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履职动态 >> 文章详情

十堰:围绕中心 服务大局 匠心打造代表工作新亮点

来源:湖北人大网   时间:2025-02-14 09:59   [收藏] [打印] [关闭]

近年来,十堰市人大常委会全力支持和保障代表依法履职,充分发挥代表在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中的重要作用,全市人大代表工作在探索中前进,在创新中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一、“一个中心”确立代表工作大方向

紧紧围绕党的中心任务开展代表工作,引导代表胸怀大局、把握大局、服务大局。作为南水北调中线核心水源区,确保“一泓清水永续北上”是十堰最大政治责任和最光荣历史使命。十堰市人大常委会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人数多、力量大、与人民群众联系密切的优势,连续两年围绕守水护水开展代表行动,营造了全市上下同向发力、同题共答的浓厚氛围。2023年,聚焦农厕改造、垃圾清运、污水处理开展“代表六查”活动,提出书面建议970件,推动完成农厕改造14450户,排查整改污水处理设施故障464个,在全市1682个村全覆盖建立“户分类、组保洁、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的垃圾收运处置体系。2024年,聚焦守水护水开展“清源、洁厕、净河、美家、润心、兴业”六大行动,8300多名各级人大代表常态巡河、动态监督,推动建起卫星看、监控盯、水上巡、岸上查同步发力的全市水质监测保护“天罗地网”,丹江口库区水环境质量达到历史同期最好水平。8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回信十堰丹江口库区的环保志愿者,对“十年来越来越多库区群众加入志愿服务队伍,用心用情守护一库碧水”予以亲切勉励和诚挚问候,要求“保护好水源地生态环境,确保‘一泓清水永续北上’”。十堰市人大常委会迅速向代表传达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在代表中部署开展“七个一”贯彻落实活动,引领带动全市33万环保志愿者更加积极主动投身守水护水节水实践。

二、“两个高质量”提升代表建议办成率

一是严把代表培训、会前调研、建议审核三大关口,促建议“内容高质量”。坚持将代表培训作为提高代表建议质量的重要手段,2022年以来,先后组织集中培训8期,参训代表900余人次,有效提升代表撰写建议水平。人代会前,组织代表针对拟提建议开展专题调研,组织相关部门向代表提供社情民情资料,帮助代表充实完善建议内容。会议期间,严格落实代表团、议案组双重阅看机制,切实把好代表建议的政治关、法律关、质量关。二是落实“双线交办”、即交即办、多重督办、专项资金保障四项机制,促建议“办理高质量”。实行“网上+书面”双线交办代表建议,确保每件代表建议有单位承办,有专人负责。各承办“大户”安排专人驻会值守,即时接收办理任务、即时制定建议办理初步方案、现场向代表作出初步答复。常态化实行主任会议成员领衔督办、专(工)委对口督办、多部门联动督办、系统实时跟踪督办机制,确保代表建议办理工作有序推进。设立代表建议办理专项资金,市级财政每年预算400万元,专项解决代表提出的“小而急需”的民生问题,有力推动代表建议从“纸上”落到“地上”。2022—2024年,市人大代表共向大会提交议案、建议473件,有力推动一大批民生实事落地惠民。市六届人大二次会议期间,张海涛等13名人大代表联名提出的关于加快城区健康步道等基础设施建设的议案,事关民生福祉,引起广泛共鸣,健康步道建成开放后最高峰每天接待市民近8万人,取得党委认可、代表满意、群众点赞的效果。

三、“三个全”打造代表履职新平台

一是阵地建设全覆盖。印发《关于加强全市人大代表之家、代表联络站规范化建设的意见》,按照有场地、有设施、有信箱、有制度、有档案、有资料、有公示的“七有”标准,推动全市建设代表之家119个、代表联络站529个。张湾区汽车行业代表之家、茅箭区检察院人大代表联络站等一批有特色、有亮点的代表家站相继涌现,代表家站的“民意窗”“连心桥”作用日益凸显。二是人大代表全进站。按照“就近就地、便于开展活动”的原则,以村(社区)为单位,将全市8000余名五级人大代表混编为527个代表小组,纳入各个代表“家站”开展履职活动,形成了以全国、省、市代表为示范,县、乡代表为主体的五级人大代表同声发力的组织体系,确保“家站”常用、代表常进、实事常办。三是联系选民全天候。积极探索“互联网+”联系选民模式,支持指导县(市、区)建设线上代表履职平台,推进“线上”和“线下”融合、“实体”与“网络”互补,实现代表线上接访、群众扫码说事、部门马上落实,推进联系服务群众“全天候”“零距离”,让群众随时能“找得到人、说得上话、议得成事”。

四、“四个创新”拓展代表工作新途径

一是创新开展人大代表跨区域协同监督工作。以南水北调中线通水十周年为契机,主动加强与北京市海淀区、东城区、丰台区及河南省淅川县、陕西省白河县等地区的互动交流,推动建立人大代表跨区域守水护水协同监督新机制。2024年,共组织跨区域守水护水代表活动5次,丹江口市人大常委会与海淀区人大常委会共同发布《“守水护水、协同监督”守护水源地行动方案》,丹江口库区的郧阳区与陕西省商南县、河南淅川县,郧西县与陕西省白河县先后联合开展守水护水代表行动,拓宽了代表履职领域。二是创新开展市人大常委会委员领办民生实事活动。根据走访联系代表情况,组织常委会组成人员领办民生实事40件,聚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深受群众拥护和好评。三是创新代表建议办理与市委巡察联动机制。2022年以来,先后向市委巡察办提供64家被巡察单位承办的672件代表建议相关信息,充分发挥巡察“利剑”作用,促进代表建议更好落地见效,有力推动神定河污水处理等难点问题圆满解决。四是创新开展代表建议与检察建议衔接转化工作。出台《人大代表建议与检察建议衔接转化工作办法》,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代表建议与检察建议衔接转化工作,实现建议双向转化59件,推动解决一批食品安全、未成年人保护、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民生问题。(龚华香 刘欣)

责任编辑:李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