭]

在远安,有一个村庄叫“古朴龙凤”。

在龙凤,有一种乡风叫“同商共议”。

现如今,有一幅画卷叫“共同缔造”。

画卷里,有一种色彩叫“人大力量”。

村头的两块古碑

谈到龙凤村近年来的发展变化,远安县人大代表、龙凤村党支部书记薛明华说:“那还得从两块古碑说起。”

薛明华说,第一块古碑叫“同议公禁”碑,是2015年时任县第十七届人大常委会主任王杰担任龙凤村“第一书记”到村里工作时发现的。

那时,远安县正大力实施“全域旅游富民”战略。王杰在调研中发现,龙凤村地处远安、当阳、夷陵三地交汇处,紧靠宜昌百里荒景区,景色优美,环境优良,民风淳朴,旅游资源得天独厚。

王杰顺势而为,积极引导村里发展乡村旅游。

他在龙凤村一组店子垭一户人家屋旁发现了那块“同议公禁”碑。古碑立于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碑文记录了族人共同商议约定禁止滥伐林木、保护山林的内容。王杰对村民们说:“我们的祖宗大事小事一起商量、一起干,我们要发扬这一优良传统。” 村民们积极响应。

王杰发现店子垭一带农户居住相对集中,许多房屋用当地青石垒砌而成,房前屋后处处是梯田,一户人家屋旁还有一口明朝古井,独具特色。他发动群众自己动手,垒砌石板路,改造土坯房,利用梯田打造云中花海,动员十多家农户办起“农家乐”,一时吸引各地游客纷至沓来。

薛明华说,第二块古碑名为“同商共议”碑,是2020年时任县第十八届人大常委会主任李宏华担任龙凤村“第一书记”时发现的。

当时,龙凤村正在全力争创“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李宏华了解到,人口不足一千人的龙凤村,竟有3位百岁寿星、11位90岁以上老人。他通过走访了解到,这些高寿老人家庭都尊老爱幼、和睦相处,邻里关系都很和谐,一些大家族如庞氏、韩氏、焦氏都有百年以上的族谱。李宏华建议村里建一个龙凤长寿馆。他进一步调研、挖掘,发现了“同商共议”碑。古碑立于光绪二年(1876年),碑文展示了乡邻友好、遇事民主协商、群策群力的文明乡风。

李宏华向村民广泛宣传古碑、族谱中的古朴民风,号召村民继承好传统、建设好家园。在村“两委”带领下,全体村民围绕优良传统共同打造了庞家湾拈花谷民宿度假区、龙凤长寿馆等景区,成功创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

薛明华的记录本

在县人大代表薛明华的公文包里,随时装着一个记录本,上面记满了他走访村民的情况。

薛明华是现任村党支部书记。他说:“我们的祖辈凡事儿都与大家伙儿同商共议,现在我们抓共同缔造,一定要重视倾听群众的心声。” 他说:“入户走访时,我更喜欢以人大代表身份与村民交谈。每一次我以代表身份与他们交谈时,他们态度更好,反映问题也更直接、更多。”

薛明华这个记录本,是2022年远安县人大常委会开展人大代表“三在三争”活动统一发放的履职记录本。他说:“我现在到群众家中走访的情况都喜欢记在这个本子上。”

翻开记录本,密密麻麻记了好几十页。“2月13日,走访一组祁某反映通户公路问题。”“2月21日,走访五组张某反映公路上落石、树枝、杂草太多,影响出行。”“2月28日,走访二组蒋某、杨某反映该组周边垃圾桶太少。”……

群众的意见、心声,加上人大代表的责任和担当,汇集、演化为乡村治理的金点子。薛明华及时把记录本上的群众意见归纳整理,反映给村“两委”及镇里。

对于收集到的全体村民普遍关心的问题意见,薛明华则在汇总整理的基础上,向县人大提出代表建议并做好督促办理工作。如在县人代会上提出《关于加快农户房屋不动产产权证办理的建议》,得到县政府及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重视并认真办理。房屋产权证办好了,心里踏实了,村民们对村里开展的拆除危旧杂圈、整治乱堆乱放等工作也主动支持。

通过认真听取和梳理村民的意见建议,薛明华带领村“两委”班子明确了研究村级发展路径,提出了“发扬古老优良民风、共同缔造美好龙凤”的发展思路,并在上级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制定了店子垭生态提升小区、麻阳河特色农旅小区、庞家湾民俗风情小区等八个乡村旅游提升工程。

随时随地的“屋场会”

“思路明确了,发展的重点确定了,关键要靠全村干部群众一起来共同缔造。”花林寺镇人大代表、村妇女委员杨小红说。

杨小红介绍说:“在实施、推进龙凤村八项工程建设过程中,我们最管用的方法、也是村民最喜欢的方式,就是随时随地召开的屋场会。工程建设涉及到农户的山林、耕地、房屋等利益,很多时候,我们把左邻右舍召集来,开一个屋场会,就解决了问题。”

“庞家湾散坟有点影响人居环境。”“是不是要全部迁移?”“我们能不能这样解决,填土后再栽竹子?”“可不可以做堡坎后再培土栽竹子?”在庞家湾的一次屋场会上,村民你一言我一语,薛明华、杨小红一一记下,与村民们共同商议,很快统一了思想,找到了散坟整治的解决办法。

“公路改扩建时,有的村民要补偿,我们就和党员、群众聚在一起开会商议。屋场会上,几名德高望重的老人劝导说,我们的老祖宗都是做事儿舍得的人,村里搞建设,建的是我们自己的家,有什么不舍得的?几句话说过,大家的思想就转变了。” 薛明华说。

通过广泛商议,村民们无偿拿出边角地、空地等,支持村里建设庞家湾至薛家坡3.5公里道路扩宽、南岭岗5公里森林步行道、薛家坡1公里桃园基地步行道等,节约项目经费近40万元。庞家湾5.6公里道路也由当初的3.5米扩宽到5米,全部刷黑升级成旅游公路,成为大山深处一道美丽风景线。

同样的方法让店子垭片区也发生了变化。薛明华、杨小红代表组织村民们共同协商,共同参与,清除陈年垃圾场17处,改厕57户,清理黑臭水沟200多米,硬化道路5公里,同时组织村民对自家门口乱搭乱建,散养鸡鸭圈进行整改清理。店子垭容貌大变样,一度冷清的农家乐今年又“火”起来,村民们对“共同缔造”活动的理解也更深、热情也更高了。(远安县人大常委会:向晓红 向娟 李挺)

责任编辑:刘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