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履职动态 >> 文章详情
武汉市江汉区:小板凳上话民生 代表宣讲进社区
数十张小板凳围成同心圆,全国人大代表马丹的笔记本上密密麻麻地记满了居民心声。3月26日上午,江汉区汉兴街道江汉里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居民们手捧热气腾腾的豆腐脑,聆听全国人大代表马丹宣讲全国两会精神。从“两会”会场到小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场、从“两会”会议厅到街坊会客厅,这场别开生面的“板凳课堂”,将国家发展的“大图景”与百姓生活的“小日子”有机融合,将国家政策的“好声音”传递到了群众心坎里。
沉浸式场景让政策宣讲“活起来”
不同于传统报告会的严肃氛围,居民自发制作的豆腐脑茶歇、红色合唱团的精彩表演,共同构建起沉浸式的宣讲场景。马丹结合参会经历,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读了政府工作报告中的民生要点,作为一名一线教育工作者,马丹重点围绕“双减”政策落实、“一老一小”等居民关切话题进行深入阐释。“在人民大会堂听到基层代表的发言时,我深切感受到全过程人民民主就在我们身边。”马丹代表分享参会感悟时,台下不时响起阵阵掌声。
问答式交流让民意“聚起来”
宣讲结束后,社区工作者端上热心居民自制的豆腐脑,一场“民生问答”正式开启。“双减后孩子作业少了,家长该怎么引导?”“老年人出行不便,能否加装人行天桥?”居民们纷纷抛出关心的问题。马丹代表结合政策文件逐一解答,并现场记录居民提出的每一条建议。“这种交流方式特别接地气,让我们真正感受到代表就在身边。”居民曹汉明在提问后竖起大拇指。
互动式演出让精神“热起来”
活动尾声,社区红色合唱团带来经典曲目。熟悉的旋律引发全场共鸣,居民们自发打起节拍跟唱。马丹为居民送上了第十四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纪念封,居民党员王天根即兴创作的打油诗将气氛推向高潮:“春风吹得人心醉,马丹代表社区回。欢聚一堂谈‘两会’,社会主义万万岁。”
活动结束后,居民们的热情并未就此消散。不少居民在社区网格群里继续分享着自己对两会精神的理解与感受。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纷纷表示对国家的政策和发展方向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也更加坚定了对美好生活的信心。有的居民分享了自己对社区养老服务优化的新想法,有的则针对青少年教育问题提出了更多建议。社区工作人员也在群里积极回应,全方位收集群众心声。
这场持续近2个小时的宣讲活动,通过“板凳课堂+茶歇议事+文艺展演”的创新模式,不仅让政策宣讲更接“地气”,更搭建起居民参与基层治理的新平台。下一步,社区人大代表接待室将建立以马丹为牵头人的“两会精神实践站”,定期开展“代表接待日”活动,并培训热心老党员担任“政策宣讲员”,进一步推动全国两会精神在社区深入传播、落地生根。(王玲雅、李存凯)
责任编辑:李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