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履职动态 >> 文章详情

丹江口市均州街办人大工委变现群众“微心愿” 增城市管理“温度”

来源:湖北人大网   时间:2025-07-11 14:22   [收藏] [打印] [关闭]

清晨的中国水都丹江口,沉睡的城市从梦中苏醒,温暖的阳光从东方天际洒向涌动的市民,丹二路,一条“老字号”菜市场,烟火气早已交响。扁担两头,沉甸甸地挂着刚从地里摘下的瓜果青菜;树荫下,白发苍苍的老农们,用最质朴的方式谋着生计。

然而,这份市井的生机,却也给城市管理带来了甜蜜的烦恼:自发聚集的卖菜老人、见缝插针的违规停车,让本就狭窄的巷道人车混杂、寸步难行。

“舍不得买瓶水喝”“想上个厕所要走好远”……在人大代表的走访中,老人们不经意流露的窘迫,像细小的针,扎进了代表们的心。这些“微心愿”,看似琐碎,却关乎着最基本的尊严与便利。人大代表们迅速行动,将这些带着体温的期盼,第一时间带回了均州路办事处人大工委。

群众的期盼,就是行动的号角。人大工委立即将这份沉甸甸的“心愿清单”转交街道办事处。没有拖延,没有推诿,一场带着温度的整治行动在丹二路迅速铺开。

7月7日,行动如期而至。但这次整治,并非冷冰冰的“一刀切”。工作人员手持情理这把尺子:耐心劝离违规停放的机动车,细心规整乱放的电动车,在有限的空间里“螺蛳壳里做道场”——硬是梳理、划定了一百多个既不影响通行、又能让老人们安稳落脚的临时摊位。扁担,终于找到了它安稳的支点。

比这更暖的是那份不期而遇的关怀。烈日当空,办事处工作人员将200多杯精心熬煮、冰镇好的绿豆汤,逐一递到汗流浃背的老人手中。清甜的凉意,瞬间驱散了暑热,更熨帖了人心。“渴了累了,别忍着,办事处和附近四个社区的门都开着,随时进来喝水、歇脚、上厕所!”工作人员一边分发汤水,一边反复叮嘱,将一份份“清凉关怀”送到了老人心里。

“执法有尺度,更要有温度。”均州路街道办事处人大工委的负责人如是说。丹二路的变化,只是均州路街道办事处“微心愿”行动的一个生动切片。半年来,办事处人大工委俯下身子,深入街巷阡陌,细心收集起群众“急难愁盼”的微小心愿28件。从“电动车充电难”“小区出行堵”到“楼顶漏水愁”,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事”,一件件被郑重交办给社区和处直单位,化作一件件看得见、摸得着的民生实事,悄然改善着居民的生活环境,温暖着人们的心田。

“大热天,咱也舍不得掏钱买水喝,憋着尿也得守着这点菜。” 卖了几十年菜的张老汉抹了把汗,指着新划的摊位,又看看手里的绿豆汤,笑得眼睛眯成缝:“这下好了!”

旁边卖黄瓜的李大娘也忍不住插话:“是啊,社区干部说渴了累了能去里头(办事处/社区)歇着,喝水、解手都方便,这真是想到咱心坎里去了!”

一座城,容得下商业门面的繁华璀璨,也必然要为那些肩挑扁担、维系着最本真烟火气的角落,留有一席温情的空间。当治理者弯下腰,倾听那扁担轻微的吱呀声,用行动回应那些微小却具体的心愿时,城市便生长出最坚韧的根系和最温暖的底色。扁担在处,方显人间至味;心愿得偿,才见治理真章。这,正是均州路街道办事处用行动书写的“以人民为中心”的温暖答卷。(张银银 张强)