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履职动态 >> 文章详情
武汉市武昌区人大中南路街道工委深化代表行动 让“代表直通车”驶入民生幸福快车道
近年来,武汉市武昌区人大中南路街道工委在省、市、区人大常委会的指导下,聚焦“聚力共同缔造·代表行动”主题活动,以持续深化代表行动为抓手,将小切口融入大主题,积极探索代表联系群众新路径,丰富和拓展了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实践,不断擦亮“代表直通车”品牌,推动代表工作走深走实。
联组联动拓展履职空间。人大中南路街道工委共有区级人大代表45名,分配市级人大代表7名、省级人大代表3名、全国人大代表1名。近年来,为充分发挥各级人大代表的履职作用,我们积极探索延伸代表维度,建立四级人大代表履职联动机制,推进全国、省、市、区四级人大代表进入代表中心联络站,互联、互动开展履职活动,代表们同向发力、同题共答,不仅紧盯居民身边急难愁盼的“小事”,也聚焦区域经济发展、基层社会治理的“大事”,进一步提升代表履职的深度、广度和高度,不断拓展履职的空间。如联动市人大代表薛玉通过现场听取居民意见、实地勘测、亲身体验等多种方式,提出关于中南三路增设公交站点的建议;又如今年4月组织全国、省、市、区四级人大代表联动,围绕“金融服务惠企惠民”主题,在百瑞景人大代表中心联络站开展专题论坛及集中接待选民活动。活动邀请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人民银行湖北省分行党委书记、行长林建华,省、市、区人大代表及社区选民代表等30多位人士参加。四级代表联合联动,现场收集企业意见、听取居民诉求,不仅从多角度、宽领域、高层次为辖区金融行业发展建良言、献良策,现场解疑金融难题,还就居民在生活中遇到的特殊人群开卡难、身份认证难、服务信息不畅通、流程告知不清晰等金融服务问题,邀请相关银行企业一线破题,不仅解决了长春社区一户居民长达10年未解决的21.793万元“冻款”问题。还以此为契机,促成社区与工商银行、汉口银行建立“银-社”服务对接机制,在中南24个社区推行金融服务联络员制度,让金融服务走进了社区,惠及普通百姓家。同时我们针对辖区居民关于“物业管理、社区健康管理”等共性诉求,与区内首义街道、珞珈山街道等开展联组活动,借力“外援”--徐家棚组人大代表,在小区内开展信托制物业模式宣讲、组织居民到水果湖白玫瑰花苑小区,中南双星大厦小区开展联席座谈,上半年在红鑫家园、晒湖小区成功引进信托制物业管理,解决了小区脏乱差,管理混乱等方面的问题。今年通过联组联动,不断拓展履职空间,让收集到的多个“民生难题”被“解锁破题”,履职效能得以充分释放。
共同缔造凝聚八方合力。运用共同缔造的理念,充分发挥人大代表“共”中的桥梁作用,凝聚多方力量,共同探索解决社会治理中一些“难点”问题和群众身边的“堵点”问题,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充分听取民意、汇集民智、回应民盼,画出最大的同心圆。今年我们人大工委将共同缔造办点工作与代表行动相结合,在共同缔造办点谋划、实施过程中,代表们主动下沉,不断延伸代表联系群众的履职线,走进治理单元、网格、楼栋召开座谈会、参与议事会。在梅苑社区的共同缔造办点项目中,针对居民吐槽的小区“大门窄、进出难、人车混流、安全隐患多”问题为切入点,韩捷代表、冯长华代表与网格员一起走家串户访民情问民意,通过入户入网入楼栋把冒着“热气”的群众意见收集起来,并提出回收小区西门临街门店,扩建消防通道,打造应急共享小站,配套升级应急仓库、避难场所和安全标志,常态化开展应急科普活动、消防演练,组建安全志愿服务队等一套“软硬兼顾”的组合建议。通过全覆盖问卷及代表座谈会、联席议事会等方式,凝聚了共识,广泛吸引了小区下沉单位、共建单位、小区内企业、社会组织等,以及下沉党员、自管党员、志愿者、楼栋长、骨干居民等多元主体的共同参与,单位组织和个人共筹集资金16万余元,参与的个人达500余人,“众筹”解决了“众愁”。代表们的桥梁作用,切实将共同缔造办点的好建议、转化为增进民生福祉的好项目,让“众口难调”真正变成“众望所归”。
今年,街道首批11个社区共同缔造办点项目中,涉及的选区代表实现了全员参与、全过程参与,30余场居民议事会、座谈会凝聚了共识,保障了党心与民心相通,50余个“金点子”让项目落地更加顺畅,实现了民意与政情共鸣,代表们的行动不仅密实了与群众的联系,更生动诠释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真谛。
专业加持履职效能倍增。为提高建议质量,让代表更好地发挥专业优势,近年来,我们将同一个专业类别、同一个行业领域的各级人大代表整合到一个专业小分队,截至目前,共有经济发展、医疗健康、建筑设计、教育管理等4个专业代表小分队,通过聚焦代表专长的 “组队”模式,进一步聚焦代表专业能力,让代表建议更精准、措施更专业、效能更突出。比如建筑设计专业小分队持续3年跟踪街道39个老旧小区改造工作,从专业角度提出的相关排除高压线隐患、统筹地下管网改造等建议惠及改造小区12594户。今年,人大街道工委围绕中心工作,结合中南特色,持续发挥专业代表小分队的优势。一方面立足优化营商环境,在有效促进行业发展上发挥代表作用。8月在人大园区联络点,由省人大代表金鑫主持,围绕“打造最优营商环境 助力高端服务业发展”主题,汇聚众多会计、律师、评估等行业“大咖”于一堂,以“主题分享+头脑风暴”的形式,共话行业发展、共建ESG生态,积极为优化营商环境建言献策,40余家高端服务企业近60人参加。通过代表行动,充分搭建起政企之间、企业之间交流互动平台,效果显著。净增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预计到四季度可增加15家。今年4月、6月、8月先后在人大代表联络站点举办三期“中南大咖会”。另一方面在优化社会治理方面代表发挥专业特长,在中南建筑设计院路东生活区的环境改造项目中,武昌区人大代表、中南建筑设计院高级工程师秦晓梅7次深入现场,认真倾听居民诉求,面对居民提出的“油污横流、臭气冲天,不敢开窗、不敢出门”的情况,多次进行实地走访调研,了解到是由于沿街商铺无物业管理,且与居民楼共用一个下水管道系统,导致周边70米长的道路上污水满溢,经常需要频繁清淤的情况。她以其深厚的专业知识为民代言,主动担任“民生项目智囊团”团长,确保改造工程既科学又高效。她的专业素养和履职责任心,赢得了居民、商铺及社区各方的广泛赞誉,也切实地将“意见建议”变为了“落地妙招”。
紧贴民意持续跟踪问效。建议办理的好否,既承载着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又发挥着代表联系群众的黏合剂作用。近年来,人大街道工委不断加大对意见建议办理的跟踪力度,通过站点平台和接待选民活动,及时将建议办理的情况反馈给居民,并在各站点建立了意见建议办理进度台账,供居民查阅留言。办理完毕的及时销账;有承诺期限的,到期跟踪落实情况。未兑现的,代表持续为民代言,锲而不舍,一件一件落地落细民意。如武锅社区时代花园西区门口移除电线杆,消除安全隐患的建议,因涉及周边大型项目的施工,从2022年初提出,历经3个年头,2次形成书面建议,1次区人大常委会主任专题督办,今年7月这根“拦路虎”电线杆终于得以拔除,获得小区居民一致点赞。安国苑小区渍水问题,一直是居民的心头之患,周边两个小区的居民在老旧小区改造过程中就地下水网的接入、走向还发生过激烈的冲突,一度成为民呼我应平台上的群体件、长投件,两任代表前赴后继持续几年高频次为民发声,今年6月在多个部门的配合下,问题终于彻底解决。只有把类似的“关键小事”一件一件落实下去,让群众可知可感、可得实惠,才能让收集的民情民意从“被满意”变成“真满意”。
近年来,武昌人大中南路街道工委聚力共同缔造,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主体作用,以“代表直通车”为载体,运用联组联动、专业加持、跟踪问效等多种形式开展代表行动,以“民声”定“民生”,将落点对准民众的真实需求,让代表与群众联系愈发紧密,一个个来自群众的“金点子”,不断转化为缔造美好生活、助推高质量发展的“好建议”,让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具体实践中焕发勃勃生机。(武汉市武昌区人大中南路街道工委)
责任编辑:李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