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履职动态 >> 文章详情
黄石市西塞山区:突出“五个聚焦” 把好“五个关口” 票决制让“民声”定“民生”——西塞山区探索民生实事项目票决制试点工作
一是聚焦最管用,高位谋划,建立“一套机制”,完善“一套流程”,把好制度设计关。
西塞山区委支持人大常委会将推进河口镇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试点工作纳入深化改革重大课题,为区人大常委会依法履职行权,推行民生实事人大代表票决制工作把舵领航。建立区人大常委会党组主导,分管领导督导,对口挂点专委组建专班,指导河口镇人大推动镇党委主抓,人大主席团主推,镇政府落实的工作机制。立足“合法规、接地气、易操作、求实效”的原则,由人大常委会分管负责同志牵头谋划研究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工作,并组织相关专工委负责同志围绕“为什么”“干什么”“怎么干”,赴外地学习考察开展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工作。在深入调研、学习借鉴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区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西塞山区实施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的指导意见(试行)》,制订试点工作手册,阐明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的总体要求、基本内涵、工作原则等,对民生实事项目征集初定、审议票决、实施监督等三步工作流程予以明确,突出党委领导、人大主导、政府主责、代表履职、群众参与,切实把好河口镇实施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的制度设计关。
二是聚焦最广泛,立体覆盖,发动“四支队伍”,畅通“八条渠道”,把好实事征集关。
坚持问计于民、问需于民,区人大常委会指导河口镇人大主席团、镇人大代表、党员代表、村民代表全面发动,深入村社区、企业单位、个体工商户等领域收集群众需求和愿望。采取自下而上、自上而下、“线上+线下”的征集项目模式,发挥人大代表“家、站”等平台作用,通过发布公告、驻村干部收集、职能部门向上争取民生项目信息、近两年群众来信来访档案、公共服务热线反映的问题、人大代表意见建议,“代表行动”、每月“9号见、码上见”等八条渠道,面向全镇公开征集群众意见,收集民生实事项目,力求民生实事项目更汇聚民意、更贴近民心、更惠及民众。将收集群众建议意见96条、人大代表建议21条、镇部门建议15条,梳理汇总建议意见60项(条)。
三、聚焦最真实,分类论证,建立“三审机制”,做好“三库管理”,把好项目遴选关。
区人大常委会指导镇人大主席团组织区镇两级人大代表调研征集实事项目,确保民生实事项目建议更具代表性、普惠性,集中梳理征集建议,建立微诉求和项目建设“两本台账”,将18条微诉求作为“代表行动”工作重点推进;立足“服务民生、普惠共享、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当年见效”的原则,镇政府对镇人大交办汇总42项建设项目,通过梳理政策难点、执行堵点,对民生实事项目可行性、必要性、操作性提出评估论证,提出民生实事候选项目建议方案;镇党委组织镇人大、镇政府各单位召开项目初步分类筛选会议,并邀请部分代表列席,按征集项目内容、实施主体、投资额度等情况,逐一审题。将42项民生项目按照执行库、储备库、处置库,纳入“三库管理”,为下步民生实事实施奠定基础,最终筛选更加务实、更合民意的民生实事候选项目12个,涉及农村道路建设、还建楼水改、人居环境整治等方面的项目资金3548万元,惠及群众2万人。
四、聚焦最民主,突出民意,盯紧“三个环节”,注重“六个公开”,把好审议票决关。
镇人代会前7日内,镇政府将初定候选项目具体情况和编制情况说明书面印发给人大代表,充分保障人大代表对各建议项目的知情权;人代会上,代表听取镇政府《关于民生实事候选项目的情况报告》;审议过程中,镇人大代表对12项候选项目民主审议,镇政府相关负责人答疑解惑,回答代表询问;经反复酝酿和以无记名差额投票方式,票决出河口镇10件重大民生实事,涉及项目资金2568万元。整个审议票决过程充分发扬民主,现场公布结果,对候选项目确定、项目内容、实施主体、建设计划、完成时限、保障措施等向社会公告,一改过去“闭门造车”为“开门问策”,实现从“为民作主”到“由民作主”的转变。
五、聚焦全过程,以民为本,强化“三项保障”,落实“三问一评”,把好监督评议关。
镇政府第一时间做好10件票决民生实事项目任务分解落实责任,对工程实施进度、建设质量、资金保障等情况向镇党委和镇人大一月一报告,镇人大采取“现场视察 +验收”“审议报告+ 测评”方式,予以监督推进。区人大常委会同步加大民生实事落地指导监督,将河口镇实施票决制落实情况列入年度监督工作计划,实施项目监督领导包挂制,涉及区级层面的,加强对区政府职能部门的政策支持、人员调度、资金保障协调监督力度,确保“有章理事,有人管事、有钱办事”,保障项目推进。采取“年初问计划、年中问进度、年底问结果、下年度评议”方式,组织市、区、镇三级代表专题调研、集中视察、专题询问,督促区政府支持河口镇完善民生实事项目责任落实、实施推进、后续管理,并纳入区政府相关部门履职评议,确保民生实事有力有序推进、取得实效。代表们通过“全链条、全环节、全覆盖”的监督模式,全程参与、深度介入,形成了完整的监督闭环链,使人民群众真正成为民生实事的提出者、参与者和受益者。(张宁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