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代表行动 >> 文章详情
武汉市武昌区人大:“四直”工作法问需解难 助力生命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
“目前我院缺乏有效的产学研合作渠道,临床发明人在选择合适的企业或机构进行中试及后续商业化生产时,缺乏系统化的对接平台和渠道,导致科研成果难以高效转化。”
“您提的问题非常好,这也是当前生命健康成果转化方面普遍存在的问题。区经科局、区卫健局和相关部门将加强信息互通共享,及时为科研项目参与人和成果持有人提供转化所需的相关市场、政策及其他配套信息服务。做好供需有效对接,推进揭榜挂帅、定向委托研发等制度。积极搭建应用场景,为各项成果的落地应用,打造切合实际的应用场景,推动成果不断完善、转化效率不断优化。”
“我院科技人才创办企业面临临床试验资金短缺的问题,希望能得到政府的帮助。”
“首义科创投集团将坚持立足投早、投小、投硬科技的理念,全面深入分析研判医疗卫生科研项目,充分考虑成果的市场前景,积极调动自有基金和省属基金,加大对中南医院在内的辖区各医疗机构的科研创新研发投入,抢占成果转化前端市场。”
……
2025年3月19日,武昌区人大组织省、市、区三级人大代表开展生命健康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暨“聚焦支点•代表三进”武汉大学中南医院专场活动。调研组实地视察武汉大学医学科学研究中心,中南医院相关负责人介绍医院发展情况及医院专家人才在创办企业、推进成果转化方面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武昌区政府相关负责人就医院提出的问题现场回应,并承诺将定期主动联络、24小时随呼随到,为医院和企业当好贴身“店小二”。
省人大代表、武汉大学基础医学院教授平洁,市人大代表、市武昌医院院长李相友和部分区人大代表、医院代表、企业代表围绕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打造区域协同创新联合体、构建梯度化金融支撑等方面提出意见建议,积极为武昌生命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献计献策。武汉大学中南医院负责人表示,武昌区人大组织人大代表和职能部门到医院来面对面交流研讨,帮助医院开展成果转化和专家人才自主创业解决了大麻烦,提出了很多好建议。医院的信心更足了,对下一步将生命健康科技成果转化落地为企业、产业更有底气了。
据悉,武昌区人大坚持围绕中心大局,强化支点意识,坚持直及企业、直面问题、直通政府、直抵民心“四直”工作理念,充分发挥代表主体作用,坚持在一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断推动生命健康产业取得新突破,为武昌区在“支点建设”和“转型升级”中体现更大担当、展现更大作为贡献人大力量。
强化执法检查 夯实产业法治保障
武昌区人大坚持“法治护航发展”理念,积极推动生命健康产业相关政策的贯彻与落实。针对产业发展的痛点、堵点,结合区域实际,组织开展《武汉市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等法规的执法检查、《武汉市托育服务促进条例》等法规草案的立法征询和影响群众健康突出问题“323”攻坚行动等专项工作落实情况检查,确保政策法规在辖区有效落地,为生命健康产业发展营造规范有序的法治环境。
深化监督问效破解产业发展难题
以“监督促落实、监督提质效”为导向,武昌区人大连续三年将生命健康产业发展纳入年度重点监督议题。通过听取专项工作报告、议案督办、调研检查等多种方式,对生命健康产业扶持政策、特色街区打造、企业招引培育、成果转化等重点工作进行跟踪监督。针对企业反映的审批流程、人才引进等问题,推动相关部门建立“保姆式”服务机制。至2024年底,武昌区实有各类生命健康企业4000余家,其中规上企业121家,全年营收总计达到172.3亿元。人大监督的“问题清单”转化为政府行动的“成效清单”,助力生命健康产业生态持续优化。
贯彻“四直”理念发挥代表专业优势
武昌区人大坚持以“直及企业、直面问题、直通政府、直抵民心”的“四直”工作理念组织开展代表活动,依托代表联络站和“代表进企业”活动,组织人大代表深入生命健康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走访调研。近三年来,累计组织生命健康产业发展相关调研活动二十余次,收集意见建议150余条,形成《关于打造“环省人民医院-市三医院”大健康产业特色街区的几点思考》《关于发挥农科院油料所引领作用,打造中国健康油谷的建议》等深度调研报告,为区委、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同时,鼓励行业代表发挥专业优势,由省人民医院副院长耿庆、湖北人福医药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张红杰等武昌区人大代表担任产业链“舵主”牵头组建产业联盟,推动知名医院、龙头企业与中小微企业协同创新,带动区域生命健康产业链竞争力整体提升。
武昌区人大负责人表示,区人大将继续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四直”工作理念,以创新为引擎、以民生为底色,充分发挥代表主体作用,以更实举措、更大力度推动生命健康产业提质增效,为绘就“健康中国”的基层画卷贡献人大力量,不断谱写全过程人民民主武昌实践新篇章。(周颖华、魏坤)
责任编辑:李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