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履职动态 >> 文章详情
宜都:打造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县域典范
2月28日,宜都市人大在五眼泉镇弥水桥村开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基地”授牌仪式,该市首个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基地就此正式诞生。
该基地以“市乡主建、村级延伸、择优培育、示范先行、以点带面”为原则,由市镇村三级共同建设,承担着全过程人民民主“研习、服务、推动、示范”的功能。
授牌仪式前,与会人员观摩了该基地的3个站点。“追忆民主发展历程”站,拖溪村胡敌纪念馆主要宣讲宜昌市第一位共产党员胡敌同志民主思想和故事,感受革命先辈追求民主的精神风范,在致敬英雄中激发吾辈当自强的奋斗热情;“展示民主践行成果”站,望佛桥村马家湾以“六小”(小堰塘、小菜园、小道场、小柴房、小猪圈、小鸡舍)整治为抓手,引导村民在改善居住环境方面实现共建共享;“拓展民主实践载体”站,弥水桥村以“吃农家饭、住农家房、干农家活、享农家趣、结农家缘”为思路,探索出了“人大代表进片区+村委会+旅游基地公司+农户”的多方发展模式,让村民在家就能创业致富。
“从人大代表联络站、‘1·2·4’人大代表接待日到实践基地的诞生,全过程人民民主越来越形象具体,有效丰富了代表联系服务群众的内容和形式,极大激发了群众参与乡村振兴的干劲儿!”五眼泉镇人大主席高超对“家门口的民主”由衷感慨道。
宜都市各级人大立足实际、深度谋划、先行先试,开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创新实践,推动打造全过程人民民主县域典范与基层治理、共同缔造、筑堡工程等工作更好互融互促,努力探索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宜都路径”。
潘家湾土家族乡以“湾落”为平台,以土家文化为载体,充分发挥代表在推动发展和乡村治理中的主力军作用,成为宜昌民族地区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模范实践地。
红花套镇采取“四个一”(听取一次专题报告、开展一次绩效评价、组织一次专题调研、进行一次督办整改)的方式,连续5年对人大代表票决产生的民生实事项目落实情况“回头看”,实现民生实事项目监督的闭环式、全过程管理。
市直代表活动小组在全市广泛开展“围楼夜话”“人大代表进网格 共同缔造齐聚力”等活动,切实帮助解决了小区基础建设、小区管理等一批实际问题。
“靠前一步是‘贡献样本’,做深一层是‘探索经验’”。宜都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王世斌介绍道,“位于五眼泉镇的实践基地与乡村振兴学校紧密结合,在全市率先探索,推动全过程人民民主走深走实,为其他基层人大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下来,我们将在全市10个乡镇(街道)推广经验做法,充分发挥基层人大和人大代表的引领带动作用,积极创造出有特色、有亮点、有影响的全过程人民民主宜都实践,打造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县域典范。”(通讯员:胡振华、王美林)
责任编辑:刘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