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履职动态 >> 文章详情
兴山县:峡口镇“5号见”跑出民生“加速度”
5月6日,兴山县峡口镇第三班“民生直通车”驶入村组,16名县乡人大代表分赴全镇各村开展“五号见”活动。当天共收集群众诉求20件,修渠清淤、柑橘除虫等17项问题现场答疑,确定解决方案。这场高效接访的背后,正是人大代表直面群众“急难愁盼”、推动民生实事落地的责任践行。
3.8公里“民生线”
“黄师傅,今天有两位老人要搭车去镇上医院!”5月6日清晨6点30分,村五组组长打电话发出乘车预约。这是自4月7日人大代表推动的李家山村“通组班车”运营以来,黄师傅第9次驶入白虎观站点。
将时间转回一个月前。4月7日“五号见”活动现场,五组村民马成玉揉着红肿膝盖倾诉难题——自去年“微公交”开通后,因山路险峻、客源分散,车辆始终未延伸至五组,23户留守老人需步行3.8公里到柏树岭乘车。县人大代表舒化慈与镇人大代表赵良勇商议后,立即召集镇农村公路工作人员、客运师傅、村“两委”,最终达成协议:村集体年补司机交通损耗3000元,每周二、四定点发车,票价15元/人,试运营3个月。截至5月6日,这条延伸3.8公里的“民生线”已累计载运群众40余人。
田间地头“普法课”
在泗湘溪村接访点,兴山县人大代表、县人民法院院长苗涛刚刚落座,三组村民钟叔叔便递上一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宣传册:“苗院长,这册子好是好,但里头法律条文咱看不太明白啊!”原来,钟叔的邻居前阵子因经济田纠纷差点闹上法庭,“您们都是专业的,如果能用土话把法条给我们农民们讲清楚,大伙儿都少怄几场气!”
苗涛随即联系了峡口法庭和司法所的负责人,邀请他们一起多开几次“法律明白人”培训,并成立联合普法专班,计划组建由法官、调解员组成的普法小分队,以“巡回宣讲+案例解读”形式覆盖全镇。
7件民生事“进度条”
在泗湘溪村接待现场,镇人大副主席朱玉尔向群众说进度:“乡亲们看仔细了!上个月人代会上,咱们票决出的7件民生实事,桩桩都跟吃的水,住的屋有关啊。”“以工代赈项目正在申报;泗湘溪村集中安置小区易地搬迁后续扶持项目等两个项目报发改局审批立项;老年人居家适老化改造等三个项目本月动工,双坪村安全饮水提档升级项目等待开工。”
据悉,峡口镇人大正依托“5号见”人大代表接待群众平台,立足为民服务宗旨,搭建起民意直通的“高速路”,构建起“倾听—反馈—落实”的闭环机制,从群众关切的“关键小事”着手,聚焦民生痛点难点,推动一件件实事落地生根、开花结果。(谭羽婷)
责任编辑:李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