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代表行动 >> 文章详情
十堰市张湾区:向着服务支点建设目标而奋勇攀登
今年以来,聚焦全省“聚力支点建设·代表行动”,十堰市张湾区人大常委会坚持以代表为主体,深化实践代表行动,推动代表工作向新而行、向高攀登。
铸魂强基,夯实阵地平台
连续三年精心部署实施人大代表“家站”规范化建设提升工程。注重思想铸魂、实干固本,坚持应时而动、勇担使命。全区提档升级重建、新建6个人大代表之家、27个人大代表联络站。33个代表“家站”均衡布局全区,成为激发代表主体功能最强“行动单元”,做为代表联系群众的“主阵地”“加油站”。
政治领导坚强有力。张湾区委始终高度重视并大力支持“家站”建管工作,区委常委会每年专题听取“家站”工作汇报,多次作出指导性批示。区人大常委会始终确保“家站”工作向中心聚焦、时刻为大局服务。强化“家站”政治承载,用心用情宣传党委决策部署和人大决议、决定,认真宣传宪法与法律法规,广泛宣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因地制宜精准布局。以改革创新精神,将“家站”布局到汽车主导产业链、守水护水最前沿、转型升级第一线上来。结合张湾区汽车产业当家优势、发展新质生产力趋势,将“家站”创新布局到汽车产业链上,建成全市首个汽车行业人大代表之家。“聚力支点建设·代表行动”启动以来,该代表之家凝聚省市区代表力量,按月常态接待选民、走访企业活动23次。围绕攸关整车及零部件产业发展的重难点问题,运用专业知识和专家视角为转型升级问诊把脉,精准推动解决行业关键问题,开展专题调研、集中视察7批次,提出高质量代表建议8个,助力科创和技改项目24个,解决企业诉求及困难16个。在市人大常委会具体指导下,依托东风故里历史文化街区,新建东风故里人大代表联络站,政企双方携手大国工匠与一线代表,在这里传扬创业精神、讲述人大故事、赓续城市文脉。
优化制度机制供给。陆续出台《张湾区“人大代表之家”规范化建设实施方案》等制度,按照“五化十有三公开”要求,统一建立“代表进家入站四簿”工作台账、代表“一人一档”履职手册,每次活动“全纪实”,定期收集整理归档。建立代表接待群众、履职管理监督等制度。通过环环相扣、张弛有度的制度机制保障,激励代表高效履职尽责。
凝聚合力,双向奔赴支点建设
构建统分结合“一盘棋”。立足全区、统分结合,从全区层面制定《“聚力建支点·建功示范区”代表行动的实施方案》,规划“一盘棋”代表行动。采取“四三二一”协同共进模式,分阶段组织代表到企业、入园区开展“四进四讲”、实施“三访三解”、开展“二查二提”评议,召唤全体代表与干群一门心思谋产业、一心一意助发展。鼓励乡镇街道立足产业实情,聚焦民生福祉,制定具体细化可行的地域特色方案。截止8月,五级代表活动参与率达97.7%,形成代表建议42件。
锻造砺练能力“大舞台”。聚焦“干部素质提升年”六大行动,综合运用专题培训、“一活动一培训”等灵活方式,多渠道夯实代表政治素质和能力本领。邀请全国人大代表王建清专题宣讲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精神,安排市、区专家系统解读支点建设等重大课题,组织5名优秀代表小组组长围绕“服务支点建设,基层代表怎么干?”作巡回宣讲,加强典型引路和榜样感召,实现学以致用、以学促干。截止8月,已开展形式多样的代表培训14场次,培训代表 330 人次。
建强专业代表“智囊团”。按照产业发展急需和代表专业特长等情况,组建财政经济、城建环保等6个专业代表小组,53名各领域学有专长代表悉数进入专业小组,擦亮专业眼光,“门内汉”谋“专业事”“内行人”办“专业事”。专业代表小组设立以来,开展活动6次;发挥睿智建言能力,提出高质量代表建议15件,解决专业问题4个,彰显了兴产业、优环境、促发展的专业作为。
扎根田野,持续增进民生福祉
深化国家机关进“家站”工作。连续两年深化推进“国家机关进家站”听取意见活动,印发活动实施方案,选定14个国家机关和政府部门,邀请43名人大代表,带政策带服务带温度带感情,分阶段进入6个代表“家站”,就安全饮水管网建设、“一老一小日间照料”等38余项民生实事,向代表们面对面报告工作,当面答复提问、接受问询,接受代表评议监督;零距离听取群众心声,对能迅速解决的诉求马上就办,推动国家机关真切回应“民之所呼、民之所盼”。
拓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单元。自觉运用全过程人民民主理念检视、引领、提升基层代表工作,推动在基层更加可感可亲可及。如蓝湖郡社区人大代表之家,依托省人大代表艾尔肯・吐尔逊,创建“艾尔肯聊吧”,构建“五聊”工作法,网上线下双轨并行,让全过程人民民主浸润烟火气息。2024年以来该“聊吧”开展政策宣讲23场,化解矛盾纠纷5起,组织志愿服务62次,在民族团结、矛盾调解等诸多领域,生动诠释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独特优势。
打造代表建议办理闭环机制。持续完善代表意见建议收集、问题清单梳理、分类分层交办、持续跟踪督办、限时办理反馈的“清单+闭环”工作机制。健全区人大常委会领导督办、专工委重点督办、代表工委归口督办“三结合”机制,健全代表建议办理“回头看”机制,分季度对办理落实情况及成效现场督办。坚持党委“点题”、人大“领题”、代表“破题”、部门“答题”,定期启动代表建议办理工作联席会商机制,今年召开3次联席会议,研究重点督办建议件5件,协调34家单位同题共答、群策群力。(张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