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代表行动 >> 文章详情
巴东县:建好基层立法联系点 “百姓”声音直通立法机关
4月9日,巴东县野三关镇人大主席团组织辖区人大代表到代表小组和基层立法联系点开展代表行动,活动中代表们围绕支点建设和立法工作建言献策。这是巴东县将“代表之家+人大代表联络站+基层立法联系点”深度融合的一个缩影。
据了解,2024年巴东县野三关镇再度被恩施州人大常委会确定为基层立法联系点,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该基层立法联系点非常注重意见内容的典型性和来源的多元性,构建起一套“线上+线下”联动的基层立法联系点工作模式,搭建了“166N”工作网络,即依托代表之家设立1个立法联系点、向下延伸增设6个立法联络站、6个活动室,由联络员、人大代表、基层群众等组成“N”名立法信息采集队伍。通过多种渠道广泛收集民意,包括集中调研、入户走访、召开座谈会、“码上提”以及设置意见箱等,从社会“神经末梢”收集立法“金点子”。
该基层立法联系点通过“‘四个三’工作法”推动立法工作高质量发展。“三个到位”筑牢工作基础。党委支持到位,野三关镇党委、开发区工委高度重视基层立法联系点工作,选优配强了组成人员;代表分组到位,野三关镇人大将辖区州、县、镇三级人大代表按照领域和地域组成代表小组,更好地把执行代表职务和做好代表本职工作结合起来,提出有针对性的意见建议,为代表们有序参与立法工作提供了坚实的组织保障;阵地建设到位,坚持“六有”原则(即有固定场所、有醒目标识、有代表信息、有健全制度、有活动计划、有台账资料)建好立法联系点,为代表们提供了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条件,使代表能够更好地履行职责。“三个围绕”聚焦工作重心。围绕科学立法,强化专业支撑,建立并充分利用顾问及专家咨询库;围绕民主立法,积极搭建多元参与平台。采用访谈、调查问卷、信息员下沉一线等多种方式相结合,广泛征求公众意见,让更多的群众能够参与到立法过程中来,充分体现人民当家作主。围绕依法立法,开展广泛监督,通过设立意见箱、开通举报热线等方式,收集民众对依法立法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保障立法工作始终在法治的轨道上稳步推进。“三个严格”规范工作流程。野三关镇人大通过严格执行制度、严格活动程序、严格资料整理,为联系点工作提供了一把精准的“尺子”,在开展立法征求意见及开展代表闭会期间的活动,都严格按照规定的流程进行,确保每一个环节都有章可循、有据可依。“三个注重”激发代表活力。注重代表培训,织代表参加履职培训、结合上级人大立法项目进行法律知识培训、考察走访活动,让代表不断提高法律素养和业务能力,充分发挥好代表作用;注重建议办理,建立了一套从建议收集、分类、交办到跟踪反馈的完整办理机制,确保代表们的建议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和落实,并在建议办理过程中广泛收集民情民意;注重外宣工作,通过各种渠道宣传立法联系点的工作情况和立法成果。
2021年以来,该立法联系点开展普法宣传“六进”活动21场次,内容涉及普及法律知识、维护公民权益等,制作了宪法、民法典等法律法规的宣传展牌20多块,发放殡葬改革、反电诈等宣传单1.5万余份。一场场普法宣传深入人心,扩大了法治宣传覆盖面,将“法治种子”播撒在基层的每一个角落, 让群众更好地尊法学法用法守法。
近年来,在《湖北省养老服务条例》《湖北省电梯使用安全条例(草案)》《湖北省英雄烈士保护条例(草案)》《恩施州人大及其常委会立法条例》《恩施州乡村民宿发展条例》等法律法规草案的意见征集过程中,共收集到30多条意见,提交5份调研报告,让群众“只言片语”的法律需求变成代表“法言法语”的立法建议。
“基层立法联系点直接收集群众对法律草案的意见,宛如一座沟通的桥梁,一头连接着立法机关,一头系着基层群众。县人大常委会将进一步加强野三镇基层立法联系点的建设,不断拓展公众有序参与立法的途径,让立法这件专业事变成群众熟悉的身边事,真正使民主立法做到‘全链接、全方位、全覆盖’,达到‘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目的。”县人大常委会主任贾继建说。(田玉峰)
责任编辑:李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