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代表行动 >> 文章详情
襄阳:搭建民意表达平台 “共同缔造”幸福生活
“东巩农贸市场改扩建”“镇区沿河步行道的延伸与改造”“东巩汽车站项目建设……”在南漳县东巩镇,3个民生实事建设项目相继落地。
项目从哪里来?这得益于东巩镇人大主席团指导镇区人大代表联络站,通过微信群发、挂标语横幅、发放调查问卷、接待选民等形式,广泛收集社情民意,凝聚群众智慧和力量。在该镇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64名人大代表通过集体审议,对候选的5个民生实事项目进行了票决,经过投票表决,3件由群众提议的民生实事被确定下来。2022年7月,建筑面积达700平方米,配有1间办公室、8间独立门面商铺的东巩农贸市场正式建成投入使用。新农贸市场宽敞明亮、干净卫生,成为全镇居民日常生活消费的重要场所。
众人的事由众人商量,这是代表联络站推动基层民事民提、民事民议、民事民决在襄阳的生动体现。如今,代表联络站已经成为全市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引导群众、服务群众,助推共同缔造工作落地见效的重要平台和载体。
“站”在家门口,联系群众零距离
基层人大代表联络站是完善民主民意表达的重要平台和有效载体,在听取和吸纳民意,引导群众共建共治共享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襄阳市各级人大按照“合理布局、方便群众”的要求,坚持因地制宜、立足实际,把代表联络站设在交通便利、地点居中、人员密集的地方,真正把代表联络站建在了群众的家门口,让人大代表能“零距离”倾听到来自基层群众的声音。为充分发挥联络站的作用,各级人大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确保代表进站常态化、联系选民制度化,各联络站每月固定接待时间、明确接待人大代表姓名、联系方式等,要求人大代表轮流进站接待群众,做好群众意见建议的收集并及时转交相关部门研究办理,推动问题解决。各地还运用互联网思维、数字化手段,打造“实体+网上+掌上”代表工作新格局,积极通过微信、短信等途径,实现代表联系选民24小时不打烊、“一对一”实时互动。
紧盯群众“身边事” 架起群众“连心桥”
“共同缔造”,实质在于找准群众真实需求,从群众身边的小事、关注的难事、想办的实事入手,直击群众关注的痛点,寻求“最大公约数”。襄阳市各级人大通过用好代表联络站,积极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履职活动,把经济社会发展和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社会普遍关注问题的解决作为代表履职的立足点和出发点,及时听取群众呼声和诉求,促进矛盾纠纷化解,有力推动了道路建设、农村环境整治、饮水工程、文明城市创建等民生问题的解决。枣阳市琚湾镇车站人大代表联络站在组织人大代表接待选民时,了解到祝冲村枣阳市百李苑种植专业合作社李子交易场地在旺季根本不能满足需要的问题后,多次深入实地了解情况,广泛听取村民、社员意见,通过民主协商,并取得镇政府的支持,最终协调资金50多万元,帮助合作社新建李子交易场地3000㎡,解决了一直缠绕果农心中的老大难问题。谷城县五山镇人大代表联络站组织代表针对小星店村建设猪场欠薪问题,主动联系公安、人社等部门,深入现场调研,了解欠薪原因,寻求解决对策,为该村十余名村民解决拖欠的6万多元工资。樊城区定中门街道人大代表联络站每周组织教育、法律、心理等专业领域的人大代表,为家长和青少年提供专题讲座、教学辅导等志愿服务,帮助家长与青少年群体拥有健康积极的心理状态。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遍布全市的人大代表联络站广泛收集群众意见建议,主动作为,了解群众所需、所盼、所想,及时反馈、随时跟进,用心用情做好一桩桩为民服务的小事,群众的幸福感提升了,代表与群众的心贴得更紧了。据统计,今年以来,全市五级人大代表进站活动8664人次,收集2751多条意见建议,办理落实2124件。
群众来唱戏,百姓的事大家议
调动群众参与共同缔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真正变“要我干”为“我要干”、变“我干你看”为“一起干”。人大代表在广泛密切联系群众方面拥有着天然的优势,代表联络站则成为了群众参与共同缔造的大舞台。
老河口市光化街道小东门社区二粮所是典型的老旧三无小区,经历几十年风雨,落下了“一身毛病”,居民苦不堪言。光化街道第一代表小组在开展视察活动中了解到这一情况后,第一时间入户收集民意,多次组织选民在小东门代表联络站开展面对面交流,挨家挨户做思想工作,联系社区居民召开三无小区改造会议,推动拆除36间违建房约500㎡、围墙约35米、建设排水污分流管道约800米、新设2个化粪池和1个沉淀池、硬化路面约3700㎡、改造停车场500㎡,极大改善了小区居住环境,昔日“三无”小区从“里子”到“面子”都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襄州区肖湾街道人大工委在代表联络站所在的腾飞社区推出“腾飞夜话”,谷城县石花镇创办了“海棠树下,代表与您拉拉家常话”。这一个个代表联络站通过引导群众“主意大家拿、办法大家想、事情大家做”,共创幸福生活,共享共创成果,将群众参与基层治理,共创美好生活的愿景深度融合,相得益彰。
据了解,按照“阵地建设标准化、机制建设规范化、代表活动常态化”的要求,襄阳市已建成人大代表联络站500个并有效运行。全市9000多名五级人大代表全部编组进站开展工作,实现了联络站服务群众的范围全覆盖、各级代表进站全覆盖。下一步,襄阳市各级人大将建好用好代表联络站,聚焦全市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问题,积极发挥代表联络站的桥梁纽带作用,为推动共同缔造工作在襄阳走深做实贡献人大智慧和力量。(通讯员:苏飞、张华、李晓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