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履职动态 >> 文章详情

秭归县:一切为了流动选民

来源:湖北人大网   时间:2024-12-02 11:20   [收藏] [打印] [关闭]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必须坚持好、完善好、运行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丰富人大代表联系人民群众的内容和形式,健全吸纳民意、汇集民智工作机制,把人民当家作主具体、现实体现到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各方面。

如何支持和保障流动选民正确有效地履行权利和义务。2022年,秭归县人大常委会成立秭归在宜人大代表联络站,践行“流动不流失,在外如在家”的初心,进一步完善在宜代表的履职阵地,畅通流动选民的民意征集,保障流动选民的应有权力,推动12名在宜秭归选区人大代表密切联系秭归4.8万余名在宜流动选民,为代表工作全覆盖秭归选区选民补齐了“最后一块拼图”。

创新建站,绘制流动选民“联络图”

人大代表联络站是代表闭会期间履职的重要阵地,是代表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连心桥。自2021年换届选举以来,秭归县人大常委会高度重视代表工作,着力推动代表联络站建设。

一间屋子、一张桌子、一场探讨人大代表如何保障在宜流动选民权益的座谈……2022年3月23日,秭归县人大常委会、在宜秭归选区人大代表、在宜流动选民三方达成建站共识,秭归县人大常委会首个人大代表联络站在宜昌市城区秭归县在宜农民工服务中心挂牌成立。

建站期间,秭归县人大常委会积极争取秭归籍在宜成功人士的支持,依托秭归县在宜农民工服务中心党委、农民工服务中心阵地建立代表联络站,纳入县人大统一指导管理,并每年从代表活动经费中拨付一定的活动经费,相关乡镇人大和个人也为联络站提供了必备设施支持。

同年,秭归县人大常委会组织乡镇人大,在秭归县在宜农民工服务中心协助下,积极落实流动选民登记,通过入户、电话问询等方式,在全县扎实开展流动选民调查摸底工作,建立健全流动选民信息库和管理台账。截至目前,在宜秭归选区市县乡人大代表共12人,秭归在宜选民达4.8万人。

为了更好地发挥联络站代表作用,保障选民权益,也为了秭归在宜流动选民的意见能够得到重视,得到及时反馈。秭归县人大常委会探索构建了在宜秭归选区人大代表与在宜流动秭归选区选民的“双联”制度,代表联络站活动制度和社情民意收集办理制度,定期组织在宜人大代表参加视察、调研、座谈等活动,每季度集中开展人大代表进站接待选民。同时,采用开设代表履职平台二维码、设立民情信箱、建立选民联系微信群等多种形式,了解社情民意,征集意见建议,最直接倾听外出务工人员心声。

依法履职,搭建流动选民“连心桥”

秭归县在宜农民工服务中心于2013年初成立,十余载的公益服务已经建立了坚实的群众基础。秭归县在宜人大代表联络站依托其建设,迅速搭建了秭归选区人大代表与秭归选区选民之间的“连心桥”,多数秭归在宜务工人员主动进站,“有话找代表说,有结找代表解,有难找代表帮”。

2023年2月10日,正是人大代表“邀您见”接待选民日,王华君作为当月进站代表,在秭归县在宜人大代表联络站接待秭归在宜选区选民。

“我听大家说这里有个秭归的站点,专门为我们秭归在宜务工人员解决困难的地方,我是秭归县归州镇万古寺的人,我就来了”。在宜务工人员李新华,2011年来宜发展,凭借“泥瓦”手艺在建筑行业站稳脚跟。在外辛苦打拼的背后,城区购房困难,一直让他面临长期无“家”可归的境地。

王华君热情接待了李新华,在了解到详细情况后,主动为其宣传了宜昌市住建部门城区保障性租赁住房政策。经过一阵交谈,李新华紧皱的眉头舒展开了,“你别急,我们作为人大代表,今天坐在这里,就是给大家解决急难愁盼的,后续我们会积极帮助你办好手续,早日入住。”王华君最后一句亲切的话语更是给李新华吃上了一颗“定心丸”,感激之情无以言表。

据了解,目前代表联络站和在宜农民工服务中心合力,为165名在宜农民工协调解决保障性住房安居乐业。同时,主动办实事,为流动选民争取贴息贷款1100余万元,帮助3500多名流动选民实现创业就业,开展技能培训2100余人次,真真切切让流动选民感觉到身在异地,人大代表也在身边。

两年多的发展,秭归县在宜人大代表联络站已然成为了在宜代表履职的重要阵地,人大代表接待选民活动日渐完善,“接待选民+法律维权”的创新实践,也让代表代言、代表建议、代表示范更加依法依规、务实有效,形成了从接待流动选民到收集意见问题、集中推动解决到跟踪办理落实的全过程履职闭环。

12名人大代表,39人志愿者律师,累计联系接待流动选民5000余人次,收集意见建议800余条,依法依规调解各类矛盾纠纷298 起,提交4件人大代表议案建议。

代表行动,争当流动选民“示范岗”

“我们漂泊在外地的游子无论怎样都要叶落归根,最想做的就是回报家乡。”秭归县在宜人大代表联络站的所有人大代表和在宜流动选民,有个“小目标”——主动作为,示范带头,将秭归县在宜4.8万选区选民凝聚成一股强大力量,为秭归县的各项事业发展、为家乡的乡村振兴做出应有的贡献。

家乡行是在宜农民工服务中心的公益活动,每年组织乡贤能人回报家乡,扶持捐赠。自代表联络站成立以后,所有在宜人大代表和有能力的流动选民主动参与,乔长军作为人大代表和流动选民,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推动活动单一的物资捐赠转变成丰富有效的助农模式。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乡里乡亲不仅淳朴,而且勤劳,能产茶叶、能种柑子,还有几百亩的粮食,主要是缺少好的销路。”2022年,在秭归县在宜人大代表联络站,乔长军在家乡活动谋划交流会上提出了好思路和好建议。“除了一如既往把大伙儿的心意送到乡亲们手中以外,我们要搞一次助农消费,给乡亲们和收购商搭建一座友谊桥梁,从根本上提高村里集体经济和乡亲们的收入,我相信这是对他们最大的帮助。”

第三十二次家乡行活动,12名在宜人大代表带领近百名外地乡贤能人回到秭归,在屈原镇举行。据了解,连续11年举办“家乡行献爱心”活动53次,为家乡贫困村民集资捐赠几百万的日常物资,助力烟叶、白酒、食用油等多种农产品销售。

树高千尺不忘根,水流万里总思源。在秭归县人大常委会指导支持下,秭归在宜人大代表联络站扎实开展“聚力共同缔造·深化代表行动”,号召12名在宜人大代表示范带动1250名流动选民,深入街头巷尾开展小区治理、文明劝导、垃圾分类、洁城洁江等志愿服务。同时,所有流动选民致富不忘家乡,积极投身家乡振兴,11名回村担任村“两委”干部,39名担任家乡名誉书记、产业顾问等,6名投资550余万元返乡创业,带动家乡150户农户发展特色产业。

责任编辑:李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