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履职动态 >> 文章详情
宜都市陆城街道人大工委积极探索街道人大工作新形式
仲冬时节,位于宜都陆城街道龙窝村的月牙湖湿地公园,湖面波光粼粼、湖畔水草丰茂。新建的邻苏阁一览全湖,彩色步道蜿蜒有致,与各种花草苗木相映成趣。湖边人行健身步道吸引了不少人群前来休闲赏景,还有许多垂钓爱好者在湖边挥杆竞技,不时传来钓鱼上钩的喝彩声。
眼前这样的美好景象,让陆城街道议政代表、龙窝村村民林春娥感触颇多,“至少在两年前,完全无法想象这里有一天会变成这样的景象”。一旁村民动情地说,作为一名月牙湖畔的老村民住户,月牙湖此前一直水系不通、蓄水不畅,成为垃圾坑,水质恶劣,严重影响周边居民生活生产。水域治理谈何容易,村级组织无力解决,群众意见反映缺乏渠道,这一问题由此长期搁置。
宜都市陆城街道地处宜都市主城区,面积58.5平方公里,既有城市社区,又有农村乡村,辖区常住人口16.1万人。随着以县城为核心载体的城镇化不断推进,街道承载的人口数量与经济社会活动越来越多。然而,按照现行相关法律规定,城市街道办事处作为上级政府的派出机构,不设人民代表大会。“没有本级人大代表,很多工作就失去了最根本的主抓手,人民群众有话找不到人说,对街道工作缺乏认同感……”。街道人大怎样在推动解决群众反映急难愁盼问题方面发挥作用?如何在街道办事处兴办民生实事项目上体现社情民意……?2024年以来,在广泛开展调研学习、积极征求各方意见的基础上,陆城街道探索建立街道议政代表会制度。月牙湖之变,折射出的是陆城街道近年来在上级党委、人大的领导下,对如何开展街道人大工作的持续探索。针对“街道没有本级人大代表、街道人大工委履职抓手不足”的状况,陆城街道在法定框架内探索建立街道议政代表会,积极践行和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不断完善街道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机制,打造新时代街道治理和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民意载体,丰富和拓宽人民群众有序参与基层治理的机制渠道,不断完善基层民主制度体系和工作体系,成为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实践。
制度为先,保障议政代表履职规范化、持续化、日常化,让“群众有话说得出”
探索一套新的工作机制,最为重要的是搭建起有效可靠的制度体系。陆城街道人大工委深入学习、严格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在宜都市人大常委会的指导下,制定了《宜都市人大常委会陆城街道工作委员会关于推行街道议政代表会制度的实施方案》,围绕街道议政代表的职能职责、组织构架、代表的产生、运行机制、监督等各个过程环节,形成了较为完善的街道议政代表制度体系,并吸纳各类人士50人组成议政代表队伍,从而保障议政代表“来源可靠、工作可干、意见可信、群众可感”,有效搭建起人民群众与街道党工委、办事处之间的沟通桥梁,让议政代表成为辖区群众的代言人、社情民意的直通车,为街道党工委、办事处议事决策提供持续不断的源头活水。“现在两辆小车都可以会车了,终于把这条肠梗阻道路加宽修通了,以后进城更方便了……”位于陆城街道城乡结合部中笔社区四组一段约700米的道路,东接车家店村,西连尾笔村,是三村交界200余户通往主城区的一条重要道路,因多方因素,该道路一直是困扰群众通行的“肠梗阻”,群众都怨声载道。今年8月,议政代表汤明、曾姗姗联名建议将此道路改造升级纳入民生实事,最终得以实现。
民意为重,保障议政代表始终围绕人民群众开展工作,让“群众说话听得见”
如何更好地畅通人民群众意见表达通道、把人大组织与辖区群众之间的密切联系不断深化,最为根本的判断标准是能否尊重民意,服务好群众。丰富和完善街道人大工作机制,有效推进街道议政代表会制度,有利于弥补街道民意反映“断层”、民主渠道“缺失”、民主监督“缺位”的不足。陆城街道人大工委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观念,牢固树立议政代表“从群众中来、为群众代言、为人民议政”这一根本要求,把议政代表工作的重点放在为人民群众表达意见建议、参与民主决策、实施民主监督提供有效路径这一核心要点上,确保议政代表的各项工作始终服务人民、惠及群众,从而实现街道这层面“人大工作不断层、社情民意不断联、民主议事不断线、汇集民智不断网、人大监督不缺位”,更好发挥街道人大工委立足基层、服务群众的工作优势。在街道第一届议政代表会第一次会议期间,议政代表们提出意见建议24条,大到老旧小区改造,小至垃圾清扫清运,充分体现群众意愿期盼。原种子公司宿舍小区的16户居民通过议政代表杜超代言反映“铁皮围挡做院墙、地面起伏三道坎、空中飞线乱如麻、屋面漏雨滴答响”的居住环境,街道办事处高度重视,立即争取老旧小区改造政策,用共同缔造的理念,经过四个月的施工,小区面貌焕然一新,居民心愿得以实现,脸上都挂着幸福的笑容。
实效为先,保障议政代表建言献策有效转化为工作实效,让“群众说话就算数”
持续探索制度设计、不断完善工作机制,根本目的是要将其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发展成效。街道作为上级的派出机构,承担着推动区域发展、社会治理的繁重任务。街道议政代表会作为“察民情、听民声、聚民智、顺民意、惠民生”的平台,其反映的意见建议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是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科学决策的有益参考。民生实事“实施项目看票荐、实施过程全监督、实施效果听评价”,人民群众的意见建议在街道工作的整个流程体系中得到生动体现。街道办事处集中财力、物力,着力办好议政代表票选的民生实事。“龙窝村和美乡村月芽湖建设”项目入选民生实事项目清单,街道以“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的理念,组织群众积极参与为抓手,顺利实施系统化整治改造,并引进市场主体入驻,发展农旅产业,带动村集体经济增收、农户直接受益的新格局,月牙湖由此焕发出新的生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在一项项民生实事的落地过程中不断脱“虚”向“实”、由“低”转“高”,真正实现“群众的事情群众做主、大家的事情大家商量,幸福成果一同共享”的新局面,街道议政代表会制度的生机和活力不断显现。
建立街道议政代表会制度,是适应新时代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新探索、新实践。陆城街道以议政代表会制度为切入点,丰富基层民主实践的形式,通过议政代表会的规范运行,不断打造民主协商新平台、畅通民意传递新渠道、健全汇集民智新机制,在以人民为中心的实践中取得新成效,推动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提升新高度。(朱元耀、文浩)
责任编辑:李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