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代表行动 >> 文章详情
兴山县人大常委会: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主体作用 打造全过程人民民主模范实践地
根据湖北省人大常委会“察民情、聚民智、惠民生”代表行动、宜昌市人大常委会“三在三争”代表活动的安排,兴山县人大常委会结合实际,按照“高站位、高标准、高质效”的工作要求,探索推进“一线三问五聚焦”代表工作模式,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主体作用,组织代表“争做依法履职的表率”,助力打造全过程人民民主模范实践地。
一、规范代表家(站)建设 打造代表依法履职平台
建好“三个平台”。“代表之家”、“代表联络站”、“代表联系点”是代表履职最重要的平台。依托党员群众服务中心,按照有临时支部、有定期活动、有平台终端、有身份公示、有述职评议的“五有”要求,高标准、规范化建设乡镇代表之家8个,代表联络站37个,代表联系点98个。今年3月,县人大常委会组织全县人大系统干部70人,赴古夫镇深渡河村考察学习代表活动阵地建设和运行情况,促进了各乡镇人大进一步规范阵地建设的效果。榛子乡人大主席团将五级人大代表分活动小组进行身份公示,并在每名代表家门口,安装了代表身份标识牌,为代表们设计代表履职手册,增强代表的责任感、使命感、荣誉感。峡口镇人大主席团通过定期开展“代表工作日”活动,组织县乡人大代表参与沪蓉高速出口人员车辆信息登记上报、双码查验、现场消杀、后勤物资保障等疫情防控工作,参与代表数达876人次,为筑牢“外防输入”防线贡献基层人大力量。南阳镇人大主席带领第三代表活动小组的代表和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前往恩施学习木本药材产业发展经验,还分批组织代表实地参观考察湖北省农业科学院中药材研究所、华中药用植物园等地,为加快推进全县药材产业发展建言献策,其中代表活动小组文武村小分队多次召集村民宣讲产业政策及全村产业规划,仅用4天时间就完成了12户农户的土地经营权回收。
办好“两个小组”。“区域性”代表小组及“专业性”代表小组是代表开展履职活动的基础平台和重要抓手。为此,县人大常委会将全县593名代表分成37个区域性代表小组,将112名有专业特长的人大代表划分为农业农村、财政经济等6个专业型代表小组,将黄粮镇、榛子乡等4个乡镇为烟叶服务的58名人大代表纳入烟叶产业链开展活动。今年6月以来,县人大常委会农工委牵头开展“抓两头 链万家 促振兴”活动,围绕烟叶产业链建设,组织代表进田头、进企业、进合作社,共指导种植面积2.5万亩,烟农722户,使烟叶种植面积同比增长21.9%。其中榛子乡人大代表以“小红单、小红书、建小红网”等形式,召开屋场院子会18场,指导烟农种植烟叶1.157万亩,为374户烟农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技术服务和各项政策宣讲。黄粮镇镇人大代表、后山村书记万张在参加“三红三抓”活动中,提出把闲置的土地流转到村委会的建议,采取村集体种烟200亩的措施,实现村集体经济增收10万元。县人大代表、公坪村书记李刚带头种烟50亩,并将经验分享给有条件有能力的农户共同发展烟叶生产,使全村烟叶上等率提升到68%,位列全县前茅。
用好“一个体系”。网络是人民群众抒发内心想法、表达现实诉求的一个主阵地,其影响和作用受到县人大常委会及代表们的高度重视。按照市人大要求,用好一个平台、三个应用终端、N个即时通讯的“1+3+N”平台体系,畅通代表线上履职通道,通过人大代表履职服务平台、“兴山人大”微信公众号、人大系统“双五”活动工作群、代表小组长微信群和QQ群等方式发送代表行动相关信息。在微信公众号、微信工作群、朋友圈转发人大业务知识,让全县代表们利用碎片化时间了解各级人大近期工作动态,推动相关工作开展。9月29日,兴山县人大在“宜昌人大”微信公众号发表了一篇《兴山:人大代表解民忧 共同缔造“平安路”》的文章,有群众留言道:该道路还有一个90度的弯道,建议再加装一个凸透镜。收到留言后,兴山人大相关工作机构迅速以代表建议方式转交县住建局办理,不到两天,住建部门就在该道路两个转弯处加装了两个凸透镜,并在网络上回复了办理结果,确保问题真解决,群众真满意。
二、实施民生实事票决 探索创新代表履职方式
在票决项目确定上发挥代表主体作用。今年初,在县人大常委会的推动下,兴山县首次由县乡两级人大代表票选民生实事,县乡人大代表票决出的72个民生实事项目,政府已投入十多亿元资金予以落实。今年4月以来,各乡镇人大以票决的方式决定民生实事项目就达62件,涉及金额八亿多元。如新建停车场、老旧小区改造、500套保障房、4个幼儿园建设等民生项目都已成为群众关注的焦点。从投票结果看,兴山县民生实事项目得票率高度集中,充分说明民生实事项目代表票决制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承载着百姓的期盼和诉求,点燃了民众参与政府决策的热情和人大代表履职尽责的积极性,切实推动了民生实事项目从“为民做主”到“由民做主”的历史性转变。在全县人大代表票决的“全县一个停车场”项目中,已于10月16日完成兴山县智慧停车系统平台与宜昌城市停车”运营平台的系统对接,顺利联网接入“全市一个停车场”应用场景,此次共接入兴山区域内停车场50个,泊位4921个,兴山车主将享受全市“无感支付”“先离后付”等智慧便捷功能。
在民生实事项目推进中发挥代表主体作用。全县所有乡镇均已出台实施票决制的工作方案、票决实施办法等配套文件,并建立了项目征集与初定、项目审议和票决、项目监督与评估、项目工作流程图等工作机制,票决制让民生实事项目不再由政府唱“独角戏”,而是通过科学民主的设计,把“党委决策、人大决定、政府执行、公众参与”的理念贯穿工作全程。6月初,榛子乡、黄粮镇已率先带领县乡人大代表开展“票决定题目、政府做作业、代表阅考卷”活动,政府分管领导及8个村纷纷“晒成绩”,人大代表集体进行“阅卷”。青龙村产业“断头”路是榛子乡与黄粮镇相连的一条重要通村、通组公路,全长2300米,这条路修通后方便了边界100余户农户出行。通过“比亮晒”项目进度,对票决事项进行专题督办,确保票决实事做实,惠及百姓,也让人大代表们对民生实事项目的实施进程有了更精准的把控,及大地调动了代表们全身心投入“人大代表在行动”和“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的积极性,营造了比学赶超的良好干事创业氛围。
在民生实事项目完成测评上发挥代表主体作用。全县各级人大代表全程参与民生实事项目各环节,形成民生实事项目监督“事前参与提议-事中监督推进-事后评估验收”的完整“闭环”。9月6日,县人大常委会主要领导带领部分县人大常委会委员、县人大代表,赴全县所有乡镇及相关县直单位和企业,对县民生实事办理情况进行视察,其中《关于做好农村电商,有效推进快递进村,为乡村振兴助力的建议》是县人大常委会今年高度重视、重点督办的项目之一,视察组实地查看昭君镇昭君村快递综合服务站,详细了解了“快递进村”民生实事项目对方便周边385户群众收发快递、销售农特产品的巨大功效,代表们对物流带动群众增收的作用给予充分肯定。9月28日,县人大常委会听取审议了《兴山县人民政府关于重大民生实事项目办理情况的报告》,其中,在县第十九届人大二次会议上确定的“十件民生实事”中,已办结7件,还有3件在年底可办结完成。会上部分县人大常委会委员、县人大代表对县政府《报告》提出了审议意见,并要求在认真总结今年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全力做好明年民生实事项目的征集谋划工作,通过让代表更加充分地发挥作用、履行职责,推动全县各项民生实事事项快速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三、注重闭会期间活动 发挥代表推进民主法治的作用
发挥代表在监督工作中的主体作用。3月25日,县人大常委会召开优化营商环境专题询问暨规范文件备案审查工作部署会议,制定了《优化营商环境专题询问工作方案》。4月1日召开专题座谈会,邀请县内企业人大代表11名“把脉问诊”营商环境,找准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存在的难点、堵点、痛点问题,了解政府部门是否存在门好进、脸好看、事难办,怠政、不作为等现象,参会企业代表直指问题,提出营商环境方面问题28条。随后,县人大常委会组织开展市场主体大走访、大调研活动,向代表以发放《法治化营商环境调查问卷》,收集意见建议73条,并形成问题清单。6月29日,县人大常委会以电视问政的形式开展优化营商环境专题询问,近300名人大代表和干部职工参加活动,8家被问政单位红了脸、出了汗,对被询问问题坦诚回答,逐一承诺解决问题的办法和办结时间。南阳镇人大主席团组织开展优化营商环境“三走到”服务活动,3个代表活动小组先后走访旅游企业、个体工商户120余家,接受政策咨询72次,帮办证件23次,提出“农家乐”改造提升建议56条,其中石门村企业反映供水配套不足的问题,镇人大代表充分发挥代表的监督职能,将企业反映的问题和建议迅速反馈给镇政府,督促和指导石门村仅用一天时间就建好了2口共370m³的水池以及1500米水管,并安排管水员常态化对水池进行维护,保障企业供水充足。水月寺镇人大主席团组织人大代表走访9家企业,针对企业因住宿条件差,留不住人才问题,镇人大代表建议调整公租房入住条件,为多家民营小企业提供职工住房,解决了住房困难。
组织代表参与党委、政府及相关部门活动。开展视察、调研、走访活动是代表在闭会期间开展履职的重要方式。县人大常委会在组织代表活动中注重抓要事议大事,聚焦工业强县、乡村振兴、高铁通达、营商环境等事关全县发展的大事要事,献计献策、强力推进,助力重大事项见成效。今年以来,县人大常委会还定期邀请了65名基层人大代表,参加县人大常委会组织的10次集中调研视察、执法检查活动,其中,县人大财政经济专业活动小组的部分人大代表于3月29日列席了县人大常委会第4次会议,参与了《兴山县2021年度国有资产管理情况报告》的审议。5月30日至31日,县人大常委会率领50多名市、县人大代表前往兴发集团宜昌猇亭园区、三峡实验室等地,集中视察调研兴发集团飞地经济及县内绿色矿山发展情况,代表们就企业在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环境保护、科技创新、可持续发展等方面提出诸多意见建议,凝聚起全体人大代表和全县人民共同支持打造“千亿兴发”的强大合力,助推“六争创、六中心”建设。高桥乡作为“巴兴归”革命老区之地,乡人大主席团紧紧围绕乡党代会提出的打造“红色高桥”、建设“红色茶旅古镇”总目标,以人大代表“六进六促”活动为载体,主动担当起红色文化继承弘扬的责任和使命,参与出版发行红色故事书稿——《高桥烽火》,创作编排反映高桥革命先烈英勇事迹的歌曲、舞蹈、诗歌、短视频,开发了12道以红色文化为主题的地方特色菜,邀请文化艺术界人士到高桥采风写真,组织乡内民间艺人学习薅草锣鼓和九子鞭等表演,目前已吸引宜昌市老区建设促进会、兴发集团等几十个单位团队前来开展党史教育活动、主题党日活动和红色文化体验活动,游客达3万余人。
让代表在地方立法联系点上发挥推动作用。昭君镇作为兴山县唯一一个宜昌市人大常委会基层立法联系点,参与宣传普法、监督执法和促进守法是全镇人大代表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昭君镇人大一方面组织代表深入人民群众,畅通民意渠道,加强立法信息员队伍建设,在全镇11个村(社区)均设置联络点,以点带面切实将“立法直通车”开到群众家门口。另一方面结合基层社会治理,充分依托基层党组织、代表联络站等平台,将联系点建成了普法宣传、法治文化、法律法规实施的基地,为社会公众全方位参与立法工作做好服务。3月8日妇女节活动上,昭君镇人大主席团组织代表宣讲《妇女权益保障法》、《婚姻法》、《反家庭暴力法》、《传染病防治法》。6月15日,组织部分人大代表到秭归县九畹溪镇学习该镇作为省人大立法联系点工作经验和做法,制定了2022年工作计划及相关制度。6月24日,组织人大代表到香溪社区浣纱广场开展禁毒宣传日暨“立法宣传”活动,并对土地管理立法、《宜昌市养犬管理条例(草案)》等一批立法项目开展意见征求工作,共收集意见、建议12条。
四、加强代表履职管理 激发代表履职活力
县乡人大上下联动,认真组织代表培训。县人大常委会结合“双五”活动安排,对县乡人大工作一体部署、一体安排、一体推动,将县人大46名干部职工、乡镇24名人大干部混编为七个小组,由7名主任分别担任组长,7名专工委室主要负责同志为副组长,出台《乡镇人大工作评价办法》《县人大常委会委室评价办法》,每月研究一次人大工作、每两个月开展一次督办、每半年开展一次比学亮晒、每年进行一次全面评价。今年年初代表培训第一讲,以“专家辅导讲”的方式邀请宜昌市人大代工委主任黎开锋围绕人大代表如何开展工作、闭会期间怎样活动、如何使用代表履职平台等10个专题,对全县人大代表代表进行了集中专题培训。随后,以“主任轮流讲”方式开办了六期“人大讲堂”、组织了六轮主题活动、进行了六轮督办推进,安排25名县乡人大干部作了活动交流发言。8个乡镇还分区域开办了第二轮培训,重点讲授履行代表职务必备的法律和专业知识,累计培训代表达1200多人次。
提高代表议案建议的提出和办理质量。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工作法,围绕全县“六争创、六中心”建设、改革发展稳定和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组织人大代表开展代表视察、专题调研,广泛征求选民的意见,认真梳理研究,提出代表建议,并按照“收集整理、分类协调、交办转办、督办回复”的闭环管理要求进行处理。在县人大常委会的统筹安排和督促下,各承办单位在意见办理过程中与代表保持密切沟通,办理完结后及时向代表回复并接受《宜昌市人大代表履职服务平台》满意度测评,特别是向群众反馈民生实事项目办理结果时,确保群众反映的问题“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今年以来,县人大常委会成员以全覆盖方式走访了8个乡镇,走访人大代表316人次、基层选民1500余名,梳理转办代表建议、批评、意见120多条。9月上旬,县人大常委会主要领导带领部分县人大常委会委员、县人大代表,赴各乡镇及相关县直单位和企业,督办第十九届人大二次会议代表重点建议,确保县人大代表提出的建议事项办实、办出成效。峡口人大主席团还先后组织了立足于筑堡工程绿色低碳场景的“守护好一江碧水 十年禁渔”“净土行动 绿肥使用”等调研活动,积极解决镇居委会排污管道修缮问题,提交了关于长江保护方面的“解决农村畜禽排泄物问题”和“推广绿肥使用”等建议案,目前全部在督办落实当中。
加强人大工作宣传,发挥代表示范带动作用。县人大常委会先后7批次抽调8名乡镇年轻干部跟班学习人大业务工作,先后在人民代表报、湖北人大、宜昌人大、荆楚网、湖北日报、三峡日报等市级以上主流媒体刊发累计宣传稿件100多条,参与编辑“兴山人大”微信公众号 45 期,编发文章79 篇。组织在兴的593名五级人大代表带头参与疫情防控、实施“筑堡工程”、开展“清违行动”,将“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做深做实。今年以来,高桥乡人大主席团积极组织引导县乡两级人大代表开展“服务分队进田头,促特色产业发展”行动,助力花椒产业通过“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发展花椒350余亩,乡人大代表第三小分队通过“观光采摘+直播带货”模式,让大山深处的农副产品“走”向全国。
兴山县人大常委会将进一步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点上下功夫,尊重代表主体地位,更好发挥代表作用,认真落实“一线工作法”,持续推进“一线三问五聚焦”代表工作模式,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效于民,努力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全链条、全方位、全覆盖,让人民群众获享更加广泛、更加真实、更加管用的民主。(兴山县人大常委会办公室 孙锐)
责任编辑:刘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