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代表行动 >> 文章详情

当好“主心骨”画出“同心圆”——孝感市各级人大代表参与共同缔造活动掠影

来源:湖北人大网   时间:2022-11-01 15:51   [收藏] [打印] [关闭]

自全省大力推进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活动以来,孝感市各级人大代表立足本职岗位,置身城乡基层社会治理一线,活跃在乡村振兴前沿,与广大群众一道参与共同缔造活动。他们共谋有建言,积极为改革发展献计出力;共建有行动,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共管有作为,把群众真实意愿和呼声反映出来、落到实处;共评有尽责,发挥好宣传员、观察员、监督员作用;共享有贡献,切实为民解难事办实事,让共建成果真正惠及群众。

党建引领自治,群众共获幸福感

全国人大代表、孝昌县王店镇副镇长、新岗村党总支书记胡五清,他扎根农村20余年,以党建引领为抓手,以产业兴旺为根基,针对农村“三留守”现状,带领村民探索“10分钟服务承诺”,提升村级治理能力,将一个贫穷落后村建设成“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村民富裕”的宜居乡村。

2017年,新岗村由高岗、齐岗、草塘3村合并后,全村有20个自然湾约4000人,村域面积变大了,“三留守”人员增多了。胡五清带领村“两委”建立新岗村家园群,向村民制发“10分钟服务承诺卡”,探索出“支部承诺——团队践诺——群众评诺——组织考诺”的工作机制。

村民人手一张服务承诺卡,日常服务、突发情况、重大变故、群体性事件和违法违纪等5项承诺,以及各种揪心事、烦心事都是服务内容。村干部和服务团队成员保持手机24小时开机,遇到村民求助,10分钟内必赶到现场帮助解决。

为了让服务承诺落到实处,团队实行首办负责制:凡现场能办好的事,必须第一时间当面解决;反映的棘手问题,首办人迅速提请村“两委”研究;村级不能解决的重大事项,村“两委”及时向上请示汇报。

在村“两委”带动下,越来越多党员群众自发加入“10分钟服务承诺”团队,这支队伍由最初10余人发展到现在50多人,村组干部、党员中心户、乡贤能人、村医、产业带头人等成为骨干力量。

“10分钟服务承诺”在全镇推广,镇党委专门出台《村“两委”履职尽责考核办法》,将其纳入重要考核指标,这项工作在基层治理中起到了良好示范作用。

党建引领乡村治理,10分钟“小半径”,圈进了百姓“大需求”,圈出了群众幸福感。

市人大代表、云梦县清明河乡大份村党支部书记王玉泉,他充分发挥代表桥梁纽带作用,带领村民组建“两约四会”(党员公约、村规民约、治村振兴促进会、红白喜事理事会、道德评议委员会、矛盾调解委员会),引导发动群众开展共同缔造活动。

“两约四会”让村民实现了自治管理。乡村振兴促进会管建设管环境,村文化广场、道路等公共区域划定党员卫生责任区,由1名党员带领3名村民负责清扫管护。红白喜事理事会对村里大操大办问题,倡导婚事新办、喜事小办、丧事简办,有效遏制了铺张浪费、虚荣攀比不良之气。道德评议委员会督促群众遵守村规民约,监督村民落实“门前四包”,开展环卫评比、最美庭院评选,每年底,获评最美庭院家庭可免交每人每年30元卫生费,村民管护环境的自觉性大大增强。矛盾调解委员会及时调处群众大小矛盾,营造和谐稳定的生活环境。

经过共同缔造,湾里的绕村河渠、洁净的道路、漂亮的“小三园”、干净的农家小院令人赏心悦目,村民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产业振兴示范,村民共走致富路

省人大代表、云梦县永佳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道桥镇福兴村党支部书记夏以良,他潜心探索农业机械化作业、规模化种植、产业化发展之道,带领村民走上致富路。

2008年,在外闯荡的他回到家乡,筹集18万元购买了1台水稻联合收割机,希望通过农业机械化作业,让村民少受种田的苦。当年获利12万元,初尝甜头后,他看准了农业机械化前景,又购买7台大型农业机械,不断扩大服务规模和范围。2010年底,他联合全镇分散经营的农机户,成立云梦县永佳农机合作社,积极推广绿色高效机械化技术。合作社由最初单纯提供收割作业,到提供耕种、收割、机播、机防等全方位服务,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大幅提升。目前,合作社有农机100台套,年作业15万亩,是省级农机示范合作社。种田综合效益提升,极大提高了村民参与土地流转和代耕代种的积极性,田地抛荒问题迎刃而解。

夏以良先后投入125万元,把合作社建成全县最大的农机培训维修中心,培训对象和维修服务范围辐射云梦、汉川、应城3个县市5个乡镇,发展了“互联网+农机”“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等服务新模式和新业态。

共星村是道桥镇重点贫困村,村“两委”流转50亩土地,建设100个蔬菜大棚,打算实施产业扶贫项目。他们希望夏以良能发挥自身优势,领办这个项目。夏以良欣然接受,带着贫困户干起来。2019年底,他以村产业扶贫基地为依托,成立云梦县良绿蔬菜种植合作社,带动周边近500个农户进行规模化种植,并对接电商平台实现农产品线上销售。通过产业扶贫,村集体年增收5万元,合作社的贫困户、村民年增收1万余元。

去年,针对道桥镇蔬菜产销脱节的突出问题,夏以良努力争取政策和资金支持,在镇上建成了全县最大冷链物流公司——时锦鲜冷链物流公司。现在,公司每天有60多名农民工从事蔬菜清洗、分切、包装等工作,每个农民工每年可从公司获得报酬近3万元。公司与武汉大米先生、海底捞等连锁餐饮公司深度合作,通过冷藏调峰上市,冷链远程配送,帮村民有效解决了蔬菜外销难题。

市人大代表、安陆市烟店镇胜利村党支部书记黄学忠,任村支书20年,是全镇年龄最大的村支书,他始终满怀激情,紧紧与群众融在一起、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千方百计发展村级产业带领村民致富。

借助全市打造“一村一品”东风,他积极与罗氏沼虾养殖公司联系,引进专业化养殖合作社,在村里建成230亩罗氏虾养殖基地。合作社采取订单式养殖,通过提供虾苗、技术指导、回购成虾带动周边农户参与养殖。

合作社还将联合武汉合马网络公司,把村养殖基地打造成湖北首个罗氏沼虾“合马村”水产品品牌,推动沼虾养殖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实现水产品全产业链发展,带动村民持续增收致富。

大力整治环境,百姓共享家园美

范家淌口袋公园

孝南区车站街车站社区党委书记范双桥是连任多届的市人大代表,他立足岗位,调动各方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把车站社区这个脏乱差片区改造成绿色生态宜居区。

社区金北路原来是条断头路,坑坑洼洼,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脚泥;居民房前屋后私搭乱建,随意堆放杂物,见缝插针挖菜园;各种线网盘根错节,公共道路和区域被占用,消防通道形同虚设……

范双桥抢抓平安示范路建设机遇,积极争取政策资金支持,在金北路沿线“三无小区”环境整治中,他提出“拆违建、清路障、补短板、美容颜、添亮点”五点措施,发动居民共同参与,不到一个月时间便拆违34处、面积3000余平米。经过大刀阔斧改造,金北路脱胎换骨,硬化刷黑的路面显得干净、平坦、宽敞,道路西边的口袋公园——范家淌公园里绿树红花,各种休闲设施井然有序。

随后,他又组织专班对社区道路、街巷、下水和绿化带进行修复改造,在“五点”措施推动下,社区每条道路变得平整、敞亮、干净,每个小区实现硬化、绿化、亮化,整个社区旧貌换了新颜。

青山村知青点

市人大代表、孝昌县周巷镇青山村党总支书记张国勇,他充分尊重群众首创精神,发挥人民主体作用,因地制宜,精准施策,带领村民把知青点改造成知青民宿、知青文化馆,推动青山村走农文旅融合特色发展之路。

他把村干部、驻村工作队、设计施工单位和村民组织起来,召开10余场屋场院子会,共谋知青点规划设计方案。“咱们这儿知青文化底子深,搞改造不能丢了这个特色。”“共同缔造面子里子都得要,外环道路刷黑了,湾内路面也应该一并改造。”“好环境需要大家共同维护,建议开展卫生和人居环境评比。”……

村民围绕产业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产业融合发展、人居环境整治、村史文化挖掘等问题,提出的建议都被纳入项目建设清单,选试点、定项目、拿方案都是群众说了算。

屋场院子会

第二场屋场院子会上,他组织村民选举老党员、老模范、热心村民成立知青点共同缔造理事会,发挥理事会示范作用。在拆违除旧过程中,会长刘理华率先拆掉自家鸡舍和猪圈,为知青民宿样板间建设让路。理事会成员李汉民在拆除自家闲置房时,一遍遍劝说村民。有了“明白人”带头,村民纷纷无偿拆除闲置房。

村委会引进孝昌县梦里花园联合社,采取“村企共建”模式,引导村民共建美好家园。知青点外立面改造统一实行“以奖代补”,施工队负责施工,农户按比例出资、投工投劳,先建后补。项目开工以来,村里空闲劳动力大都参与进来。理事会成员刘理华、李汉民等充分发挥带头作用,无偿参与各项施工作业,为施工队提供饮用水,大部分村民按低于市场价的费用参与施工,各项建设正紧锣密鼓推进。

这是孝感市各级人大代表参与共同缔造活动的一个缩影。在全市广大农村、社区,活跃着无数人大代表忙碌的身影,正是有了他们的激情投入,才有了全市城乡环境的极大改善,他们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当好群众的“主心骨,”与大家一道,画出美好幸福生活最大“同心圆”,朝着城乡现代化目标奋勇前进。(通讯员:宋红波、张莎)

责任编辑:刘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