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履职动态 >> 文章详情
五峰:代表积分评 “三手”变“三勤”
针对过去有人戏称人大代表是见面握握手、开会举举手、散会挥挥手的“三手”代表现象,五峰土家族自治县人大常委会坚持从制度着手,积极探索创新代表履职评价机制,制定出台《自治县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履职积分评价办法》,有效激发了代表履职积极性,实现了勤动腿访选民、勤动脑提建议、勤动手办实事的“三勤”代表的目标。
意识强不强,积分来衡量
代表履职意识强不强,直接关乎代表工作质量高不高。针对少数代表守着“一亩三分地”,“搂草打兔子-稍带”的“躺平”思维,“代表代表、会完就了”,缺乏履职激情、责任意识、担当精神的问题,在制定评价办法时,以增强代表履职意识为切入点,把参加全会、参加代表活动、维护公序良俗、提出议案和意见建议、为民办实事等22个方面,全方位、多要素对代表履职闭环管理,提出要求。通过这些措施,让代表履职有题可做。正如在召开评价办法实施研讨会上,有代表说“通过这个积分评价办法,解决了代表想干就干、不想干就不干问题”。邓兰舟代表说:“通过学习评价办法,让我想到作为一名农村客运司机身份的人大代表,在安全开车的同时,更要把代表的职责履行好,让选民满意”。但凡是群众委托他办的事情,他都一一办到,温暖了一方群众的心,其事迹被被央视推介报道,国家文明网评他为“助人为乐中国好人”。
作风实不实,积分来公示
加强代表作风建设,是提升代表履职水平的关键环节。结合评价办法,完善了代表小组活动制度、调研视察制度、走访选民和接访制度等,提出了转作风抓落实举措。由选民来评价代表作风深不深、服务细不细、工作满意不满意,把作风实不实通过积分来公示,树立良好形象,展示良好风采,在知行合一中起到模范带头作用。为了代表服务群众零距离,建设代表之家8个、代表小组活动室33个、联络站77个、代表工作室14个,并将659名各级人大代表混合划编到代表小组,做到人大代表“入室进站”全覆盖,为代表履职提供全方位、全过程保障。如人大代表朱仲龙,在调研过程中,发现部分群众在乡村振兴中不知所措、目标不明,他迅速发挥“中药材产业发展代表工作室”优势,带动200余农户发展道地中药材1800亩,户均增收5000元以上。在选民评议环节,朱仲龙满票得到满分,被评为全县“三在三争”活动先进个人。
履职勤不勤,积分来评定
如何让代表活起来、强起来、动起来、实起来,离不开代表的勤动脑、勤动手、勤动腿。评价办法让代表有了“等不得”的紧迫感,纷纷在各自岗位上发挥了模范作用。据统计,2022年全县186名代表帮助群众排忧解难,争创一流业绩,代表先进事迹在中央、省、市宣传推介达46人次。宫自信代表退休不褪色,坚持多年参与调解纠纷1600多起,接访2000余人次,主动化解矛盾隐患,维护了社会和谐安定。陈赤清代表到五倍子基地走访群众,送技术到农户,探索“林药蜂”产业融合发展模式,建五倍子标准化倍林基地25300亩,带动3533个农户脱贫,加工企业安置就业280余人。年底积分评价,他们都名列前茅。
效果好不好,积分来报告
代表履职究竟效果如何,能不能得到选民的“点赞”,评价办法将评价项目细化到22项,采取基础分100分、通过激励加分和负面扣分办法,用实打实的成效说话,不打“印象分”。由选民测评、乡镇人大和县人大常委会按照权重40%、30%、30%计算,将100分以上的作为优秀等次、90至100分为称职等次、80至90分作为基本称职等次、80分以下为不称职等次,评价结果一目了然,并作为表彰先进和代表连任的重要依据。
代表积分制考评,通过将代表履职行为细化、量化、具体化,把抽象的软任务变成实实在在的硬指标,让代表职责分明,目标明确,使代表心有所畏、思有所为、行有所依,在调动代表履职热情、提升代表工作质效方面起到了实实在在的作用,也推进了代表工作的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建设。(五峰土家族自治县人大常委会代工委 梁虹)
责任编辑:刘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