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代表行动 >> 文章详情

聚焦成果转化 彰显代表作为——竹溪县代表行动助力产业升级

来源:湖北人大网   时间:2025-08-08 16:01   [收藏] [打印] [关闭]

竹溪县在开展“聚力支点建设·推动产业升级”代表行动中,始终坚持问题导向、效果导向,将代表履职的着力点放在推动问题解决和成果转化上。紧紧围绕“落实‘五个一批’”,努力把代表行动中形成的调研成果、收集的意见建议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发展成效和民生福祉。

一、把调研成果转化为决策,形成一批高质量调研报告

充分发挥6个专业代表小组的优势,聚焦文旅融合、人口与高质量发展、数字经济赋能等重点难点问题,深入一线摸实情、找症结、提对策。例如:文旅融合调研组走访了全县主要景区和文旅企业,形成的报告精准指出了营销短板、业态单一等问题,提出的“区域联动、精品打造”建议被县委采纳,直接促成了鄂渝陕文旅线路联链的加速推进。农业农村组围绕林下经济可持续发展深入调研,报告提出的规范用地、加强技术支撑等建议,为后续出台林下经济专项政策提供了重要参考。行动以来,各专业小组共形成《关于推动全县文旅深度融合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等8份专题报告。这些报告数据详实、建议可行,得到了县委主要领导的高度重视和批示。目前,5份报告已由县政府专题研究并分解落实;3份报告提交竹溪县人大常委会审议,正转化为具体工作部署。调研真正成为了服务决策的“源头活水”。

二、把代表力量注入一线,推动一批产业项目提质增效

代表们积极投身产业升级主战场,结合自身岗位和专业特长,在项目引进、技术推广、品牌建设等方面主动作为、精准发力。文旅康养产业“火”起来:代表们积极建言献策、参与服务保障,助力武陵不夜城、东门老街、关垭楚长城、黄花沟等景区持续火爆。今年接待游客超200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55.7亿元,同比增长20%。林下经济产业“壮”起来:代表们深入林间地头,推广实用技术,协调解决用地、销路问题。在代表行动推动下,全县林下经济发展面积达71.6万亩,增长22.74%;总产值达44.89亿元,增长23%。丰溪镇代表小组推动的林下药材种植基地规模扩大30%,直接带动200多户农户增收。代表提出的生漆产业技术改良建议被采纳,显著提升了品质和产量。特色品牌“亮”起来:代表们积极为贡米、茶叶等特色农产品代言,推动建立更严格的生产标准和品牌保护机制。茶叶产业在代表持续关注下,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得到有效提升。代表行动成为撬动产业升级的有力杠杆,为重点产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能。

三、把群众期盼放在心上,领办一批民生实事项目

全县四级人大代表深入选区、走访选民,广泛收集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并积极推动解决。票决确定办实事:在代表广泛征集意见基础上,2025年全县共征集民生实事候选项目171个。经各乡镇人大代表投票表决,最终确定实施项目126个,项目选择更贴近民心。代表领办解难题:代表们主动认领、协调督办民生项目。例如:水坪镇人大代表推动解决了集镇老旧供水管网改造,惠及上千居民。蒋家堰镇代表小组多方协调,为莲花村新修了3公里产业路,打通了致富“最后一公里”。这些由代表推动、票决产生的民生项目,件件关乎群众切身利益,让群众真切感受到代表行动带来的变化和温度。

四、把企业呼声转化为行动,办理一批代表建议意见

代表行动成为收集社情民意、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渠道。

广泛收集精准交办:活动中,共收集代表关于产业发展、营商环境、民生改善等方面的意见建议450余条。按照分级负责原则,镇村层面已及时办理解决434件;涉及县级层面的16项重点建议,已交由县政府相关部门办理。聚焦问题推动解决:代表的建议直击痛点难点,推动解决了一批实际问题,针对“旅游接待能力不足”的建议,文旅部门在重点景区新增了停车场和游客服务中心。关于“支持生漆合作社发展”的建议,促成了专项扶持资金的落实。针对“林下经济用地规范”的建议,相关部门积极协调,解决了一批经营主体的实际用地困难。建议办理的过程,就是回应关切、解决问题的过程,有效提升了企业和群众的获得感。

五、把制度保障落到实处,推动一批政策举措落地

竹溪县人大常委会积极运用法定职权,将代表行动中形成的共识和需求,转化为推动发展的制度保障。明确发展路径:审议通过《关于竹溪县战略规划的决定》,旗帜鲜明地将绿色产业、数字经济、文旅融合作为主攻方向,制定了清晰的产业发展目标和实施路径图,为全县产业升级提供了根本遵循。引领绿色转型:作出《关于加强塑料污染治理全面限制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制品的决定》。这项决定不仅有效治理了“白色污染”,更重要的是为本地“竹沥水”以竹代塑产业带来了重大发展机遇,目前已有2家相关企业因此扩大了生产规模,实现了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双赢。激发产业活力。积极推动县政府出台《林下经济产业发展实施方案》和配套奖补政策。这些政策极大地调动了乡镇和经营主体的积极性,为竹溪产业高质量发展构筑了坚实的“四梁八柱”。(蒋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