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代表行动 >> 文章详情
远安县茅坪场镇:代表小组聚力量 产业链上做文章
远安县茅坪场镇人大围绕“代表小组建功产业链”主题开展代表小组活动,助力乡村振兴,取得良好效果。镇人大主席团立足实际,将80多名市、县、镇人大代表划分为7个代表小组,精心组织活动,人大代表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引导建链
晓秦、龙河、晓坪三村地处远安东部的漳河流域。漳河是长江中游北岸一级支流沮漳河的东支,岸边村民世代以渔为生。漳河流经晓秦村达10多公里,该村以渔为主业的就达120多人,高峰时捕鱼船达28条、划子38只。
2018年国家实施“长江大保护”战略,漳河沿线全面禁捕,晓秦村一百多渔民及龙河、晓坪村部分村民生产生活受到影响。
如何解决禁渔后村民产业发展问题?镇、村都在不断探索。当地森林覆盖率近九成,生态环境好,乌桕、拐枣、刺楸、盐肤木等植被繁茂,蜜粉资源丰富,许多村民有养蜂采蜜的传统。镇、村顺势而为,把引导渔民转型发展养蜂业作为一件大事。
王朝忠是镇人大第一代表小组组长,也是晓秦村支部书记。这个代表小组包括以上三个村12名人大代表。
代表小组把引导转型、“禁渔酿蜜”确定为活动重点。王朝忠一方面组织代表向群众广泛宣传“长江大保护”政策法规,一方面带头发展养蜂业引导示范。小组成员人人养蜂示范,每人联系几户蜂农鼓励发展。王朝忠又邀请全县有名的“蜂业大王”刘道新、胡仁龙等对蜂农进行技术培训,组织到五峰等地参观学习,同时向上争取产业薄弱村扶持资金80万元用于鼓励、扶持村民发展。
组织养蜂培训
住在漳河边的王庆章,以前靠打鱼每年收入约5万元,在王朝忠帮助下,现在养蜂稳保3万元,腾出时间打零工,加上村安排的护渔员岗位,年收入超过过去。村民杨章才以前打鱼、种香菇,今年专心养蜂80箱,可产蜜1000斤。村民郑学虎养蜂17箱,越冬死得只剩1箱,一是联系他的王建中代表手把手给予技术指导,转发网络教程鼓励他学习研究。现在他已经能够自己培育蜂王,并通过卖蜂王提高了收入。
在代表们帮助下,晓秦村村民今年养蜂达1800箱,保守预计产蜜18000斤、总收入可达100万元以上。
为了促进养蜂业集群发展,代表小组集思广益,向镇政府提出扶持养蜂专业合作社的建议。镇人大代表、农业综合技术服中心主任徐爱玉热心组织,帮助晓秦村成立花千朵蜜蜂养殖专业合作社,目前正筹建加工厂房、产品营销中心和网络直播间。建成后,村民将会享受产业增值带来的更大红利。
在代表小组成员何军学等协调服务下,龙河村引进华农在读博士生赵家路一线创业,成立远安县甜蜜谷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该公司新建了加工厂房,正在安装调试蜂蜜加工设备。项目投产后,可通过信息平台技术,生产出针对最高端市场的全程可追溯蜂产品。
助力强链
食用菌是茅坪场镇传统支柱产业,该镇2010年曾荣获“中国春栽香菇之乡”称号。近几年,受市场、气候、技术等因素影响,一度面临种植规模持续萎缩的困境。
如何稳固发展这一传统支柱产业?镇人大第四代表小组把着力点放在助力该产业强链补链上。
代表小组在代表构成上,除食用菌产业领军人、重点村的代表外,把镇党委的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也安排其中。
今年,代表小组组长、市人大代表、宜昌大自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周华雄牵头组织代表们多次开展视察、调研活动,收集群众意见建议。在此基础上,向县、镇人大、政府提出了加强技术创新,抱团合作,走工厂化、基地化、集约化发展之路等多项建议。
周华雄吸纳代表们的建议,率先在大自然公司投资2000多万元,引进食用菌罐头加工出口、即食食品两条生产线。
周华雄代表察看香菇罐头生产线
走进该公司生产车间,可以看到今年6月投产的食用菌罐头加工出口生产线上,香菇通过清洗、切块、烘干、杀菌、注水、装罐等一系列工序进行加工,排列整齐的真空包装罐头正准备用8个集装箱出口销往阿联酋、沙特等中东国家。
“食用菌罐头订单火爆,供不应求,预计到12月底,可实现产值7000余万元。这个数字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代表们提的建议打开了我的思路,上这条生产线,路子走对了!”周华雄感慨地说。
在另一车间,恒温养菌设施刚完成改造升级。香菇全过程生长期的温度、湿度、通风均可实现自动化控制。这一技术推广后,可有效克服气候对香菇种植的影响,还能提升鲜菇品质。目前,该公司正在尝试与镇内其他12个生产基地联合,共建更大规模的恒温养菌设施,以抵御今夏这种连续高温天气风险。
“这条生产线可以将过去被视作废弃物的菌棒制成农作物有机肥,以180元/吨的价格从菇农手里回购,每年可消耗菌棒5000余吨。”在有机肥车间,周华雄说,“这些创新举措都与小组代表们提的建议给我的启发有关。”
聚力延链
银子、花台、两河三个村地形地貌相似,同属沮(河)东丘陵,山林植被丰富,野生中药材品种多。许多村民常年钻山林挖药材卖给贩子也赚不了几个辛苦钱,药用八月瓜每斤才卖0.60元。
2019年,银子村引进市场主体在村里种植八月瓜150亩,几年下来,药材生长已进入盛果期。
代表察看切片八月瓜
镇人大第七代表小组围绕中药材产业延链提档做文章。组长张平是县人大代表,也是银子村支部书记、主任。她组织代表们召开展代表活动时,重点考察八月瓜种植基地,调研附近多个村村民采挖野生中药材情况及中药材收购市场行情,先后提出自办中药材加工厂、提升产品附加值等多条建议。
银子村顺势而为,筹集资金40万元建成中药材加工厂,并对接国药集团,成立意涵药业有限公司,加工种植基地八月瓜,以订单方式收购村民采挖的野生中药材。
中药材加工厂建成投产后形势喜人,目前八月瓜收购价已上涨到每斤1元。今年,种植基地八月瓜产量可达10万斤,经切片加工后,与以前卖给贩子比,多增收4万元。同时,加工厂还大量收购村民采挖的百部根、苦木、清风藤等20多种野生中药材,帮助农民增收。带动了银子、花台、两河、福河、八角等村村民增收致富。
据了解,茅坪场镇各个人大代表小组还围绕猕猴桃、新能源、红色旅游、瓦仓米等产业,听民情、汇民智、聚民力、惠民生,为推动产业振兴不断注入新活力。
远安县人大常委会主任温志刚深有感触地说:“群众对致富的愿望最强烈、最集中。茅坪场镇人大的实践说明,聚焦产业领域开展小组活动,进行更多沟通、交流,让代表的履职重点更明、热情更高、能力更强、效果更好。”(远安县人大常委会 向晓红 易学勤 丁易)
责任编辑:刘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