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代表行动 >> 文章详情

荆州市沙市区:点亮百姓门前灯 照见代表为民心

来源:湖北人大网   时间:2025-10-23 09:00   [收藏] [打印] [关闭]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沙市区立新街道荆襄河湿地公园步道上,居民们三五成群悠闲散步;几公里外的沙市区岑河镇定向村,晚归的农用车平稳驶入村庄。这样寻常的夜景,对于这里的居民来说,却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

“以前这段路黑得像泼了墨,现在路灯亮了,心里踏实多了!”立新小区的贺奶奶站在新安装的路灯下,暖黄的光晕洒在她笑意盈盈的脸上。同样绽放笑容的还有定向村的村民们:“再也不用摸黑走夜路了,这些路灯真是照进了我们心坎里。”这一束束温暖的光,照亮的是百姓的回家路,照见的是人大代表为民履职的初心。

民有所呼:一盏路灯背后的民生期盼

群众身边的小事,就是代表心头的大事。在立新街道,荆襄河湿地公园是周边居民休闲健身的好去处,然而连接小区与公园的步道多年来缺少照明,成了居民的“心病”。“傍晚散步得特别小心,生怕踩空摔跤。”社区居民的担忧声传到了正在接待选民的人大代表耳中。无独有偶,今年5月,岑河镇定向村多名村民向代表反映:村里主干道的路灯因年久失修大部分“失明”,夜间出行极为不便。“晚上出门都得打手电筒,深一脚浅一脚的。”村民的感慨道出了大家的共同忧虑。一城一乡,两个不同的地点,道出了同样的民生诉求。

代表有应:一线调研摸实情

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摸清实情。立新街道第一代表小组和岑河镇第二代表小组迅速行动,将解决群众夜间出行难列为重点履职课题。两个代表小组不约而同地选择了深入一线的工作方法。5月22日晚,岑河镇第二代表小组的代表们做了一件特别的事:他们邀请村“两委”干部,打着手电筒,沿着数公里长的村主干道实地走访。“只有亲身体验,才能真切感受村民出行的不易。”代表们一边走,一边细致记录每盏损坏路灯的位置,对问题的严重性有了直观认识。与此同时,立新街道第一代表小组的代表们也没闲着。他们多次在傍晚时分来到湿地公园步道,实地察看照明情况,听取居民意见。

联动发力:一招破局解难题

在立新街道,代表们发现单靠社区力量难以完成跨区域的照明工程;在定向村,代表们认为简单维修已无法解决问题,需要彻底改造。找到问题症结后,两个代表小组开始了各自的“破题”之路。在立新街道,代表小组主动搭建协商平台,邀请社区、湿地公园管理处等多方座谈,形成了“社区协调居民+公园负责安装维护”的解决方案。在定向村,代表小组与村“两委”的座谈会开到了深夜。围绕资金筹措、技术选型等关键问题,代表们建议采用太阳能路灯解决布线难题,并就多渠道筹措资金提出具体方案。

跟踪督办:一抓到底促实效

方案落地过程中,代表们的身影依然活跃。立新街道的代表们不定期来到施工现场,查看路灯安装进度和质量。在定向村,110盏太阳能路灯的安装过程中,总能看到代表们的身影,从基座开挖到灯杆安装,每个环节都严格把关。全过程监督确保了工程质量和效果,立新街道的步道很快亮起了27盏新路灯,定向村也实现了主要道路照明全覆盖。

夜幕下,温暖的路灯继续点亮着百姓的回家路,也见证着人大代表为民履职的坚定脚步。(廖含嫣 段林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