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代表行动 >> 文章详情
丹江口市:“一二三四”工作法推动“聚力支点建设·代表行动”走深走实
自省人大常委会下发《关于开展“聚力支点建设•代表行动”工作方案》以来,丹江口市人大常委会坚持党委“点题”、人大“领题”、代表“破题”,积极发动全市各级人大代表紧扣主题,按照“一二三四”工作思路,高标准启动“聚力支点建设•推动产业升级”代表行动,在推动产业升级、优化营商环境、提升守水护水成效等方面亮身份、树形象、作表率,以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新成效为服务全省支点建设唱响人大主旋律、增添人大正能量。
聚焦“一个主题”,为高质量发展凝心聚力。以“聚力支点建设•推动产业升级”为主题,围绕“一主三优”产业发展,组织代表开展“六访六促”活动,突出“小切口、有亮点、高标准”目标,组织代表开展访农业经营主体、促农业增产增收增效;访工业龙头企业、促产业转型升级;访新兴产业企业、促集聚发展壮大;访文旅项目实施、促全域旅游发展;访营商环境优化、促发展动能提升;访守水护水成效、促生态持续改善等活动,丰富人大代表活动的形式和内容,努力为推动支点建设聚合力、添动力。
立足“两个层面”,全面提升代表履职能力。贯彻省市“新春第一会”精神,统一思想行动,强化“五种意识”,提高政治站位、提高工作标准、提高落实能力。扎实开展“干部素质提升年”活动,全力以赴推动人大工作向服务加快建成支点聚焦发力。一是开展学习培训。通过邀请专家学者对常委会组成人员、市人大代表进行履职培训,学习与履职相关的法律法规及国家方针政策,不断提升代表的政治素质、法律素养和履职水平。二是加强履职管理。建立月例会制度、活动通报制度、宣传工作制度。按照“以块为主、条块结合、联动推进”的原则,每月跟踪活动推进情况,每季度开展一次督导;积极开展优秀人大代表、代表议案建议等评选活动,持续激发广大代表的荣誉感和“我为百姓代言”的责任感,为接续谱写湖北现代化建设新篇章贡献人大代表力量。
突出“三个方式”,不断深化工作载体建设。坚持以代表小组为基本单元,以各级人大代表为主体,实行地域代表小组和专业领域代表小组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活动。一是组织开展代表小组活动。按照“集中—分散—再集中”方式,依托代表履职阵地,组织代表深入基层、深入一线、深入现场广泛开展支点建设宣讲、集中视察,了解掌握工作进展情况,提出意见建议,监督推动支点建设各项政策措施落地见效。二是组织专业代表小组活动。市人大常委会生态环保、农业产业、财政经济等7个专业代表小组立足专业特长,结合专工委年度工作计划,聚焦加快建成支点的各大领域、重点工作和难点问题深入调研,找准问题不足,提出意见建议和务实举措,发挥好“关键少数”和领军代表的标杆作用。三是探索代表跨选区开展活动。以“农业、工业、文旅”三大产业链为抓手,由市人大常委会领导牵头,相关专工委具体负责,精选调研课题,组织该领域专业代表小组代表、涉及产业链的镇人大代表,跨选区和原选举单位开展视察调研活动,增强代表行动集成作用和整体实效。
推进“四个一批”,努力提升代表活动实效。一是指导镇级人大组织开展专题调研、执法检查、建议督办、联系群众、代表大讲堂等“一批”高质量活动;二是努力形成“一批”质量较高、可行性较强的调研成果,为党委政府决策提供参考;三是完善常委会组成人员联系人大代表及原选区群众、人大代表联系监督民生实事项目等“一批”常态化工作机制;四是推动解决“一批”企业、群众热切希望解决的“急难愁盼”问题,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戴隆浩)
责任编辑:李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