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履职动态 >> 文章详情

丹江口市浪河镇人大履职担当筑就沿河步道 铺就群众幸福健身路

来源:湖北人大网   时间:2025-07-03 11:02   [收藏] [打印] [关闭]

“以前想散个步、遛个弯,只能在368省道边吸尾气。现在好了,沿河步道修得平平整整,晚上还有路灯,这一早一晚锻炼的人可多了!”近日清晨,浪河镇集镇居民王阿姨沿着新修的沿河健身步道慢走,望着清澈见底的河水和错落有致的绿植,脸上难掩笑意。这条全长1.9公里、惠及集镇万余居民的“幸福步道”,是浪河镇人大主席团坚守初心、主动担当、全力推动惠民项目落地的鲜活见证。

察民情听民声,精准锚定民生需求坐标

今年2月,浪河镇人大主席团积极开展“聚力支点建设·推动产业升级”代表行动活动。在与群众深入交流的过程中,集镇居民的“健身难题”被频频提及。“咱们镇依河而建,河岸风景好,可就是没个像样的健身地方!”“晚饭后想带孩子活动活动,要么去公路边挤,要么围着街道转,太不方便!”一句句朴实的抱怨,如同一根根丝线,紧紧牵动着人大代表们的心。

“群众的‘急难愁盼’就是我们的‘履职清单’。”浪河镇人大主席团秉持着这一信念,迅速对收集到的民意进行系统梳理,将“沿河健身步道建设”列为年度重点督办事项。随后,人大代表们深入实地勘察,与居民、相关部门开展座谈交流。经调研发现,浪河集镇段河岸虽生态资源丰富,但由于长期缺乏科学规划,存在杂草丛生、通行不便等问题,不仅给居民日常活动带来诸多不便,也影响了集镇整体环境美观。人大主席团以高度的责任感,将群众诉求转化为清晰的工作方向。

聚合力破难题,全力护航项目落地建设

找准问题症结后,浪河镇人大主席团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组织人大代表主动作为。针对集镇安置2000余名南水北调移民的实际情况,积极与市移民局对接沟通,凭借扎实的调研材料和充分的项目论证,成功争取到“移民后期扶持项目”资金支持,为步道建设解决了关键的资金难题。

为使步道建设更贴合群众实际需求,人大主席团会同集镇办、居委会多次组织群众代表召开座谈会,广泛征集意见建议。会上,大家畅所欲言,从步道材质到设施配备,提出了诸多想法。人大主席团将这些建议悉心整理,反复修改项目方案,最终确立了“便民、实用、生态”的核心建设要求:步道采用防滑耐踩材质,沿途合理设置休息长椅,安装照明路灯,实现“健身”与“赏景”的有机结合,同时将修建公厕也纳入规划。群众的合理诉求被一一吸纳,充分彰显人大工作的民主性与科学性。

项目获批后,人大代表们主动化身“监督员”,全程跟进项目建设。从施工图纸审核到建材进场检验,从工程进度把控到质量严格把关,他们每周至少开展一次现场视察。在建设过程中,一旦发现问题便立即督促整改。例如,在一次检查中发现步道路沿高于路面,存在下雨积水隐患,代表们第一时间联系施工方,要求其迅速调整,确保步道建设质量过硬,让群众走得安全、舒心。

惠民生暖民心,幸福步道点亮美好生活

历经3个月的紧张施工,今年5月,一条宛如丝带的沿河健身步道在浪河岸边精彩亮相。1.9公里的透水混凝土健身步道沿着河岸蜿蜒伸展,休闲区精心设置了木质长椅和廊道,供居民休憩观景;绿化区补植了月季、红叶石楠等色彩斑斓的绿化苗木,与河水、蓝天相映成趣,构成一幅美丽的生态画卷。

步道开放后,迅速成为集镇的“网红打卡地”和“人气聚集点”。年轻妈妈刘女士经常带着3岁的女儿在步道上练习走路,“以前带孩子只能在小区广场疯跑,现在有了专属跑道,安全又有趣!”退休教师陈大爷也约上老伙计,每天来这里遛弯,“晨练再也不怕汽车了” ;晚饭后,阿姨们跟着音响跳起欢快的广场舞,孩子们追着泡泡嬉笑奔跑,欢声笑语在河畔久久回荡。

“步道不仅修在了河岸边,更修到了群众心坎里。”浪河镇主要领导表示,下一步将依托这条健身步道,着力打造“河畔文化圈”,定期组织丰富多彩的健身比赛、亲子活动等,让这条“健身步道”真正成为凝聚民心、传递健身新风尚的“幸福纽带”。

从倾听民意收集诉求,到推动项目落地实施;从改善环境提升品质,到引领健康生活风尚,浪河镇人大主席团用实实在在的行动,生动诠释了“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庄严承诺,书写了新时代人大履职为民的精彩篇章。(张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