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代表行动 >> 文章详情

枣阳市人大常委会:创建工作机制 力促“代表行动”走深走实

来源:湖北人大网   时间:2022-06-24 16:10   [收藏] [打印] [关闭]

近期,枣阳市人大常委会为更好地贯彻落实省委“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暧民心”实践活动部署,按照省、襄阳市人大“察民情、聚民智、惠民生”代表行动工作要求,结合工作实际,积极创建、推进“三联五进一报告”工作机制,持续发力,久久为功,不断促进代表行动走深走实。

建机制,用好“指挥棒”

建立“三联五进一报告”工作机制,目的就是以一种制度手段、管理方式、活动推手,引导、监督、促进代表主题实践活动更好、更充分、更有效地落实落地、深入开展,并达到应有的效果。具体是:

建立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联系代表、市人大机关专(工)委室对口联系代表、代表联系选民“三联”工作机制。

开展代表进联络站(或联络点)、进村组、进农户、进企业、进机关“五进”活动。

落实代表向原选区选民或者原选举单位报告履职情况“一报告”制度。

明职责,细化“任务书”

在联系代表群众方面,通过建立QQ群、微信群、接待选民日、调研座谈、视察检查、走访联系等方式,做实“三联”工作。

在组成人员联系代表上:年初,人事代工委根据《枣阳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联系代表办法》的规定,按照常委会主任、副主任每人联系5名代表、每位委员联系3名代表的要求,提出常委会组成人员联系代表方案,由常委会会议审议决定。年中,常委会组成人员按要求每人至少走访联系代表两次,督促代表依法履职尽责,征求代表对人大、“一府一委两院”工作的意见建议,协调解决代表履职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年底,每人填写《枣阳市第九届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联系代表活动清单》,由人事代工委汇总后向主任会议报告。

在专(工)委室联系代表上:每年,每个专(工)委室结合调研、视察、检查等内容,每次活动至少邀请3名对口专业代表参加,专门听取专业代表对所调研、视察、检查工作的意见建议,加强与专业代表的工作联系,发挥专业代表的知识优势,提高议题审议水平,提升专(工)委室工作质量。

在代表联系选民上:年初,镇办区人大为每名代表合理确定10名选民,作为代表联系对象,由代表与选民结成联系帮扶对子。年中,代表采取敲门入户、走访联系、微信沟通等方式,倾听选民呼声,反映选民需求,督促解决选民所愿,积极发挥代表在党委、政府与人民群众联系中的“连心桥”作用。

在了解社情民意方面,在代表行动中,每个代表活动小组通过采取“五进”形式,广范围、多途径、宽渠道地收集社情民意。即代表进联络站(或联络点),了解并听取选民和群众反映的意见和建议;代表进村组,了解农村基层社会治理和经济发展情况;代表进农户,与群众面对面交流,了解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代表进企业,了解市场经营主体的所思所想所盼;代表进机关,了解职能部门为群众办好事实事、为企业服务解难题情况,广泛收集并反映群众和企业的急难愁盼之事,更好地察民情、聚民智、惠民生。

在监督代表履职方面,每年年底,由镇办区人大牵头,以代表小组为单位组织开展代表述职活动。每名代表通过口头或书面述职的方式,向选民或选举单位报告出席人代会、提议案建议、参加代表小组活动尤其是代表主题实践活动、走访联系群众、学习培训、遵纪守法等情况,自觉接受选民监督和履职评议。

多举措,确保“见成效”

以上率下。通过常委会组成人员、专(工)委室负责同志、领导干部身份代表带头参加代表行动,以上率下,做示范当表率,积极营造全民知晓支持、代表全员参与代表行动的浓厚社会氛围。

上下联动。通过市镇人大上下联动,工委专委广泛参与,按照省、襄阳市人大代表行动工作要求,以“三联五进一报告”为抓手,聚焦乡村振兴和优化营商环境开展代表行动,充分发挥专业代表的知识特长、基层代表的联系优势,齐心协力地推进代表行动落实落地。

服务保障。通过加强代表素质培训,提升代表履职能力,保障代表活动经费,支持代表依法履职,促进代表行动深入开展,取得实实在在效果。(枣阳市人大常委会人事代工委 熊义勇 张晓 李赢)

责任编辑:刘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