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履职动态 >> 文章详情

汉川市新堰镇人大用心落实“民生清单” 用情兑现“幸福账单”

来源:湖北人大网   时间:2025-01-09 15:55   [收藏] [打印] [关闭]

自2024年汉川市乡镇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全面实施以来,新堰镇坚持“党委领导、人大票决、政府实施、社会参与”工作机制,紧盯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用心用情推进民生实事项目落实落细,将“民生清单”变为“幸福账单”,让民生实事更加可感可及。截至目前,新堰镇人大代表票决出的3件涵盖安全饮水、水利建设、人居环境整治等民生实事项目均已完工,并获得“满意”等次。

一、在“问需于民”上下深功,精准选定“民生清单”

一是征集意见全覆盖。制订《新堰镇2024年度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工作实施方案》,坚持人大主导征集民意,年初第一时间启动新堰镇2024年度民生实事项目征集环节,通过在镇村主要路口,镇区主要街道、集贸市场等人员聚集地方张贴公告,微信工作群、“稻香田园、水美新堰”微信公众号转发电子公告、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广泛征集广大群众和人大代表对民生实事项目的建议。

新堰镇组织召开重大民生实事项目代表票决制动员部署会

二是深入走访全方位。充分发动人大代表、镇村干部和志愿者80余人(次),深入走访群众,听取镇直各单位、企业、商户意见,从“12345”社情民意热线、信访接待日志中挑选群众反馈的事关农业生产、出行、居住环境、文化体育需求等方面的重点项目,征集群众呼声高、社会预期效益明显的民生实事,汇总形成7件建议民生实事项目储备库。

三是民主决策全过程。在研究筛选项目时,新堰镇邀请镇村干部、“两代表一委员”参加,对项目逐一调研考证,力求民生实事项目更精准,使人民群众获得感更足。对征集到的项目,新堰镇积极与农业农村、水利、发改、财政等部门衔接沟通、论证评估,充分考虑镇财政实力,历经票决制领导小组、政府会议、人大主席团会议、党委会议讨论后,形成4件候选项目名单,最大限度保证票决项目紧贴民心、符合镇情。经新堰镇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采取无记名投票方式表决,票决选出3项民生实事项目,实现了“群众期盼做”与“政府能够做”有机结合。

二、在“项目办理”上下实功,推进项目“开花结果”

一是项目交办明责任。在镇人代会召开后,新堰镇政府第一时间召开民生实事项目交办会,成立由镇长任组长,分管镇级领导和相关村、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专项工作领导小组,负责项目建设重大事项的统筹研究。同时建立“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支队伍”的“三个一”包保责任机制,挂图作战,倒排工期,把项目完成情况列入年底对村和镇直部门考核的重要内容,一抓到底。

新堰镇重点民生实事人大代表票决项目施工现场

二是项目实施显效能。为推进项目落地见效,新堰镇克服财力困难,积极向上争资、多方筹资,投入58万元实施8号渠、9号渠、10号渠清淤项目,通过政府投入一部分、农业部门支持一部分、沿线群众自发清障除杂一部分,发挥了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在江吕泵站节制闸建设项目中,积极争取衔接资金96万元,目前,项目已投入正常运行。在吕巷闸、吕巷泵站更新改造项目中,运用共同缔造理念和方法,引导群众投工投劳,形成了项目建设合力。

三是项目监督重全程。新堰镇人大先后3次邀请人大代表、村社区群众代表100余人(次)采用听取报告、现场视察、调研督办等形式,对3件民生实事项目的实施进度、施工管理、项目质量等情况开展跟踪监督,对项目监督中发现的问题现场交办,督促整改,确保项目顺利完工。

三、在“常管长效”上下苦功,竭力兑现“幸福账单”

一是绩效评估促提升。项目完工后,新堰镇政府及时向镇人大主席团报告完成情况,通过现场视察、听取审议报告,对民生实事项目完成情况进行绩效评估和满意度测评,自觉接受镇人大监督,提升资金的使用效益,确保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

民生实事人大代表票决项目建设情况视察现场

二是强化管护利长远。通过落实项目管理责任、安排公益岗位进行常态化管护、发动引导受益群众参与管护等方式,确保这些项目建得好、管得好、用得好,真正能够长时间发挥作用。

三是完善保障固根本。新堰镇政府将民生实事项目建设及管护资金纳入本级预算足额保障、优先保障,让项目管护有了源头活水,让群众没有了后顾之忧,真正感受获得感和幸福感。

民之所盼,政之所向。新堰镇坚持做实民生实事人大代表票决制工作,不做提面子的“锦上添花”工程,只做贴民心的“雪中送炭”项目,集中精力、集中资源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让更多的“民生清单”变为群众实实在在的“幸福账单”。(汉川市新堰镇人大)

责任编辑:李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