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履职动态 >> 文章详情
枝江市人大常委会:以机制创新激发代表履职活力
近年来,枝江市人大常委会积极探索新时代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路径,用新思路、新举措、新机制抓好代表工作,着力拓展和深化“察民情、聚民智、惠民生”代表行动,有效激发了代表履职活力,进一步丰富了全过程人民民主中代表工作的实践特色。
创新服务机制,夯实代表履职基础
强化代表履职服务保障,在“筑平台、拓渠道、强素质”上下真功夫、出新办法,为代表履职创造条件,打牢基础。
丰富代表履职平台。换届后,市人大常委会将全市838名各级人大代表编为45个代表小组,按照统一模式在镇(街道)新建代表之家9个,在村(社区)新建代表联络站52个,流动联络点168个,实现全市村(社区)全覆盖,搭建起人大代表联系人民群众的“民意窗”“连心桥”。结合各地特色新建24个专业代表联络站,把代表活动延伸到优质粮、水果、水产、畜禽、蔬菜等特色产业链,链接合作社500多家,规模养殖户675家,农户5万多户。用好线上代表履职服务平台,组建人大代表监督微信群,把市政府组成人员和政府工作部门主要负责人纳入群中,密切人大代表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联系,代表说,现在通过微信群提建议,随时都有部门响应,是我们反映社情民意的一条“高速路”。
拓展代表履职渠道。健全“双联”制度,常委会组成人员、镇人大主席团成员联系代表、代表联系选民都明确了固定的对象。安福寺镇人大在一季度活动中,106名各级代表共走访联系对象1100多人,开展政策宣传、法治讲课28次,收集整理意见建议26条,化解矛盾纠纷5起。将每年6月定为全市“代表走访月”,把收集的意见建议在常委会与“一府一委两院”联席会议上原汁原味通报和交办。打造代表视察法院庭审工作升级版,将视察频次由每年一次增加到每季度一次,力争届内实现基层代表全参与。在一季度视察法院庭审工作座谈会上,参加会议后26名代表纷纷表示,通过旁听审判,既受到了一次生动的法治教育,又增进了对司法机关工作的了解,监督履职更加有的放矢。
提升代表履职能力。推进代表履职培训常态化、制度化,做到代表初任培训、能力提升培训、专题培训有机衔接。“请进来”与“走出去”结合,邀请上级人大工作方面的专家为代表开展了初任培训,以镇(街道)为单位开展常态化培训。制定外出培训计划,适时分批组织代表到全国人大培训基地或先进地区学习培训和考察。每月组织开展“人大讲堂”活动,邀请人大代表参加。拓宽代表有序参与人大监督的渠道,健全常委会会议邀请人大代表列席和公民旁听会议的工作机制。完善人大重要工作通过网络平台及时向代表通报工作举措,让代表及时掌握市情政情,有针对性地开展好代表行动。
创新工作机制,激发代表履职活力
坚持激发代表履职活力与强化代表履职管理并重,在强化代表联系群众、代表建议办理、代表履职管理等方面推出新举措。
创新代表联系群众机制。聚焦“察民情、聚民智、惠民生”代表行动主题,以开展人大代表“三在三争”活动(在选区选举单位争做践行初心的表率,在代表工作平台争做依法履职的表率,在本职岗位一线争做建功立业的表率)为总抓手,每季度组织开展一次代表小组活动,依托代表联络站,以“一站多点”的形式每月安排两次代表接待选民日。今年3月,仙女镇代表小组关注民生“小切口”,组织代表开展美丽乡村、美丽庭院建设视察,提出了要进一步注重细节美化、抓好已建项目管护、调动更多村民自发参与美丽乡村建设积极性等建议。今年2月,安福寺镇人大代表许红艳在接待选民活动中,将群众反映的“安董路大货车太多,损坏道路且严重影响出行”的意见及时反馈到有关部门,枝江市公安局于3月份即优化了该路段的交通管制措施,得到沿线群众点赞。
创新代表建议督办机制。过去,督办代表建议主要是采取由常委会工作机构和办事机构对口督办的“常规”方法,今年则改进督办方式,将28件重点建议提请市委、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府领导领衔督办。市委书记余峰在带头领衔督办的同时,要求各市级领导高度重视,认真抓好落实。今年3月4日,市人大代表刘西林通过代表履职平台提出了“关于百里洲镇人工河水葫芦泛滥,亟待清理”的建议后,当晚即得到镇委、镇人大负责人的回应。随后,该镇人大组织代表对人工河、主干渠环境治理等问题开展专题调研,全面了解情况并提出办理建议,截止4月底,该镇已投资70多万元,全面完成了人工河、主干渠水域的清理工作。代表提出建议,有关单位及时反馈办理情况,真正实现了代表建议处理的“全天候、零距离”,得到了人大代表的好评。
创新代表履职激励机制。完善代表履职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是中央人大工作会议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今年,枝江市人大常委会探索开展人大代表履职积分制评价工作,实行代表履职情况百分制考核,对考核优秀的,推荐参加上级评先表优,并作为推荐代表连任的重要依据,对考核不过关的进行约谈直至劝其辞职,这让不少代表感受到肩上的责任更重,压力更大,有的代表说,“代表代表,会完就了”行不通了,现在当代表不仅仅是荣誉,更多的是责任。为实现“代表议案建议内容高质量、办理高质量”,枝江市人大常委会今年将深入开展“优秀建议”评选活动,并通过多媒体宣传推介,以鼓励代表多提“精品”建议,进一步激发代表履职的热情。
创新镇(街道)人大工作机制。镇(街道)人大是代表活动的具体组织者和实施者。今年,枝江市人大常委会新出台了镇(街道)人大工作目标考核办法,并将考核结果运用到市委目标管理考核体系,切实发挥好镇(街道)人大工作的“指挥棒”作用。进一步完善民生实事项目票决工作机制,问安镇在镇人代会上首次票决出十件民生实事后,该镇党委书记杨爱丽说:“实行民生实事项目票决制,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具体体现,对乡镇而言,这是乡镇人大工作的一个新尝试,对推动乡镇人大工作、增强代表履职主动性起到积极作用。接下来,镇人大主席团将加强对民生实事项目进展情况的监督,推动民生实事项目落实落细,不断提升百姓获得感、幸福感”。
创新活动机制,彰显代表履职风采
聚焦乡村振兴,在人大代表中开展“三强一促”(强示范、强产业、强基层、促振兴)活动,把“察民情、聚民智、惠民生”代表行动和人大代表“三在三争”活动做实做细。
强化示范引领,带头建功立业。发挥农业产业龙头企业代表模范引领作用,当好产业发展“示范生”。宜昌市、枝江市人大代表肖贤方是湖北丰联佳沃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他以投资肉牛养殖和开发、兴建牛郎山特色小镇、惠及更多农民为目标,肉牛养殖规模现已达到2000头,引领330多个农户走上了致富路。他还通过与周边村进行代养合作,为村集体增收20多万元。今年4月,该公司主导保种和开发的“夷陵牛”“夷陵牛雪花牛肉”两个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获国家核准注册,极大提升了品牌价值,也为合作农户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宜昌市、枝江市人大代表李开梅创办的枝江信达农业专业合作社发挥粮食全产业链优势,带动社员1000多户,发展订单农业2万多亩,每年开展社会化服务30万亩次,帮助153户困难群众脱贫致富,她说:虽然种粮很辛苦,但“民以食为天”啊!能够带动更多的农民种粮增收,也是一名人大代表应尽的社会责任,再辛苦也值得。她本人今年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粮食生产先进个人”殊荣。今年,市人大常委会在市融媒体中心开办“三在三争代表行”专栏,总结推出部分优秀人大代表在本职岗位建功立业的典型事迹,用榜样的力量引领代表建功立业。
强化产业服务,带动一方发展。发挥专业合作社的人大代表在高效养殖、规模种植、技术服务、农产品加工销售、产业帮扶等方面的作用,当好产业发展“指导员”。枝江市人大代表周代年创办的枝江市桔缘柑橘专业合作社,现柑橘种植基地达1万亩,年加工生产柑橘鲜果5万吨,年销售过亿元,是国家级示范合作社。在合作社加工车间,一名社员说道:“我们向巷村314户村民全部加入了合作社,技术服务、农资供应、品种改良和销售都由合作社统一负责,去年跟社员分红了160多万元,在这里务工还另外有工资收入。”枝江市人大代表易爱武是枝江市渔丫头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她在全市率先发展池塘罐体这一绿色生态高效养殖技术,现已建成标准化鱼池40亩,罐体64套,年产值400万元,带动全市发展池塘罐体318个,技术服务范围覆盖周边9个县市,通过养殖技术培训、水产品销售、为周边村代管代养、年终分红等方式带动了一方农户共同致富。目前,全市40多名专业合作社代表以服务产业发展为己任,尽显龙头带动作用,为乡村振兴发光出力,赢得了群众点赞。
强化基层基础,践行为民初心。聚焦“小切口”,服务“大民生”。枝江市人大常委会先后就维护平安稳定、清除违法建设行动发出致人大代表的一封信,号召和组织代表积极参与市委中心工作,结合基层社会治理,重点关注和反映农村偏远地区产业发展、断头路、淤积沟渠等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枝江市人大代表、问安镇袁码头村妇联主席刘雪莲在“清违行动”中,白天进田头、晚上到家里反复做违建户工作,在现场监督安全拆违,帮助搬砖头、清现场,还利用建筑废弃物为村民铺设了一条机耕道,受到村民赞扬。据统计,该镇共有80多名人大代表参与“清违行动”,清除违法建设2.6万多平方米。白洋镇鲁家桥因建设年代久远,30多米长的桥面近两年已破损不堪,沿线3个村300多户村民十分担心安全问题,镇人大高度重视群众意见,邀请专家实地踏勘,提出督促市交通部门迅速制定重建方案,预计6月份可以确保群众走上“放心桥”。今年以来,全市各级人大代表在开展“代表行动”过程中,已提出23件“小微建议”,如金湖湿地公园管理处建筑风格不协调、袁家岗路路灯长时间不亮等问题都得到及时办理和解决,充分展现了人大代表在基层一线勇于担当、为民风险的履职风采。(枝江市人大常委会 方明柱 杜勇进 李冬)
责任编辑:刘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