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履职动态 >> 文章详情
武汉市武昌区中南路街道人大代表凝聚“邻里”力量 为民缔造幸福家园
新民主路社区位于中南路街道西北部,东临何家垅,西至民主一路,南临民主路、北与粮道街东龙社区搭界,总面积约1.2平方公里,是典型的人口密集、老街旧巷纵横交错的开放型老旧社区。走进新民主路社区,提起武昌区人大代表、新民主路社区党委书记周如意,居民们都赞不绝口。在他的助力推动下,社区深入实施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活动,发动居民共谋共建共管,解决用餐难、爬楼难、活动难等一系列问题,极大提升居民参与基层治理热情,形成了共同缔造幸福美好家园的新局面。
一、携手共办新“食”事 谱好幸福食堂“暖民篇”
“菜品多、味道好,荤素搭配,我们这样独居的老人再也不用担心吃饭问题了!”2023年5月4日上午11点,中南路街道新民主路社区“幸福食堂”正式开业,每到饭点,社区老人有序排队共进午餐,由衷称赞:“这幸福食堂办得真好,为我们的周代表、社区点赞!”
居民群众给周如意代表及幸福食堂工作人员送锦旗
幸福食堂内部
新民主路社区是一个典型的“老龄化”社区,常住人口1万余人,其中60岁以上老人占社区人口总数近三成,80岁以上高龄老人就有400余人。不少老人因子女常年在外务工,加上高龄身体不便、独居等原因,买菜做饭就成了大问题。
为解决老人“吃饭难”这一事关群众“冷暖”的民生问题,武昌区人大代表、新民主路社区书记周如意通过上门走访、调查问卷等多种形式了解居民需求。随后,积极对接养老机构和志愿者公益中心等社会资源,同时组建志愿服务队,共同兴办老年幸福食堂。项目开工以来,无论是堂厅功能区规划、厨房设施设备选购,还是泥工、木工进场、门头店名施工、堂厅家具设备进场等所有流程,都有党员群众志愿者们忙碌的身影。
“幸福食堂”主要以服务辖区老人为目的,每天根据居民喜好更新定制丰富的菜品,并采取居民满意度调查等方式进行监督评估。针对食堂菜品的质量、味道、就餐环境等,周如意代表定期征集居民意见与建议,督促食堂不断优化改进。菜是咸了还是淡了?菜品丰富吗?分量足吗?……一条条留言在幸福食堂的意见簿上汇集着。
截至8月31日,“幸福食堂”已累计为辖区及周边老年群体提供就餐服务1.86万余人次。
二、助力加装新电梯 织牢助老上楼“便民网”
金沙苑小区居民魏师傅年近70岁,他是邻里长,也是小区业委会副主任,平时魏师傅在和街坊四邻的闲聊中发现大部分业主对于加装电梯的愿望非常强烈,只是一直苦于没有合适的牵头人。周如意听到他的情况反映后,主动承担起牵头跑腿的任务,经常到区政府相关部门和街道咨询电梯加装流程,外出考察看质量、问价格,前期工作一做就是半年多。确定加装方案后,与电梯公司签订合约又成了新的难题,高层住户响应积极,低层住户多数反对、有些则摇摆不定。周如意便和魏师傅、社区网格员、物业管家一起挨家挨户敲门,遇上业主对加装电梯不理解、不支持,她总是耐心解释,宣讲国家政策,并多次在楼下“蹲点”等待业主做思想工作。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周如意的耐心细致工作下,D栋2单元全体业主签订了加装电梯协议。
与施工方沟通安装细节
今年6月,金沙苑小区首台加装电梯正式投入使用,居民们终于用上期盼已久的电梯,圆了“加梯梦”。电梯加装不仅给小区居民带来了生活上的便利,也为助推社区居民积极主动参与共谋、共建、共享的共同缔造活动积累了经验,探索了新路。
三、邻里众筹新空间 奏好共谋议事“为民曲”
“部分业主反映小区存在消防通道被业主车辆堵塞的现象,小区日常建筑垃圾清运不及时。”8月10日,在武昌区中南路街道新民主路社区金沙苑小区的共享空间,周如意正组织辖区内人大代表、社区网格员、物业负责人、居民代表开展民生实事“代表半月谈”活动,与会人员讨论热烈,并迅速统一了思想,确定了整改方案,明确了责任分工。日前,上述问题已顺利解决。
小区居民群众与代表就民生实事开展讨论
金沙苑小区现有的共享空间为原小区废弃泵房改造而来。为了能将废弃的泵房充分利用,周如意联合部分区人大代表,多次牵头召开“三方联动”会议,最终达成一致,由小区业主委员会筹措室内改造装修所需费用1.5万元,物业公司则负责活动室的水、电费支出。了解到社区有改造泵房的打算后,部分业主也大力支持,将家中闲置的桌椅、书籍和棋牌无偿捐献出来,供共享空间日常使用。社区下沉单位和共建单位也全力配合,不仅帮助购置了电视、共享充电站和文娱器材,还在共享空间站门口空地上安装了户外羽毛球网、乒乓球台等运动设施,一屋兼具实用与动感的共享活动空间焕新登场。
居民群众张贴便利贴提出小区治理意见建议
这个由社区居民众筹建成的活动室由参加活动的居民自我管理。大家以志愿者的身份轮流在活动室内提供文明引导、秩序维护、活动室清洁等服务,自觉遵守室内禁烟条例和活动制度。除了活动功能外,共享空间也成为了小区居民反映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共同谋划小区建设的“议事厅”,在这里小区的大事小情均由居民们共同商议、决策,让居民从小区管理和社会治理的“旁观者”变为了“参与者”,同时,借助人大代表的模范引领和履职为民的推动力量,切实在“居民与居民、居民与物业、居民与社区”之间搭起了一座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效能的“连心桥”。(杭海 朱晨曦)
责任编辑:李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