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履职动态 >> 文章详情
让民生实事更有质感——巴东县人大扎实做好民生实事侧记
12月20日,巴东县城江北片区排洪沟整治项目——醉月亭东侧排洪沟治理现场,工人们忙着对沟渠进行填埋覆土、栽种绿植,确保年内竣工。
巴东县城江北片区排洪沟整治项目是改善城区人居环境,完善城市功能,缔造幸福生活的一项重要民生工程。其中,醉月亭东侧排洪沟、张家梁子排洪沟和白杨树湾排洪沟治理被纳入2024年民生实事项目。项目总投资936万元。目前,张家梁子排洪沟和白杨树湾排洪沟治理已全部竣工,醉月亭东侧排洪沟治理已近尾声。
2023年12月27日,在巴东县第十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期间,通过人大代表投票表决,学生“躺睡式”午休试点建设项目、中小学校护眼设施建设项目、HPV二价疫苗免费接种项目、残疾人辅助器具免费适配项目、残疾人护理服务项目、县城江北片区排洪沟整治项目(醉月亭东侧排洪沟、张家梁子排洪沟和白杨树湾排洪沟)、县城区停车场建设项目、行政村5G信号全覆盖项目、县城区公厕建设项目、巴东县第二高级中学卫生公厕建设项目、官渡口镇峡江路至神农溪桥头连接道建设项目、信陵镇朝阳路至体育场连接道建设项目等12个项目被确定为2024年度民生实事项目。
近年来,巴东县坚持“紧盯重点、突出民生、普惠共享、量力而行、可评可检、注重绩效”的原则,高标准、高质量推进民生实事项目,推行全过程人民民主,让人大代表始终参与其中,见证项目从征集、票决到落地的全过程,以“实打实”的力度,换取群众“心贴心”的温度。
时下,走进位于神农溪畔的沿渡河镇民族中心小学,教室内温暖如春,两台空调“呼呼”吹着暖风,护眼灯散发着柔和明亮的光线铺满教室的每一个角落。
“现在教室不冷啦,挺温暖的,灯光也不刺眼啦,真好!”学生谭倾城开心地说,以前夏天“闷”在教室里热得汗流浃背,冬天冻得瑟瑟发抖,而且教室里的白炽灯灯光非常刺眼容易近视。
今年3月,巴东县教育局启动中小学校护眼设施建设项目,投资73.4万元,按照每间教室“9+3”配备标准(即9盏护眼灯+3盏黑板灯),为沿渡河镇民族中心小学、官渡口初级中学、绿葱坡民族初级中学等10所学校,229间教室配备护眼灯2748盏,惠及近万名学生。
同时,巴东县将光明小学、实验小学、神农中小学纳入“躺睡”试点建设学校,投入资金近237万,采购“躺睡式”课桌椅5360套,让学生“趴睡”变“躺睡”,提高午休睡眠质量。
截至8月30日,学生“躺睡式”午休试点和中小学校护眼设施建设项目全部完成,并经第三方检测机构检测,设备运行正常,于9月1日全部投入使用。
民有所愿,我有所为。巴东县连续四年把办好民生实事项目作为回应群众期盼、优化公共服务、增进民生福祉的重要抓手,坚持把办好重点民生实事项目作为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夯实民生基石、纾解民生难题、增进民生福祉。
白土坡社区是医院、学校集中区域,车流量大,极易造成车辆堵塞和停车难。2023年7月,巴东县投资1723万元,在该社区建设银行宿舍南侧修建立体停车楼,占地面积1784.39平方米,建筑面积7075.35平方米,地上3层,吊层3层,停车位151个,其中充电车位15个,并配有电梯、值班室。
“我们社区人口密集,商户多,尤其是上学、放学时段,车辆通行和停车是‘老大难’,现在停车楼建成投用后,极大缓解了‘停车难’问题。”社区居民谭平说。
今年,全县新建停车泊位1420个,涉及县城区及12个乡镇集镇。
民生实事项目反映民声、汇聚民力、集中民智,关乎千家万户切身利益。为扎实做好民生实事项目,巴东县坚持高位推动,年初下发并交办2024年民生实事项目的通知,要求各责任单位由“一把手”负总责,采取有力措施,为老百姓办实事、办好事,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
9月,巴东县人大常委会代工委联合县政府政务督查室对2024年度民生实事项目办理情况开展督查调研,实地了解巴东二中公厕、县城江北片排洪沟整治、县城区停车场等民生项目,详细了解各项目进展情况和存在问题。要求各责任单位要抢抓时间工期,紧盯关键环节,追加工作举措,破解制约瓶颈,全力推动民生实事项目落地见效,早日惠及人民群众。
期间,巴东县政府办公室联合县人大常委会办公室不定期开展明察暗访,县政府政务督查室定期对项目进展情况进行通报,各责任单位每月25日前报告项目进展情况,县政府常务会专门听取县民生实事工作情况汇报。
一次次调研督办,传递的是县委、县政府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一个个民生实事项目建成使用,饱含的是以民生需求为导向的为民情怀。四年来,全县共办理由人大代表票决的民生实事27件,推动解决了一批群众关切的民生大事,办成了一批群众看得见、摸得着、得实惠的民心工程。(涂启亮 黄华)
责任编辑:李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