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履职动态 >> 文章详情

巴东县:创新理论学习提升履职能力

来源:湖北人大网   时间:2025-02-14 10:47   [收藏] [打印] [关闭]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一步提升人大常委会履职能力和工作水平。近年来,巴东县人大常委会高度重视人大代表和人大干部理论学习,围绕强化学习这一主题,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学习活动,以高质量学习推动新时代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

一、强化理论学习 筑牢履职根基

突出理论武装。坚持思想引领、学习在先和逢会必学机制,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组织常委会组成人员开展专题学习,深刻领会新时代人大工作的使命任务,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悟规律、明方向、学方法、增智慧,把中心所在、大局所需与人大职能紧密结合,通过邀请专家解读、集中研讨等方式,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为履职尽责打牢思想基础。

深化法治学习。人大常委会作为地方国家权力机关,依法履职是第一要务。结合新时代人大工作新要求,县人大常委会精心设计课程,重点学习了宪法、地方组织法、监督法等法律法规,以及与人大工作密切相关的业务知识。通过学习,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人大代表和人大工作者的政治理论水平进一步提高,法治意识进一步增强,综合素质和履职水平进一步提升,确保了人大工作在法治轨道上运行。

注重实践结合。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结合人大工作实际,常委会组成人员坚持“四下基层”,深入调查研究,了解人民群众的所思所盼,形成了《全县生猪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全县税费征管工作情况调研报告》等一大批优秀调研成果,为县委、县政府决策提供参考。主任会议成员围绕乡村振兴、和美乡村建设、清洁家园行动等重点工作,及时协调解决调研中发现的问题,保障了清太坪镇易迁安置点就业基地基础配套项目、沿渡河镇堆子场社区应急铁索桥建设、溪丘湾乡白湾村产业用水等10个项目按时完工,将理论学习成果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创新学习方式 提升学习实效

多样化学习形式。采取“请进来+走出去、集中学+个人自学、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通过专家讲座、专题研讨、案例分析、学习平台等多种形式,紧扣全县高质量发展和人大代表履职需求,组织各类学习,努力提升专业素养,系统学习人大理论知识,拓宽理论视野。

强化互动交流。学习过程中,注重互动交流,通过分组讨论、经验分享等方式,激发学习热情,提升学习效果。以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70周年为契机,开展岗位练兵、征文比赛、现场教学、红色教育等活动。运用“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开展集中学习20次,举办青年读书班6期,组织参加州人大常委会举办的人大讲堂4次。县人大常委会及机关重学习、强素质、优作风、比业绩的氛围日益浓厚。

建立长效机制。为确保学习常态化、制度化,县人大常委会建立了定期学习制度,制定常委会(机关)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年度学习计划,将学习内容、时间、形式等纳入其中,确保学习活动有计划、有落实、有成效。

三、突出学习成效 推动履职实践

履职能力显著提升。通过强化学习,常委会组成人员的政治素养和业务能力得到明显提升,能够更加准确把握人大工作的重点和方向。在人大常委会会议上,组成人员的审议意见更加专业、更具针对性,把党对人大工作的新部署新要求落到实处,把全过程人民民主体现到人大工作的具体实践中,为县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履职提供了有力保障。

监督工作更加精准。学习成果直接转化为监督工作的实效,在听取和审议“一府一委两院”工作报告、开展执法检查和专题询问等工作中,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副主任牵头负责文旅融合、优化营商环境、小流域综合治理、烟叶生产、数智化病理服务体系建设等重点工作,服务14家重点企业、21个重大项目,及时化解30个具体困难和问题,常委会组成人员更加注重发现问题、提出建议,监督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明显增强。

代表联系持续深入。学习活动进一步增强了常委会组成人员的代表意识和责任意识,推动了常委会组成人员与人大代表、人民群众的联系更加紧密。在调研和视察活动中,常委会组成人员更加注重倾听民声、反映民意,更好地发挥了桥梁纽带作用。

通过理论学习、方式创新和成果转化,巴东县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人大代表、人大工作者“三支队伍”的政治素养、业务能力和履职水平得到了全面提升,为县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履职、服务大局奠定了坚实基础。(涂启亮)

责任编辑:李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